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召
河北省正定縣第五中學
初中歷史教學經驗淺談
曹建召
河北省正定縣第五中學
本文簡要論述了初中歷史教學經驗,旨在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歷史教學質量,實現教育目的。
初中歷史;教學經驗
初中近幾年的歷史教學感受頗多。我認為要想把知識教授給學生,還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備課是將課本內容、教參內容和課外材料進行有機重組。備課時,我們要認真閱讀課本,依照課程標準,確立教學目標,然后根據課本內容,搜索各種資料來增加課堂知識容量,再加之典型習題來補充課堂教學。最后把教材內容和相關材料有機結合、排序好,再落實到教案上。每次上課前再溫習一次教案,做到萬無一失。我有這樣一個感受:備課不僅僅是寫教案,寫教案只不過是備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是取得良好的教學的關鍵。我認為課堂上取得良好效果的關鍵在于采用多種方法,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需要在備課時選取與學生生活有關系的或是他們感興趣的材料,以材料為主線來完成課堂教學,避免單純的說教。這樣激發了學生們的參與意識,使他們積極地發表自已的見解、看法,使他們有話想說,有話可說、樂于表現自我。在我看來,下面的方法都有助于激發學生興趣:
1.把握知識結合點,激發學生興趣。
知識結合點是不同知識之間的有機結合,它反映的客觀世界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轉化。學生往往對于各種事實和現象之間的那些結合點比較感興趣,能否正確把握知識結合點,是抓住學生的興趣的根本。因此,在備課的時候要努力思考和理解那些結合點。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取得某種新穎的、出人意料的效果。只有教師在教學中恰當、準確地把握了各種知識的結合點,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的效果。
2.設疑、解疑激發興趣。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問是思維的火種,思維以疑問為起點,有疑問才有思維,經過思維才能解疑,有所進取。教育家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設疑、釋疑、解惑,可極大地引發學生興趣,使學生處于一種心憤憤,口悱悱的狀態,促使他們積極思考。當他們苦于山窮水盡疑無路時,教師給予解惑,他們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設問,一問一答,使學生很快進入了角色,引起興趣,明白了道理,提高了思想覺悟,這比平鋪直敘講理論更有峰回路轉之效。
3.運用課本知識和社會熱點知識激發興趣。
知識就是力量。針對中學生求知欲強的特點,在講課時盡量運用現成的教材滿足學生的要求,并適時的引入社會熱點知識。一些教師在備課時總是千方百計地搜尋教材以外的材料,不善于就地取材,利用教材現成的材料。孰不知,教材上的材料都是經過精心挑選,具有較高典型性。因此,教師必須重視這些現成材料,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現成的東西似乎沒有新意,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但只要教師認真備課,善于吸收消化,靈活運用,輔之恰當適量的社會熱點,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4.積極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新世紀,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特別是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它已廣泛應用于我們的日常教學當中,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多媒體教學聲、行、色并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創設特定的教學情景,情景交融,用真情實感感染學生,觸及其靈魂,震撼其心魄,達到以情激情、以情育情之目的。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使學生直觀、生動,如身臨其境,若歷其事,容易接受新知識,達到了化理為情,融情于理的效果。
一個班由幾十名年齡相仿的學生編組而成,他們雖處在同一年齡段,但性格差異,學習成績參差不齊,在教學中我們要承認學生的差異。對此應因材施教、培養補差,對成績良好的學生高標準,嚴要求,精益求精;對中等生制定追趕目標并督促其定期趕上;程度差的學生更需要關愛、鼓勵,不排斥、不挖苦、不放棄,給其特殊的關注,引導他們樹立自信心,當他們取得一點點的成績的時候,都及時的給予表揚,當他們犯錯誤的時候給予寬容。學困生轉化工作的時間可能比較長,如果能堅持下去的話,對改善中下等生的成績有很大的幫助,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科任老師與班級學生們的關系,那么我們科任老師的工作也就如魚得水。
每階段學習結束后,我都要進行階段檢查,形式可以多樣,不一定要用一套題來進行一次考試。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把這段時間的知識加以歸納小結,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系統掌握;另一方面,通過學生成績反思自己工作的優缺點,以便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揚長避短,以更好的適應學生的要求,提高自己的執教水平。
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在工作之余,一定要經常聽課,積極參加組內教研活動,經常性地與同事有針對性的進行交流、探討,參加有關的網絡教研活動也是非常必要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經過真心的求教,總結吸取別人的教學精華,努力彌補自己教學的不足,從而積累自己的教學經驗,經過反反復復的教學實踐之后,就會形成自己上課的一套方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以上只是個人的點滴教學經驗,我相信只要我們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我們的教學一定會上升到一個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