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婷


2013年,對于還在發展初期的中再交易網來說是艱難的。再生資源行業多年發展,行業從業人員大部分已形成了固守的思維方式和經營思路,把傳統行業搬上互聯網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而且有很多人戲稱,這個行業說好聽點是“再生資源行業”,說難聽點就是“拾破爛兒的”,和這些用過的、廢棄的、臟的東西打交道,能干出什么大事來。有人也認為張瑩——這么年輕的一個女人,在這行肯定做不了、做不長。在沒有行業背景和行業經驗的多重困難下,作為一個只有六個月大的孩子的母親,張瑩扛起了利用互聯網打造循環經濟新契機的大旗,帶領公司全體員工躋身再生資源行業,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內,在行業內建立起了全新的發展勢頭,并為以后的揚帆遠航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從溫柔母親到公司核心
張瑩說自己是個做事情一根筋,喜歡往里鉆的人。從分析到編輯,從貿易到投資,從生產到銷售,從數據結構的搭建到前臺內容的展示,她有著近10年的行業門戶網站經驗。
2013年對于張瑩來說是特殊的一年。當時她只是一個六月大的孩子的母親,正享受著母子溫情的天倫時光。既是多年好友,又是工作上的伙伴打來的一通電話徹底改變了張瑩的愜意生活。經過幾次的洽談,原本對再生資源領域很陌生的張瑩漸漸地發現了這個行業的市場體系和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對再生資源領域專注專業的好友跟互聯網與電子商務行業經驗豐富的張瑩一拍即合。他們決定,一起為這個具有重要意義的行業做些什么。
從2013年至今,雖然我國再生資源行業一直在不斷向前發展,但行業的突出問題是中小企業居多,大型加工處理企業寥寥無幾。這樣的產業格局表明我國再生資源行業發展水平較低,再生資源處理技術亟需改革,以及再生資源產業需要轉型升級。同時,近年來再生資源各品種市場報價均呈現弱勢下行的走勢。因此,2013年可以說是再生資源行業發展尤為艱難的一年。張瑩覺得,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再生資源行業從傳統的經營模式向互聯網平臺化發展已經成為一種創新的發展模式,也是值得企業思考和探索的一個新方向。她想,或許建立一個再生資源行業典型的綜合類信息網站平臺會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轉型突破口。
為了在最短的時間熟悉行業,并找到行業特點與共通點,張瑩開始尋找與企業更多的交流與合作機會。既然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型產業,那么權威機構的協助和技術支持是必須的。張瑩選擇從相關部委和行業主管協會開始,一方面是讓業內領導和行業專家給公司更多的專業指導,同時也為了讓自己對再生資源行業有更多的專業認識,從國家的政策和戰略層面去捕捉行業發展新思維,新的突破點。另一方面也是通過協會與企業間的緊密關系,獲得更多企業的認可。
然而,實施總比想象要困難得多。剛進公司時,張瑩總是算著時間,常常一大早就跑到行業主管部委和專業協會的門口,期盼著向行業的專家領導推薦公司和自己。然而大部分專家領導常常在外面走訪企業,或者回來就是緊張地工作,面對張瑩諸多遠不夠專業的闡述提出了質疑和拒絕,更沒有耐心去聽一個年輕的小女人來描繪一個行業藍圖。張瑩也為自己的不夠專業而流過眼淚、紅過臉,她說:“沒辦法啊,那時候我什么都不懂,別人反問我一句專業的問題我馬上就答不上來了。”可張瑩覺得就是有一股韌勁推動著她,她看好這個行業、她相信自己的公司、她信任自己的同事和一起奮斗的伙伴,所以還是一次又一次地和行業的專家領導們溝通交流。
2013年5月6日,中再交易網在張瑩帶領的團隊的努力下全新上線,成為國家相關部委和行業協會重點關注和指導的再生資源行業網站,更是企業和行業從業者權威的信息交流平臺。張瑩成了公司最核心的堅韌力量。
互聯網與再生資源的華麗碰撞
