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陽
吉林省吉林市永吉縣第四中學
課文講到深處是人生
徐 陽
吉林省吉林市永吉縣第四中學
一篇課文只有講到深處,方可見人生的至理,使學生收獲的不只是語言、修辭、寫作特色,更能收獲到真正的智慧。也許學生畢業多年以后忘記了課本上的知識,但是不會忘記曾經收獲的人生智慧,這將會為學生的一生奠基高品位的幸福。
下面筆者以實例來展示我的講課理念。
例如在講安徒生的《丑小鴨》時,我這樣向學生講:這是一只該怎樣特立獨行的小鴨,它聽從心靈的召喚,為自己在塵世中確立了一個超越生存的目標,要飛到一個更廣大的世界里。是的,人生的舞臺因一顆心的張望而漸次展開,那不是狹小閉塞的院落,而是恢宏壯麗的天空,專為有夢的翅膀而準備。而路是那樣坎坷遙遠,超越世俗的行為總是受到庸眾的排擠與嘲笑。這些無夢者只會一味地陷于安逸飽食的生存目標,怎么會知道還有一個更廣大的世界?它們的翅膀已經退化為秋天的枯葉,它們的夢想已經被囚進陰森的墳墓。
小鴨歷經的種種苦難因夢的召喚而閃爍著意義的光芒,越是困厄深重如冬,靈魂越是堅韌豐盈如春,越是要把信仰的號角吹得響徹云霄。當蘋果樹開花的時候,當紫丁香醉人的時候,小鴨終于變成了白天鵝,它終于在自己的體內發現了一個更好的自己。
是的,我們每個人的體內都藏著一個更好的自己!這個“自己”長著一對天使的翅膀,不甘心超越塵世的束縛,總想帶著最美的夢想飛到更美更自由的境界里去。這個天使其實就是每個人內心深處——真正的自我。如果你總是用濫俗的繩索將天使的雙翅緊緊捆綁,用貪圖安逸的迷酒引誘她昏睡,那么你就會喪失掉實現自我的機會。相比之下,你現在所滿意的自己極有可能是一個小丑,甚至是魔鬼。
例如:在學習蘇軾的佳作《定風波》時,我在幻燈片上向學生這樣出示:“也無風雨也無晴”,說得多好,回首前塵,人生無所謂成功失敗與榮辱得失,一切都已化作靜靜的月光和淡淡的流水,在記憶中散發著素雅的光輝,奏鳴著舒緩的低音。
也許當歲月走到臨近的時候,淡和靜是最好的一種生命的狀態,整個人完全從外部走進了內心世界,與生命的本真狀態融為一體。如果此時依然張厲、遺恨、固執、狹隘、刻薄、貪婪……那么人生其實還是周旋于外面的世界中,欲望的火焰仍在騰騰地燃燒。
回首前塵,淡淡如水。這“淡淡”,便是——一種真、一種靜、一種和。前塵的風風雨雨、恩恩怨怨都化作了無量的財富,回想中使人感到寂靜歡喜。“淡淡”甚至可以虛化為“無”,而“無”又恰恰是真正的“有”,是精神境界的寬和、赤真、靜雅,仿佛渺然的宇宙。
又如,在學習《荷塘月色》時,我這樣跟同學們說:在大地上詩意的棲居,是人審美式的存在。用審美的態度和情趣融入生活,與物質功利保持一定的距離,拓展精神的空間,舒展生命飛鳥般的靈動。
面對美麗的自然去審美,花的芳香便會彌漫在心頭,露珠便會折射出生命的清澈,晨曦與落日的光芒會與心靈一起悸動……更有大美的心靈與自然融為一體,物我兩忘,恍兮惚兮如同回到了生命之初。
面對歷史,以審美的眼光去追尋,高尚的人格令人敬仰,智者的腳步值得我們去追隨,先哲的箴言穿越歷史的滄桑依舊擲地有聲……這分明是一條生生不息的精神之河,滋潤著你我干渴的心靈,讓我們清楚什么是人生的源泉,什么是人生的歸宿。
面對社會中諸多平凡的生活,用審美的手指去觸摸,喧囂的必會化作美妙的音樂,冰冷的必會化作暖人心扉的焰火,粗糙的必會鍍上一層詩意的光芒,輕浮的必會獲得深沉的內涵。
面對文化與藝術,即使不能享受創造的樂趣,一番審美必是受益匪淺。在欣賞中,豐富了情感,愉悅了精神,領會了生命的真諦,提升了人生的境界,擺脫了世俗的捆綁和限制。
面對宗教,憑借信仰天使的帶領,你將體會優良的道德是怎樣在提升著人格,那美妙的玄思是怎樣富有浪漫與神性,那一步步的追尋是怎樣讓人體會到生命的完整與不朽。
面對自我,最好是在孤獨的時刻,你面對的將是一個真實的自己,真實的靈魂,萬千記憶納入新的生長系統,坎坎坷坷匯入心靈的倉庫,一番品味與沉思讓你懂得生命該何去何從,一番體驗與頓悟讓你明白自身體內還有一個更好的自我。
正如一位美學家所言:我審美,我存在……
當然要想把一篇課文講解到深處,需要教師不斷地去閱讀、廣泛地閱讀。教師要做到經常閱讀有關文學、哲學、藝術、倫理、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并且深入玩味其中的精髓,化為自己的智慧,這樣才會擁有深邃的思想。并且更要細心品讀語文課本上的文章,深入地挖掘其中飽含的人生哲理,當你引領學生去發現或者把這些智慧呈現給他們時,便做到了語文與人生完美的結合,透過一篇篇課文,學生向青草更深處漫溯,方悟得什么是真正的人生,收獲真正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