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豬是養豬生產的重要物質基礎。種豬的淘汰與更新是養豬生產的重點環節,需要正確把握、科學管理,才能使生產良性循環,隨意性、盲目性操作只會帶來損失,筆者結合生產實際,提出種豬淘汰原則,供養殖戶參考。
1.種公豬淘汰的標準
(1)公豬連續6周以上精液檢查不合格的(如射精量少、精液密度低、死精或畸形精子數多),或有其他異常的應予以淘汰。
(2)患過豬流行性乙型腦炎、布氏桿菌病或其他嚴重傳染病久治不愈的應予以淘汰。
(3)患有嚴重肢蹄病難以康復的、不能站立運動的應予以淘汰。
(4)后備公豬有生殖器官缺陷(如陰莖彎曲、包皮過長)而又不能通過手術矯正的應予以淘汰。
(5)后備公豬超過10月齡仍然不能配種和正常采精的應予以淘汰。
2.種母豬淘汰的標準
(1)經產母豬累計3胎次產活仔數窩均低于7頭的應予以淘汰。
(2)母豬累計發生3次習慣性流產且不明原因的應予以淘汰。
(3)母豬配種后重復發情連續3次以上的應予以淘汰。
(4)母豬斷奶后2個情期以上不發情的應予以淘汰。
(河北 ? 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