從總體上看,在我國改革開放30年以來,隨著社會經濟體系的日臻完善,我國再生資源產業規模逐步擴大,區域性集散市場初步形成,但是回收體系和技術水平仍然處于緩慢的發展階段。隨著城鄉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報廢汽車、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廢紙、廢塑料、廢輪胎等廢舊物資大幅增加,這就為我國再生資源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基礎。
2014年,再生資源行業國內回收問題達2.16億噸,產值突破了6000億元人民幣。但是由于受資源意識、環境意識以及資金、技術、設備、人才、市場等方面的影響,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及處理方式處于較低水平。張瑩說,社會上對資源再生產業發展,還存在一些模糊認識。再生資源往往被認為是“垃圾”和“破爛”,回收人員受到某種程度的歧視。有人認為在中國發展再生資源產業還為時尚早,有人對“再制造”不了解不熟悉,當商品冠以“再制造”或“再循環材料生產”時,便認為其質量有問題。“所有這些,都或多或少地影響了再生資源產業又好又快地發展。另外,在國家統計體系中,要求統計規模以上企業,但再生資源產業的很大一部分在規模以下,從而導致我國再生資源利用率的失真。因此在如此傳統、落后、粗狂型發展的行業中,電子商務信息化的應用是一種必要性,更是一種必然性。電子商務信息化的介入不但可以促進產業合理科學的升級,更可以彌補目前行業數據的空白與不完整性,保證行業大數據的真實性和實時性。”
互聯網電商平臺的盈利模式是多種多樣的。一個平臺具有怎樣的盈利模式主要取決于他所服務的行業,而再生資源行業的電商平臺是有別于其他傳統行業的模式。張瑩認為,只要是適合市場需求,且能夠實際地解決企業和行業所面臨問題的,那都是行業和企業所需要的平臺,并且也是具有市場前景的互聯網商務平臺。
作為一家服務于中國再循環經濟產業鏈的電子商務門戶網站,張瑩把中再交易網定位成以探索大數據應用的創新模式,培育市場對大數據的認識與認知,開展交易市場的試點,在產業鏈上下游之間規范數據資源的交易行為,促進形成新的業態,并打造行業信息完整性和準確市場反饋為發展的目標。據張瑩介紹,中再交易網不僅包含了黑色、有色、稀貴金屬等廢舊金屬、廢橡膠、廢塑料、廢紙、廢玻璃、廢紡織等各類資源相關的資訊熱點,處理工藝,回收銷售貿易鏈條關系,同時還提供廢舊電子電器、廢舊設備、報廢汽車等廢舊物資的后市場信息與交易發布,以最新的資源資訊和數據,為再生資源行業企業提供最新最全的信息資源和最及時最具權威性的政策解讀。
如今的中再交易網已與行業各主管協會建立了友好的關系,并在各個協會舉辦的行業大型會議中承擔著支持媒體、協會單位或是承辦方的角色,為行業和協會助力。目前行業佼佼者們都出現在了中再交易網上的《專家訪談人物》里。從無人問津到超群絕倫,張瑩說,這些變化是自己的成長,也是中再交易網的發展壯大。
開啟汽車行業循環發展新路徑
為了實現經濟與自然協調發展,國家提出“綠色經濟”、“循環經濟”的發展口號。2015年4月20日,國家發改委在其網站上公布了《2015年循環經濟推進計劃》,明確了工業、農業、服務業循環經濟體系建設任務,并提出把循環經濟要求貫穿到國家實施的重大區域發展戰略中。同時還提出,我國將推動和引導再生資源回收模式創新,探索“互聯網+回收”的模式及路徑,積極支持智能回收、自動回收機等新型回收方式發展,力促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這一點在汽車產業上表現尤為明顯。對于汽車零部件再制造方面,2013年8月,多個部委聯合發布《再制造產品“以舊換再”試點實施方案》,啟動再制造產品“以舊換再”試點。對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的發展,從2001年頒布的《報廢汽車回收管理辦法》,禁止對報廢車“五大總成”再制造,到目前在征收意見過程中的《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管理條例》呼吁進行“五大總成”的再制造,以及今年4月發布的《2015年循環經濟推進計劃》將“積極穩妥推進再制造”作為推動社會層面循環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均表明國家對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業發展的逐步重視。
