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艷萍
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實驗中學
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崔艷萍
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實驗中學
教師作為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執行者,應該努力提高自身專業素養,適應新課標的要求,積極探索各種有效課堂教學策略,切實將新課標落到實處,真正讓學生學會學習,學以致用,實現學生個體的全面發展。
高中地理;課堂效率;提高
在高中地理的教育教學中,仍有許多難點需要克服,作為高中地理教師,我們要不斷學習知識、與時俱進,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以自己對于知識的透徹理解和廣泛掌握來給學生一個正確的學習發展方向,還要不斷總結教學經驗,使課堂更加生動活潑、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打造高效課堂。
創設問題情境可以讓學生形象直觀地感受地理知識,更好地理解地理現象的成因。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教學時,應該盡量創設生活化的情境,調動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加深他們對地理知識的感性理解。比如在講正午太陽高度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計算、畫圖設計可調節角度的熱水器。在講地球自轉對水平運動的影響時,可以給出長江入海口的地形圖,讓學生判斷崇明島的未來發展趨勢。在講季風時,可以解釋為什么日本核電站的污染物不會飄散到中國來。這種生活中的實例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可以學以致用,拓展學生視野,滿足了新課標所提出的增強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和生存能力的要求。另外,我們還需要讓學生學習傾聽,積極與他人進行合作交流。隨著新課程的推進,我們需要充分弘揚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個性。但是弘揚個性并非就忽視了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在高中地理教材中,一個綜合性的地理實踐活動就不能讓學生獨立完成,這就要求學生學會合作、學會共享。比如,在高中地理教材中的“聚落的發展與變化”,在該節中我們應該讓學生分組進行調研,去了解在現實生活中,一個小區落成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問題?讓學生對失地農民的安置、道路水系建設、六大功能區的規劃等方面進行調研,然后根據小組的調研成果進行文字總結,在班級內評比。如此一來,雖然學生浪費了很多的時間,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但是他們看到自己的成果被肯定時,別提有多高興了!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教學形式已經不能滿足于老師單方面局限地講授課本知識,而應與時俱進,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在教學中,我主要通過對于具體案例的適當改變來提高課堂積極性。首先,我會將書本案例生活化。例如,為了讓學生身臨其境,在學習“工業區位選擇因素”這一課的時候,我結合了我們城市的工業區位特點進行具體分析,例如:我會問學生,學了這一課,能利用課本知識分析一下”為什么我們城市一部分工業發展速度緩慢而另一部分發展迅速嗎?影響我市工業發展的區位因素有哪些?“以此來提高學生對于課本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提高課堂的實踐性,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將課本所學的知識運用到了實際案例中。其次,我會將案例情境化,在講到抽象的地理知識時,我會引用一些鮮活、真實的貼近生活的事例,如在講人口遷移問題時,我使用著名的“闖關東”事件,并進一步說明其對北方經濟、政治、文化所產生的巨大影響,從而加深學生對于課堂內容的理解和記憶。除此之外,在講解地理相關圖表時,我會通過替代、拆解與組合的方式,來方便學生的理解、記憶、鞏固、運用。通過對這三種方式的靈活運用,將地理圖表這一地理難點和重點簡單化,同時使課堂內容豐富起來,避免了單一和枯燥的授課方式。
在新課程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本,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尤其要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在課堂提問時,也可以把課后的實踐活動以及教師組織的實踐活動作為提問的一個重點。通過對這些實踐活動的提問,不但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強學生的地理素養。當然,教師在課堂上的提問也要針對課堂的教學內容、學生掌握的具體情況以及學生的興趣愛好。提問時要從學生的興趣點切入,調動學生主動思考。提問的問題應該是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可以見到的,盡量避免抽象難懂的內容。提問方式要直接明了,通俗易懂,并且盡量多給學生提供一些回答問題的機會,使學生在回答問題中得到學習的滿足感。這樣的學習模式具有很大的優越性,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高一地理新教科書已經增加了許多實踐活動,有一部分很適合教師設置提問,是極好的教學素材。例如,在學習“氣候的形成和變化”一節時,教師就可以根據生活實踐提出問題。雅典奧運會和北京奧運會的天氣有什么區別?由于學生對奧運會非常感興趣,十分關注,自然就會了解奧運會的天氣,進而去思考北京和雅典的氣候特點和差異。問題過后,教師可以以北京和雅典的氣候特點為例,展開“氣候形成和變化”的講解,由于學生對此話題感興趣,學生會認真聽課,教學效果自然就好。
從新課改之后的近幾年高中地理教師的教學技能上來看,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原因主要還是,高中地理教師在課堂中實踐的一些新的教學方法得到了學生的認可,他們把傳統的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有趣,逐漸關注學生的興趣以及注重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使課堂教學評價單一化、課堂教學手段片面化等問題都得到了很好的解決。教師逐漸轉變了課堂的主體地位,從培養學生能力的角度出發,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平等和諧的與學生相處,大大的提高了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