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洲象沒有天敵,它們所遭遇的災難是人的貪婪造成的,其背后是一個龐大的全球象牙非法貿易網絡。這是一個神秘的地下鏈條,從源頭到終端,象牙的價格不斷抬升,如果擁有一條龍的走私買賣鏈條,利潤率可達1300?4100%。投機分子并不在乎大象的存亡,如果大象滅絕的方向不可逆轉,他們會大量囤積象牙直到大象滅絕,到那時,象牙的價格飛漲,而他們就是絕版物的壟斷者。
神秘的地下鏈條
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非法象牙貿易進入歷史上最猖獗的時期,非洲象遭受滅頂之災,種群數量驟減過半。為拯救大象,1989年《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簡稱“CITES公約”)會議決定,禁止象牙的國際貿易。此后,非洲象的數量開始逐漸回升。
不過,MIKE(大象非法獵殺監測系統)統計數據顯示,自2006年開始,非法獵殺非洲象的數字持續上升。CITES公約報告指出,2013年,象牙的非法貿易量較6年前增長了100%,較15年前增長了400%。
2006年以來的這輪非法象牙貿易高潮有其時代背景。一方面,東亞國家的奢侈型消費群體日益龐大,引發市場需求激增;另一方面,亞洲與非洲的互聯互通不斷推進,為象牙走私提供了更快、更多、更便捷的渠道。
據估算,近年來,每年有2至3萬頭大象被獵殺取牙。通過對比發現,被查沒的象牙數量,與非法獵殺所獲得的象牙數量,之間存在著巨大的數據缺口。這些未被查繳的“失蹤象牙”,究竟去哪里了?
一角冰山之下,是一條神秘的非法象牙貿易鏈條。這一鏈條從非洲通向全球各地,涉及源頭國、中轉國、消費國,這些國家之間關聯緊密而復雜,每個國家的情況各有特點。
隨非法象牙需求劇增而衍生出的盜獵、腐敗、走私、國內管理成本高昂等一系列問題愈演愈烈,各國高層也紛紛在公開場合表示對象牙貿易問題的重視,陸續加強管理措施。但是,即便在多國政府高壓施政、嚴厲執法的形勢下,每年仍有大量非洲象遭到獵殺。
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專家丹尼爾·斯蒂爾斯(Daniel Stiles)介紹,如果擁有一條龍的走私買賣鏈條,從最初象牙盜獵者出手的50~150美元/公斤到消費終端的2100美元/公斤,利潤率可達1300~4100%。
馬克思曾在書中寫道,“如果有5%的利潤,資本就會冒險;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就敢于冒絞首的危機;如果有300%的利潤,資本就敢于踐踏人間一切法律。”難怪,走私、轉運、運輸、出售、炒作象牙的投機者如此愿意鋌而走險。
跨國犯罪團伙對大象、犀牛、猿類以及原始林木等野生動植物資源的無節制掠奪,對自然環境造成了不可逆轉的破壞,危及人類的生存環境。
與上世紀80年代的象牙非法貿易高潮(個人或小規模盜獵)不同,今日的大多數盜獵活動和非法象牙貿易已經形成高度組織化的大規模犯罪網絡。
跨國犯罪集團乃至恐怖組織(比如烏干達的圣主抵抗軍、蘇丹的金戈威德武裝、索馬里青年黨)操縱著這個地下利益網,這個網絡充斥著毒品走私和武器販運等非法活動。這不僅威脅著大象種群的生存,也威脅著國際安全。
據野生動物非法貿易專家介紹,象牙已經成為非洲多數極端武裝組織的重要財源,這些財富支持著整個非洲大陸的武裝沖突。
據估計,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年獲利高達190億美元,其規模僅次于毒品、武器和人口走私,是全球第四大非法產業,并與前三者緊密關聯。在象牙成為消費者的裝飾品之前,象牙就已經被跨國犯罪組織用作購置武器、毒品的貨幣了。
源頭國:貧窮、腐敗與執法困局
CITES公約報告總結了大象盜獵居高不下的三大因素——貧困(與盜獵正相關)、執法不力(與腐敗相關)以及消費國的需求。非洲象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37個非洲國家,貧窮、腐敗、執法無力是這些國家的通病。