“‘以舊換再對于汽車拆解行業無疑是利好因子,在廢鋼行業持續低迷的行情下,拆解企業經過對報廢車合理化的拆解后,增加零部件的利用率,將可回用件及可再制造件銷售到需求市場中,賣給再制造企業,可再生零部件進入再制造企業相比新件生產能夠節約大量能源和原料消耗。”張瑩說。為了響應國家號召,同時提升中再交易網的盈利模式,2013年9月23日,她再次帶領公司核心團隊推出了中國零部件再生交易網(二手熊貓網)。
二手熊貓網立足汽車后市場,涵蓋了汽車后市場的國內外機動車新件、二手件、再制造件、汽車拆解回用件、汽車用品等各類機動車產品,為企業提供批量訂單的采購方式及商家推廣等多樣化服務,成為國內最典型的具有汽車循環經濟發展意義在內的電子商務平臺。
由于二手熊貓網的定位是報廢汽車拆解企業,張瑩覺得,拆解后的零部件回用及銷售成為主要發展路線。在汽車拆解行業,產品應具有良好的可拆解性,才可能提高再生資源的利用率,減少產品廢棄時對環境的污染。自2013年以來,面對廢鋼價格的一路走低,在企業升級改造、人工成本增加、管理成本不減的現在,行業的全面轉型勢在必行,而最直接的轉型方式就是調整行業的銷售途徑,拓寬行業的銷售范圍,將最傳統的廢料銷售轉成精細化拆解后的回用件的銷售。張瑩比誰都清楚,行業的這個機會必須抓住。為了更好地發現市場中的問題和機會,和客戶建立更牢固的合作關系,張瑩又開始了她漫漫的出差拜訪之路。
再生資源企業由于有著本身的行業特殊性,受到歷史發展路徑的影響,大部分企業勻處在城鄉結合部,交通不便且路途遙遠,有的地方甚至沒有出租車,需要靠小三輪或者步行。然而每次在與客戶的會面交談中,張瑩總是能以最專業的態度和最溫暖的笑意與客戶交流,恰如其分地與客戶建立友好的關系,并與客戶做到互動與探討,明確客戶的心中所想,提出自己的觀點。正是張瑩這種與企業間的近距離互動,與企業轉型發展的契合,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中再交易網和二手熊貓網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肯定與信任。
為了積極地將企業管理實現電子信息化,而非在面對企業管理中選擇國外的管理系統,不但要付出高額的成本,也無法保證企業數據的安全性,張瑩繼續帶領團隊推出了《循環經濟企業管理系統》。目前,該系統是行業企業實現信息化管理的有效工具,也是目前我國循環經濟領域中惟一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管理系統。
張瑩的下一步還將建設二手熊貓網的站點服務基地,目前已有計劃的是以華東、華南、西南、華北四大區域輻射全國,包括拆解企業、貿易流通企業、設備企業、再制造企業、汽車修理廠、物流配送、金融服務及個人等形成巨大的價值鏈。通過二手熊貓網與循環經濟企業管理系統和中再交易網“兩網一系統”協調配合,使得汽車循環經濟的各個部分得到更高效地運作。
在張瑩的社交平臺上,每天都會轉發各種行業信息的發布與會議、企業走訪參觀消息,以一個女性特有的柔軟與敏感堅持著自己的信念。她理念很純正,為人也很清澈,但總有一種強大的東西在她身上閃爍,深深地印刻在筆者的腦海里。她說,每一次踏上遠途的路,都是成長之路,“它帶我們到達的不是目的地,而是讓我們更加專業的一個站點”。
一個人的精神境界與創新能力,是一個企業的靈魂與脊梁;一個行業的良知與創收,是一個行業的文明程度與進取精神。“在這個時代變革中,再生資源行業勢必肩負著中國循環經濟未來的希望。而我們,需要對這個行業給予足夠的熱情和尊重,并為之奮斗。”張瑩認真地說。
本期焦點人物小檔案:
女,漢族,河北人,北京市永正嘉盈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運營總監,中國資源再生交易網(簡稱“中再交易網”)和中國零部件再生交易網(簡稱“二手熊貓網”)聯合創始人。利用二手熊貓網、中再交易網和循環經濟企業管理系統將全國再生行業相關信息、資源等聚集在一起,充分實現信息交流、資源互換和電子信息化管理,促進行業升級。在汽車回用件的循環及再利用上,打破時間和空間限制,變無為有,促進汽車產業循環經濟的良性發展。在大力發展中國經濟而付出了高昂環保代價的今天,懷抱為國家再生資源行業堅定服務的信念,貢獻自己的力量,用新型互聯網平臺一起見證再生資源和循環經濟的新發展,開拓新常態的下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