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一對記者夫妻的地方兩會回眸
□ 文/張吉存
編者按:張吉存和許曉楠是一對記者夫妻,連續12年共同參加大連市兩會報道。12年來,雖然付出很大,忙碌異常,但卻不乏浪漫色彩。本刊記者全國兩會時聽說了他們的故事,特約此稿。
筆者是《大連日報》記者,從2002年開始連續參加大連市兩會報道,而我的妻子許曉楠也是該報記者,她從2003開始連續參加。夫妻跑兩會已經連續12年,許多本地媒體圈的朋友都說:“你們夫妻跑兩會,本身就是一個新聞。”
2004年,許曉楠負責在《大連日報》開設“兩會直通車”專欄,該欄目及時將百姓聲音傳遞到兩會現場,沒想到的是,這個專欄一直連續開設了12年。當時,微博、微信等還沒有出現,網絡信息基本是依靠傳統媒體報道,遠沒有今天的影響力。為讓更多市民心聲能直達兩會,大連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協與《大連日報》共同開通“兩會直通車”專欄,廣匯民愿直達兩會。現在看來,這個專欄更像是在傳統報紙上開設的“微博”欄目,許曉楠也連續12年主持該專欄。一些能現場答復的問題,該欄目給予及時報道;有的問題記者通過有關部門轉交給大會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使百姓的建議和意見成為代表建議、委員提案的重要線索和依據。專欄在廣大市民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之間架起一座重要的溝通“橋梁”,也成為普通市民與兩會親密接觸的平臺。
2013年大連市兩會召開的第一天,家住大連市沙河口區新華街210號樓的賀大爺帶著近50戶居民的期盼來到報社找到許曉楠。賀大爺說:“看到直通車專欄,真的求報社幫一幫大家,讓大家能暖和地過冬天。”原來,這些居民大都居住在東起白山路西至成仁街,南起高爾基路北至五四路區域內,以新華街居多,常年冬天家中室溫難達標。許曉楠深入采訪了解到,有的居民近兩三年家中暖氣一直不熱,室內溫度不到16℃,天越冷,家中溫度就越低;有居民反映,曾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暖氣不熱情況,但工作人員入戶測溫不及時;還有居民表示,供熱單位承認供熱不達標,也退了錢,但是更希望供熱單位能采取措施把溫度提上去,而不僅僅是退錢了事。正好供熱行業也是筆者負責的條線,于是立即同時介入采訪調查。這一期的“兩會直通車”專欄就是《新華街50多戶居民挨凍兩三年》,報道引起代表、委員及相關部門高度關注。因為供熱主管線的改造需要在夏季實施,許曉楠也一直關注此事,在夏季時仍然跟蹤該區域的改造工程進展,下一年的兩會,賀大爺特意找到許曉楠:“真的感謝你啊,今年冬天家里熱乎啦!”
其實,每年“兩會直通車”都能收到許多市民的建議、意見,涵蓋醫療衛生、教育、社會保障、就業、城市建設、交通出行等各個方面。其中有的共性問題,已在“兩會直通車”專欄及兩會相關報道中作了解答;有的共性問題,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在認真調研后也寫出了具體建議和提案提交大會。廣州亞運會。”
布拉特非常興奮,笑著說:“哦,廣州亞運會,我知道,現在有這只這么可愛的小動物來邀請我,我當然高興前往,國際足聯也會支持廣州亞運會的。”
我見有了布拉特的明確表態,眼急手快,馬上一把拉住在旁邊的亞足聯主席哈曼。布拉特見狀,問哈曼屆時是否一起出席亞運會?在這種情況下,哈曼不得不馬上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明確表態支持亞運會,他微笑著說:“我去過廣州許多次,廣州是個美麗的城市,食在廣州嘛。亞足聯與中國的關系很好,亞足聯會保持這種密切的聯系,支持廣州辦好亞運會。”
在這之前,我已經與與會的中國足協代表取得默契,當即請中國足協代表也一起上前商談化解“抵制”之事。頗有政治智慧的哈曼,馬上安排亞足聯官員與中國足協對接,重啟亞足聯參加廣州亞運會的磋商。世界杯之后,哈曼本人更是親自飛到中國,與中國足協和亞組委商討廣州亞運會參賽事宜,亞足聯“抵制”的風波也由此平息。
由于筆者對亞足聯“抵制”廣州亞運會的新聞,嚴守秘密,不搶報、不搶發,不僅沒有添亂,反而利用報紙良好品牌影響力、資深記者豐富的經驗和關系,促成了矛盾的化解,為廣州亞運會的完美舉辦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獲得了時任廣州市委書記張廣寧、亞組委的高度贊揚和表彰。
