畢 瑩
(大慶師范學院 音樂與舞蹈學院,黑龍江 大慶 163000)
論鋼琴教學中樂感培養的重要性
畢 瑩
(大慶師范學院 音樂與舞蹈學院,黑龍江 大慶 163000)
樂感在中國的鋼琴演奏與學習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鋼琴演奏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演奏的技巧,還需要體現鋼琴演奏中的樂感。體態律動教學法是以演奏者身體的律動來提高鋼琴演奏中樂感的能力,嘗試這種新穎的教學方法,從而擺脫傳統鋼琴演奏與教學過程中忽視樂感表現力的現象。
體態律動;教學法;鋼琴演奏;樂感
目前在鋼琴教學的過程中存在著一些重視鋼琴技巧、忽視音樂樂感的問題,筆者認為學生在學習鋼琴的技巧過程中應該注意培養學生對音樂樂感的表達。
良好的鋼琴技巧和一定的音樂理論基礎是獲得樂感的保障。但是樂感的獲得此基礎之上有著一定的音樂審美能力。例如有些人在鋼琴演奏時,完全按照曲譜來表演,在節奏、技巧方面也非常的好,但是讓人沒有一絲被打動的感覺,這是鋼琴演奏的人沒有樂感的表現。樂感就是美感,樂感就是在鋼琴演奏過程中表達出心里美得感覺,因此,音樂審美活動占有重要的位置。
所以,鋼琴技巧與鋼琴演奏的樂感是互不可取代的,前者是為后者服務的,在學習鋼琴技巧的同時也要培養鋼琴樂感的表現力。前者還是后者表達的基礎,只有好的鋼琴技巧才能完美地表達鋼琴樂感,從而使鋼琴演奏達到審美的價值。總之,要把握好兩者的關系。
在傳統的音樂課堂上多數是以書本知識為主,老師以口述的方式講出,是學生被動的去學習,而沒有挖掘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這樣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的思想受到束縛,不能表達出自己真正內心的情感。體態律動教學法主要是根據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去了解并解決問題,這樣的教學法會促使學生主動去思考并解決問題,并且以學生身體的運動為主,使學生身體與思想上的束縛得以放松,從而釋放自己內心想要表達的情感。
眾所周知,我國現代鋼琴教育主要重視鋼琴演奏上的技巧,反而忽略鋼琴演奏樂感的培養。而體態律動教學法以學生身體運用為主,從而提高學生們對音樂樂感的理解,使學生將其應用到鋼琴演奏中去。體態律動教學法培養鋼琴樂感主要從以下方面著手:
1.在鋼琴演奏練習中遇到不能理解的節奏,可以先進行體態律動的訓練,就會使樂譜變得更為容易理解并演奏出來。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有許多老師采用拍手的方式去訓練學生的節奏感,使學生拍手的過程中感受到音樂的律動感,培養學生對鋼琴演奏樂感的表現力。
2.在鋼琴演奏過程中,節奏感也是提高鋼琴樂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可以引導鋼琴演奏者運用自身身體的運動來表達節奏感與樂感,例如在拍打節奏過程中,遇到四分音符采用下蹲方式,遇到八分音符采用跺腳方式,在蹦蹦跳跳的過程中,學生們還可以放松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當拍打到歡快的節奏時會表現出歡快的情緒,當拍打到舒緩的節奏時也會表現出悲傷的情緒。
3.在聽鋼琴演奏的過程中,強弱的變化也是提高鋼琴樂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習鋼琴演奏時,我們可以選取一些優秀的作品,放給學生們聽,讓學生跟著左右搖擺,這樣可以使學生們更快速地融入到音樂種,理解音樂的內在情感。
樂感在鋼琴演奏與學習的過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將體態律動教學法應用到鋼琴演奏與學習中,使學生們掌握國外先進的音樂教學理念與方法,并培養鋼琴演奏樂感,這對鋼琴演奏與鋼琴學習中樂感的表現力有著促進的作用。體態律動教學法以自身身體的運動來提高人們鋼琴演奏樂感的能力,這種教學法可以擺脫傳統鋼琴演奏與教學過程中重視鋼琴演奏技巧,而忽視鋼琴樂感的表現力的情況,從而提高學生們學習鋼琴的動力。
本文將體態律動教學法應用到培養學生學習鋼琴樂感之中,并針對學生的特點對體態律動身體動作進行初次的設計嘗試,現在研究還存在著一些缺點,將在日后做出進一步的研究。
[1]趙曉生.鋼琴演奏之道[M].世界圖書出版社,1999.
[2]克.格.漢密爾頓.鋼琴演奏中的觸鍵與表情[M].人民音樂出版社,1995.
[3]張建萍.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與新課程改革[J].中國音樂教育,2004(03).
[4]賈曉光.用身體律動表現音樂的教學法[J].樂器,2008(04).
[5]魏永謙.達爾克羅斯與“體態律動學”[J].山東教育,2001(25).
[6]蔡覺民,楊立梅.達爾克羅茲音樂教育理論與實踐[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7]上官子木.創造力危機:中國教育現狀反思[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8]新音樂書店編輯部.律動教育與律動教材[M].新音樂書店印行,1952.
[9]蔡覺民.達爾克羅茲音樂教育思想的形成與發展[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03).
[10]費薇.體態律動在我國音樂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思考[D].南京藝術學院,2010.
G652
A
1007-0125(2015)11-01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