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霞
正定縣新安學區吳興小學
淺談小學生數學自學能力的培養
李新霞
正定縣新安學區吳興小學
小學生年齡小,知識少,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性都比較差,在加上學生學習方法不對頭,這些都必然影響了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數學教學中要有計劃,有目的,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讓讓學生自學教材中,為了提高學生的讀題,審題和理解題意的能力,
可以讓學生在教材上或例題上畫點圈批,一幫助掌握教材內容或分析問題。畫點圈批就是要把分析的內容用畫點圈批等形式表明出來。批就是在自學過程中把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寫在某一教材內容的旁邊,如在學習有余數的除法是,學生邊看數,邊用筆在書上把“計算有余數的除法,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這句話畫下來,并在“余數比去除數小”這幾個字下面點上。有時還將看不懂的地方用標記圈起來等。這樣做便于學生學習時引起重視和注意,是學生把握住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數學課要最大限度地給學生提供創造思維的機會,使學生有機會,有條件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如求5+5+5+3,一般學生認為一次相加或5*3+3即可。而少數學生卻可以列出5*4—2(他想到一個沒有出現的5)或6*3(他把最后一個3分成三份,在分別加到三個5上)可見最后兩名學生動了腦筋,思維比較開闊。對此要及時加以鼓勵,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在數學幾何概念和推導計算公式等知識時,有些教師只重視自己動手實驗,演示,忽視發揮學生的自學能力,這樣不利于學生主動的探求知識,教學中應躲讓學生自己東叔準備實驗。如在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這一性質時,學生除按照課本上的方法動手做實驗證明外,老師可提出:“你還可以用什么方法實驗證明?”有的學生分別用量三個角的讀書再相加的方法,有的做個紙三角形用剪子劍俠三個角平成一個平角等實驗方法證明了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要注意讓學生親自實踐,加深印象。
“溫故而知新”大凡學習成功者,都重視復習。小學生掌握不好學習方法,往往不注意復習。有的學生連書都不看就忙著寫什么。教師應教育學生及時復習鞏固學習成果,加深記憶,加深理解,以獲得新知識。為了使復習得到較好效果,要教給學生正確的復習方法,復習時間最好安排在首次學習后一天,三天,七天,半月后多次進行。就是說開始復習時,次數要盡量多些,時間間隔短些,內容少些,往后再慢慢減少次數,延長時間多復習些內容。另外復習時要針對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有計劃,有步驟的進行。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注意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自覺地去學。在三年來的教學中,我體驗出了。學生只要知道了自覺學習,不用老是說,不用家長管,學習就很女里。上課也注意聽講,子讓學習就差不了。所以說培養小學生的自學能力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