貧窮一方面導致當地政府無法為保護大象和巡邏執法提供充足的資金、技術和人員;另一方面,執法人員的收入水平普遍極低,他們十分容易接受盜獵分子的賄賂。象牙價格越高,投機分子的違法動機就越強,支付的賄賂金額則越高。
CITES公約獨立顧問朱利安·布蘭克(Julian Blanc)表示,非洲的貧窮和偷獵之間有著密切聯系,這可能是應對非法偷獵問題大象的關鍵所在。他說,“在那些嬰兒死亡率最高、最貧窮的地方,偷獵大象行為也是最猖獗的。因此減貧脫困是保護大象的重要途徑。”
貧窮與腐敗緊密相連。在非洲15個大象數量超過1.5萬頭的國家,有8個國家排在“透明國際全球清廉指數”排行榜100名之后,其中有3個國家排在155名之后。
在喀麥隆,保護區巡邏員時不時被拖欠幾個月的工資。2013年的一項在喀麥隆的調查顯示,85%的針對野生動物非法貿易的執法活動和80%的司法活動存在受賄行徑。在肯尼亞,一根大的象牙可以賣到6000美元,相當于當地一名普通工人10年的生活費。在剛果盆地,當地人獵取兩根象牙,可賣800美元,而一個森林警察的月薪只有20美元。
在大象分布區,盜獵分子的作案手段越來越先進高效,他們往往全副武裝,裝備包括機關槍、直升機、夜視鏡。潛入大象保護區內的盜獵者大部分都是有組織的犯罪團伙,對象群瘋狂掃射是他們慣用的做法。
而在某些區域,盜獵者為了節省子彈,往往會先射倒大象、或布設陷阱困住大象,再用砍刀切下其臉部取牙,在這個過程中,大象需承受巨大的痛苦。
莫桑比克的尼亞薩保護區內大象以體型巨大、象牙狹長著稱,2012年,該保護區就有3000多頭大象被獵殺。2013年5月,在津巴布韋萬基國家公園內,有300多頭大象因飲用被盜獵者投放了氰化物的水后被毒殺,一起毒死的還有獅子、土狼等野生動物。
在武裝精良的盜獵分子面前,巡邏人員往往彈藥不足、寡不敵眾。過去10年,至少有1000名非洲的護林員和保護區管理員因保護大象等野生動物而犧牲。
讓事態復雜化的是,許多直接參與盜獵的,或者為當地盜獵者提供彈藥資金的,是活躍在非洲各地的武裝分子和恐怖組織,對他們來說,象牙就是美元,是“硬通貨”。比如烏干達的恐怖組織圣主抵抗軍,由于國際制裁,他們需要大量的象牙以維持日常生活和武裝力量,象牙就是他們的“儲蓄賬戶”。
在非洲,有大象分布的區域,就有盜獵行為,而盜獵猖獗的地區,往往武器泛濫、犯罪率居高不下,甚至社會動蕩。
在一些國家,夾帶私貨的散客只需私下給海關人員一點錢,便可輕易出關。對從事非法象牙貿易的行政處罰和司法制裁形同虛設,只要給錢,就能放人。
2011年,有人在剛果(布)某機場被查出攜帶象牙,隨后就有人出現,支付1.5萬歐元將他保釋了出去,而給這位犯罪嫌疑人做翻譯的是剛果一位將軍的女兒。
2013年8月,一名婦女被查出攜帶非法象牙出境而在肯尼亞內羅畢機場被捕。通常來說,走私犯只需交納少量罰款就不需要坐牢。但那一次特殊,有超過30家動物保護組織聯合抗議游說,最終使其被判處2年7個月的監禁。
轉運站:無處不在的漏洞
(以中南半島為例)
北侖河,中越界河,一頭是中國廣西東興市,另一頭是越南芒街。河道不寬,幾十上百條船游弋在北侖河上,隨時準備上岸。從事走私的邊民成行成伙,有人買通,有人放風,全年全天侯,隨時渡河接頭。
一位當地拉貨的司機告訴記者,在東興,90%的走私貨物不走口岸。這一地區的中越邊境區域地勢平坦,跨境陸路通道便道、沿北侖河簡易上貨碼頭極多,即使緝私人員長期24小時值守作戰,防控力量能力依然不足,仍有大批涉嫌走私貨物可以通過北侖河沿線進入中國內地。
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在東興——芒街邊界監測了33703批雙向運輸的貨物,結果發現,只有2%的貨物通過了正規國際口岸,22%走了檢查站。也就是說,四批貨物中,就有三批是通過走私通道進行運輸的。
近年來,中國方面連續組織開展北侖河沿線打私專項行動,由于持續強力封堵,北侖河沿線走私活動不斷萎縮。但走私活動向兩翼北部灣及西南邊境“突防”、“漂移”態勢愈加明顯,環北部灣及西南邊境地區全線反走私壓力劇增。
象牙非法貿易鏈條由無數個買賣和走私環節組成,它往往與其它野生動植物制品、武器、毒品、人口貿易與走私發生在“一條
船上”。
轉運站是鏈條上的承轉之地,不法分子可以根據形勢的需要,利用各國各種法律和執法漏洞,任意改變轉運地點,哪個角落有空子可鉆,那里就有潛力成為轉運站。
