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艷
河北省平泉縣臺頭山中學
初中政治課堂的創新教學
王秀艷
河北省平泉縣臺頭山中學
政治教師肩負著提高學生素質,培育一代新人的歷史重任,因此必須要解決轉變我們的觀念問題、教學的模式問題。只要廣大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探索,就一定能從根本上改觀政治課教學的面貌,使它的德育和智育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初中政治;課堂;創新
我國初中課程改革處處滲透著現代教育的新理念,體現著時代發展的新形勢,從學生的健康成長、人才的培養、民族的前途和國家的發展需要出發。初中政治課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下,以倡導啟發式教學和研究性學習為核心,探索教學新理念,培養新模式,全面構建和諧教育。初中思想政治課由其學科本身的特點、性質決定,在教學過程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科知識教育與德育教育相結合,知與行的統一,應該結合教學實際,優化課堂結構,實施教學改革,采取多種方式力求突破傳統的教師說教為主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具體來說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任何一次課改都離不開社會,離不開生活實際,都會滲透現代教育的新理念。現代教學重視學生主體作用,注意學生智力、能力、創造力的培養。如果一個老師為迎合考試需要泛泛而教,照本宣科,生吞活剝,其結果必然導致學生死記條條杠杠,產生厭學現象。因此,作為一名政治教師,要轉變教學舊觀念,采用現代教學新理念,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對新知識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索,對課本放手讓學生閱讀理解,對重點、難點、疑點放手讓學生議論,對問題放手讓學生思考解答,結論放手讓學生概括,規律讓學生放手尋找,結構放手讓學生構造。從聯系社會和學生實際出發,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使學生養成“我要學、我必須學、我應該學”的學習觀念。
課程改革的核心任務是改變原有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發揮學生主體性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老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如果一位教師只重視書本上的知識,教材中有什么就教什么,沒有拓展延伸,學生就得不到全面發展;呆板型的課堂教學,學生“上課記筆記、下課抄筆記、考前背筆記、考后全忘記”,“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如此,學生就成了毫無生氣的書呆子。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就必須轉變舊的教學思路,從社會活動的現象和當前熱點問題著手,讓學生參與社會活動,走進生活、親近生活,各學科的知識貫通融合,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教學中以問題為中心,讓學生去收集素材,進行討論,分析總結,獲得親身體驗,并對知識進行深入地思考,這樣有利于理解和運用。
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政治課必須結合新的教育手段,充分利用現有教材、光碟、軟件、網絡資料等多媒體資源。多媒體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而逐漸發展壯大的,多媒體技術與教學的結合大大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升,促進了教育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同樣,將多媒體教學手段運用于初中政治教學既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初中政治教學手段現代化、教學質量高標準化的必然要求。因此,政治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在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的前提下,以信息技術手段的利用為切入點,把政治教學和實施網絡化教學作為教研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進一步推進政治教學的課程改革,創新教學方法。
我國的這次課改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教師只是導演、配角,學生才是演員、主角。學生能否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來,是教學能否成功的關鍵。這就要求教師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使學生能夠真正動起來,暢所欲言,大膽說出自己所思所想,同時教師要加以正確的引導,做到活而不亂。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和舒暢、合作的教學氛圍,意味著承認學生的主體作用和關注學生的發展,意味著教師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的改變。
首先,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作為引導者,教師要記住自己的職責是教育所有的學生。因而要堅信每個學生都有學習的潛能。其次,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應該尊重學生,誘導學生內在的主動性,放手讓學生表現自己的獨立性。在教學中,個別學習、同座位交流、小組間合作、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課程中經常采用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這些組織形式為學生創設了合作交流的空間,同時教師還必須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充足的時間。再次,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新課程中,師生關系已從傳統的“師道尊嚴”轉變成新型的伙伴關系、朋友關系。教師要以親切的言談,優雅的舉止,甚至每一次和學生目光的對視來實現交流。
傳統的教學是教師一言堂,教師成了主體,學生被動學習,教學效果差。在新課改的推動下,教師的教育思想發生了很大轉變,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就要求教師創造自由歡快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擴展課堂空間,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初中政治課的教學不僅僅是知識的教學,更是學習方法和思維能力的培養過程,故此廣大的初中政治課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思維素質的培養者。時代要求目前的初中階段的政治課教師不僅僅要擁有一般的政治理論知識,更要擁有先進的教學理念,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和科學的教學手段的能力,從而適應社會教育發展。而政治教師肩負著提高學生素質,培育一代新人的歷史重任,因此必須要解決轉變我們的觀念問題、教學的模式問題。只要廣大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探索,就一定能從根本上改觀政治課教學的面貌,使它的德育和智育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