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芽作為四川泡菜的主要品種之一,深受消費者喜愛。近年來,在四川省威遠、自貢地區采用越冬姜芽栽培技術,姜芽上市時間集中在元旦至春節,比傳統生姜早熟栽培提早上市2個月以上,經濟效益好。下面將越冬姜芽高產栽培技術介紹如下,供生產者參考。
1.品種選擇
選擇優質白肉生姜品種,如“犍為麻柳姜”“山農1號”等。
2.播種時間
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播種,翌年1月至3月陸續采收上市。
3.姜種處理
從姜塊分支處掰取200克左右的種姜塊,每個種姜塊帶飽滿芽3~5個。用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2%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浸泡種姜塊,消毒20~30分鐘,撈出晾曬1天后備用。每平方米姜種用量30公斤。
4.溫床準備
大棚內土壤旋耕深翻后,采用地埋管道熱水循環加溫,溫水管用白色PE硬質給水管,按照“S”形預埋于地下35厘米深處,間距25~30厘米,水管排列方式采用3管并排,單廂循環,種植廂寬75~90厘米,每2廂預留40厘米寬操作道。
5.加熱系統
加熱系統包括鍋爐、加壓水泵、熱水管道等組成。采用普通高壓熱水鍋爐增溫,按每畝配置容量1噸左右的鍋爐。進出溫水用回形循環多球閥裝置控制,該裝置一端與加壓水泵的出水口連接,另一端與鍋爐的進水口閥門連接,水泵進水端與鍋爐溫水出水端連接,由此形成正反方向都可循環的熱水控制系統。
6.栽培管理
栽植:溫床準備好后,在土壤表面噴一次殺菌劑,把姜塊排放于鋪有2厘米厚土壤的水管上方,芽眼朝上;鋪好姜塊后,用噴霧器噴施一次消毒藥劑,濃度同姜種處理,上面覆蓋15~18厘米厚的碎土,澆一次清糞水,澆透后覆地膜,架設中棚再覆一層薄膜,拱棚上覆蓋遮光率95%的遮陽網。
溫、濕度調控:冬天溫度低,在自然環境下不適宜姜芽生長,所以越冬姜芽栽培需用鍋爐加熱提溫,白天溫度維持在26~28℃,夜間溫度15~18℃。鍋爐內水溫保持在60~70℃,開啟加壓水泵,使溫水在水管中循環。棚內濕度控制在85%~90%,濕度過大時及時放風。
肥水管理:底肥,土壤旋耕時每畝施入復合肥(氮∶磷∶鉀=15∶15∶15)50公斤;追肥,姜苗出土后采收前,結合澆水追施硫酸鉀或磷酸二氫鉀2~3次,每畝用量5~8公斤。冬季水分蒸發量小,一般每隔15~20天澆1次透水。
病蟲害防治:姜芽生產周期短,病蟲害防治以預防為主。主要預防姜腐爛病和白絹病,播種后每隔10~15天防治1次,采用化學藥劑灌土或灌根。姜腐爛病用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75%達科寧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防治。白絹病用43%菌力克懸浮劑6000倍液,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2000倍液,45%特克多懸浮劑1000倍液防治。
7.采收
姜芽生長50~60天,芽苗長到40厘米,嫩姜芽橫徑約1.5厘米,長約8厘米時,即可采收。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 ? 李志 李躍建 ?常偉 ?苗明軍 ? 郵編:61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