在許多轉運站點,經濟落后,工作機會少,從事走私獲取報酬對當地老百姓誘惑很大,但真正獲取暴利的走私老板大多是遠在千里的外地人,他們才是“幕后大老虎”。
近年,廣西在緝私方面不斷加強力度,在重點地段進行三方24小時武裝聯合值守。但是,與中國廣西不同,在世界許多地方,當地執法虛弱,對非法貿易和走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處于“無政府狀態”。
東南亞地區針對野生動物犯罪集團的司法效率很低。以越南為例,2008~2013年發生的19 件犀牛角走私案件所抓獲的嫌疑人中,只有1人被判刑入獄,更多案子尚未結案,案子的審訊也沒有帶來進一步的執法行動。而在今年4月,廣西的一名男子因非法運輸7塊犀牛角而被判處10年徒刑。
越南國土狹長、海岸線長達3000多公里,從最南端的金甌角到與中國毗鄰的北部灣,是一條漫長的“非法貿易及走私大通道”。常規的路徑是:貨物先從越南某海濱城市登陸,幾經周轉,進入老撾的博利坎賽省進貨卸貨,再進入越南,最后在中越邊境“滲入”中國。
老撾的博利坎賽省是野生動物制品交易重鎮,最初,當地人打野味只是享受美食,但近幾年來,博利坎賽的野生動物非法貿易的外運情況更為突出,博利坎賽連接越南的陸路走私呈雙向趨勢,向北則通過磨丁口岸等地進入中國。
在老撾本地,執法機構的執法行動能力較弱,意愿較低,直至2010-2012年才開始進行跨部門執法機構間協調,但至今仍未有成功的大型執法行動。
這條“非法貿易及走私大通道”的特點是沿海上貨、跨境通道極為靈活便利。“任何一個地點都可以成為起點,任何一個地點都可成為終點。” WCS項目人員告訴記者。涉嫌非法貿易及走私的公司往往以合法生意(比如海產進出口)做掩護。
在非洲,象牙可以被輕易運送至許多非法貿易集散地,比如索馬里的基斯馬尤、坦桑尼亞的桑給巴爾島、尼日利亞的拉各斯和喀麥隆的杜阿拉。一些集散地本身就由反政府武裝和恐怖組織控制,進港出港往往光天化日、明目張膽。
在亞洲,除中南半島國家之外,香港、臺灣、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地都是亞洲的主要象牙登陸點。
其中,香港是現在全球象牙制品交易數量最大的地方,是世界上繼肯尼亞和坦桑尼亞之后象牙走私的第三大集散地。象牙在香港中轉主要有三種路徑:一是象牙從非洲進入香港后轉運至中國大陸;二是經手香港的象牙商販賣到大陸;三是大陸人到香港購買象牙隨后走私入境。為了維護其“自由港”地位,香港表示目前不會禁止島內的合法象牙貿易。
消費國:
需求無底洞(以中國為例)
中國自古有傳統象牙文化,早在周朝,象牙就是貴族階層的身份證明。中國人認為,象牙是“白色黃金”,是身份、財富、地位的象征,也是祛邪、辟邪的法寶,因此象牙制品也是送禮佳品和投資、收藏的理想對象。在佛教中,象牙有著吉祥神圣的寓意。加上當代中國人喜愛炫耀、顯擺的心理,潛在的市場需求極大。
2008年,中國從南非、納米比亞、津巴布韋、博茨瓦納購得62噸象牙,根據CITES公約規定,進口出口雙方十年內不得再提出配額資格申請,也就是說,這62噸象牙是2008~2017年間國內象牙交易的大部分合法來源(另一部分來自1989年國際禁貿之前獲得的象牙庫存)。
象牙制品是裝飾品、藝術品,也是奢侈品。進入21世紀,中國經濟實力上升產生了大量的中產階級和富裕人群,加上傳統文化的復興,以及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國的象牙需求增長日益凸顯,國內形成了巨大的象牙購買力。
中國政府從2002年開始把保護傳統文化提上日程。2006年,象牙雕刻成為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的需求從2004年開始增長,到了2006年開始激增,而2007年開始蔓延的全球金融海嘯導致更多的避險投資轉向藝術品市場。在許多象牙問題專家看來,2008年的一次性進口,進一步刺激了中國的需求。
然而,10年間供應60多噸象牙,政府平均每年把象牙消耗量控制在5噸左右,顯然,這無法滿足中國這一巨大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2013年3月,中國代表團在CITES大會上指出,若要完全滿足國內象牙需求,中國每年需要200噸象牙。
誰來填補這個巨大而日益擴大的市場短缺?