沒有想到,之前自己無意之中幫助布拉特競選成功,但這次卻是布拉特“有心栽花”,投桃報李。筆者對布拉特27年的不斷采訪之中所建立起來的深情厚意,絕非旁人所能體會的。
“一雨池塘水面中,淡磨明鏡照檐楹。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我與布拉特之間讓人感慨不已的采訪故事,一切都只能通過這首古詩來抒發了。(作者是《廣州日報》體育新聞中心主任)
前些年參加兩會報道,更多的是傳統媒體的策劃與報道方式。2010年開始,傳統媒體已經清晰地感受到新媒體帶來的沖擊。
2011年1月,大連市兩會召開期間,大連日報社子報《新商報》開始嘗試通過微博形式增加報紙與人大代表及讀者間的互動,并取得良好效果。盡管微博對傳統媒體來說是一把雙刃劍,但只要用好,就能為報紙增加互動的魅力。當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大連市第十四屆人大第四次會議和市政協第十一屆四次會議不僅要為新一年的城市發展指明方向,還要站在新的五年規劃起點上,描繪城市未來發展藍圖。正因此,此次兩會引起廣大市民的強烈關注,人們希望自己的聲音也能夠被這座城市傾聽,能為大連的和諧發展建言獻策。
這一年兩會報道,我與妻子許曉楠除了正常向報紙提供稿件外,還需要在微博上報道兩會。平臺開通一周多時間,收到千余條微博信息,“@新商報”一時間成為濱城網友最熱衷的話題。物價、教育、就業、交通、醫療、環保……網友們在微博上暢所欲言,爭相記錄自己的“十二五”愿望及對城市未來發展的建議。《新商報》在按主題分類選發部分微博留言的同時,每組都配發記者采寫的政府聲音、代表委員聲音,形成會場內外的互動,讓兩會報道進一步貼近民生、貼近讀者。
2015年兩會,《大連日報》重點在微博、微信上打造兩會報道,對兩會的報道在微博、微信上全面開展。為更全面、準確、及時地報道好兩會,充分反映民聲民意,《大連日報》提前做好準備,精心策劃,精密部署,在兩會召開期間,每天都是在頭版頭題位置上刊登兩會有關內容,并且這些報道都第一時間在微博上體現出來。其中“關鍵詞”中的“環境保護”“經濟科技”“金融服務”“公交車、出租車、道路”“供熱、節能、孩子”等,都是很民生的可讀性很強的稿件,在報紙上體現出來,令讀者愛不釋手。同時,這些稿件也第一時間在微博上發布,迅速吸引網友關注與熱轉。
2015年大連市兩會《大連日報》首次對全體大會進行微博直播,許曉楠負責全體大會的新媒體直播,這也是《大連日報》首次對兩會實現真正的“微直播”,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精彩之處,實時在微博上呈現給網友。一位網友留言:“感謝《大連日報》的微博小編,讓我第一時間了解到,兩會的精彩,看著你們的直播,過癮!”。
在隨后的會期里,大量的兩會相關報道都在各位記者采訪之后第一時間在官方微博上呈現給網友。而且,在2015年兩會期間,《大連日報》所有采訪記者都要通過手機錄制一段視頻,然后在微博、微信上視頻播放。記得我采訪城建局主管領導的一小段視頻發在微信上后,有網友說:“看到今年大連市城市建設工作安排,還有小視頻,我開始期待南部濱海大道的早日開通了,大連也有自己的海上大橋,驕傲!”首次在新媒體上嘗試視頻發布新聞,取得不錯的反響。這樣,《大連日報》在2015年兩會的報道上,真正實現了兩會報道直播“全天候”及“立體化”。

2015年兩會,因為要兼顧新媒體報道任務,我與許曉楠的報道任務更重了。孩子正上幼兒園,因為沒有老人幫助照看孩子,兩會期間最頭痛的就是需要擠出時間把孩子接到報社,讓孩子在報社陪著我們一起報道兩會。記得開會第一天,我們夫妻二人忙活起來竟然忘記去接孩子,晚上6點,老師突然打電話問:“你們出了什么情況了嗎?怎么還不來接孩子?全園就剩下你們這個孩子了。”我急忙開車趕過去,幼兒園的傳達室里老師和門衛爺爺陪著孩子,一共3個人就等著我呢。
我們的孩子最近兩年的兩會期間,基本上都要在辦公室臨時搭建的小床上睡覺,等爸爸媽媽下班。全家付出,確實挺大,但12年來,讀者的認可讓我們的內心感覺很值得。
這么多年一起報道兩會,已經成為我們夫妻的習慣,每年我們夫妻二人報道兩會,有一個小習慣:就是比一比誰發的稿多,誰的稿件產生了影響。每年兩會期間我們夫妻見報的稿件總量,基本保持占到全報社報道小組總稿件的三分之一,甚至還多。
2015年大連兩會,我們夫妻二人合作通過官方微信和微博這種新媒體形式對兩會進行集中報道,通過這樣一種新穎、便利的表達方式,讓更多的人暢所欲言、走進兩會,也使得兩會的報道更加立體化,宣傳效果更加明顯。(作者單位:《大連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