市場需求與價格行情使象牙行業的利潤變得十分可觀,在利益驅動下,非法渠道的象牙源源不斷地流入中國。
供應短缺的直接結果是象牙原料和制品的價格飆升。2002年,象牙原料的均價是120~170美元/公斤,到了2010年,價格漲到了750美元/公斤。據調查,2014年的黑市價格漲到了2100美元/公斤,2010~2014年,5年的價格年均增長36%;與2002年相比,2014年的象牙的價格漲了13.5倍。
這很能說明問題——盡管市場中有大量非法渠道來源的象牙補充了總的市場供應量,但是中國象牙需求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了供應量的增長速度。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MIKE(大象非法獵殺監測系統)專家組成員張立帶領他的團隊于2012年對中國五大象牙消費城市進行了一項民意調查,有0.6%的受訪者表示在過去一年中消費過象牙制品。這個比例雖小,但對應龐大的人口基數,中國消費象牙的全球影響仍然是巨大的。
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的動物與生態學家費奧納·梅塞爾(Fiona Maisels)曾做過這樣一個保守的估算:如果把中國的中產階級門檻定為年收入1.6萬美元(約合10萬元人民幣),那么在2012年,如果10%的中產階級家庭購買50克的象牙制品,則需要3.2萬頭大象,這相當于當年非洲象的盜獵總數。照中國的發展趨勢,到了2022年,光中國一家,每年就需要16.3萬頭大象。
當前的中國已經形成了一明一暗兩個象牙市場——合法市場與地下黑市。
露西·維涅(Lucy Vigne)與埃斯蒙德·馬丁(Esmond Martin)是兩位資深的著名象牙貿易專家,去年他們在中國調查后發現,北京的非法店鋪的數量是合法店鋪的4倍,上海的非法店鋪則是合法店鋪的9倍。
擁有合法經營許可的店鋪和加工廠,同樣存在普遍從事非法交易的現象。2014年,張立教授的團隊走訪了全國145家擁有合法經營象牙許可的銷售點中的73家店鋪,發現有25家存在違法交易行為,占總數的34.2%。
2009年,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調查中國象牙市場的時候,某老板無證經營,兩年后,IFAW故地重游,該老板已經獲得了合法身份。沒變的是,他依然可以提供“私貨”。
早在2011年,《南方周末》的新聞調查就已揭露一個業內公開的秘密——合法企業做非法生意,一半以上的合法象牙加工、銷售企業染指走私。由于執法人員人手嚴重不足,“檢查人員半年也來不了一次”,“大多時候,非法制銷象牙者的日子都好過”。
由于國家對非法貿易打擊力度加大,實體店的非法行為已經收斂了不少,但國內非法交易,已經從實體店擴散到網絡平臺(網絡象牙交易屬非法行為)。大部分走私象牙進入中國境內后直接流入了黑市。
目前的趨勢,非法象牙會盡量繞開較易被監管的實體店,通過網絡社交媒體(微信、百度貼吧、古玩交易網站等)、朋友熟人介紹的方式進行私下交易。
這使象牙非法交易的監管更加困難。由于線上交易存在監控困難,具體體量還是未知數,但根據相關數據對比統計,涉及量必然
不小。
“從國外夾藏象牙郵寄的方式需要經過海關監測,尚易被發現;但在國內網上購買象牙再通過快遞收貨,幾乎不會被發現,因為物流公司開包驗貨早已名存實亡。”張立教授對國內網絡非法象牙交易表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