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瓊
(安徽財貿職業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從2014年開始,由中國報關協會舉辦的報關水平測試將取代以往由海關總署組織的報關員資格考試,這意味著報關行業人才門檻標準將不再受限于是否取得報關員證,職業核心能力的高低將成為報關企業選人、用人的唯一標準。《報關實務》作為高職院校報關相關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承擔著報關從業者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任務。而以往該課程考核方式大多是參照報關員資格考試形式,以理論考試為主,無法起到對職業能力檢驗的目的。因此,順應市場選拔人才的標準變化,明確報關員職業核心能力,通過課程考核方式改革來推動和檢驗能力培養的效果。
報關服務是報關員代表所屬報關單位,通過自理或代理的方式,向海關依法辦理進出口貨物的申報、配合查驗、繳納稅費、提取或裝運貨物等一系列海關手續的過程。而報關核心職業能力的高低將決定著報關員開展報關服務的質量和效率。鑒于高職院校主要承擔的是初級報關從業人員的培養任務,參照《報關員國家職業標準》中的初級報關師(國家職業資格三級)職業功能,本文從職業專業知識、職業崗位能力及職業素養(職業道德)三方面對報關職業核心能力進行構建,見下圖1。

圖1 報關核心職業能力構建圖
以往傳統的報關實務課程考核多基于報關員資格考試形式,以終結性考核為主,是單純理論考試加以單項技能的考核,并不能真正意義地實現對學習者能力、學習過程及學習態度的檢驗,往往流于一種形式。因而,要實現課程教學的職業能力培養目的,必須改變傳統的考核方式,將過去的終結性考核轉變為過程型考核,這樣才能真正調動學習者全程可持續學習的熱情和動力。然而,過程考核的考核效果要實現則需首先建立基于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符合課程教學規律的職業崗位工作任務作為考核內容。職業崗位工作任務設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將決定著過程考核改革的實施效果和意義。筆者在與報關行業企業專業人士溝通、通關現場調研及結合多年課程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嘗試性地構建了以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為目的的職業崗位工作任務,并以此為基礎開展過程考核改革。具體工作任務見下表1。

表1 職業崗位能力對應的崗位工作任務設置
過程考核實施應具有計劃性。課程教學開始之前,教學實施者就應合理安排授課時間和考核結點,并提前與學習者溝通,給予其準備的時間。是否有足夠時間準備決定著被考核者在考核過程中的發揮情況。比如,在報關方案設計的考核中,筆者采取的是請被考核團隊隨機抽取案例,利用一周時間完成相應的方案設計,并用PPT的形式進行展示,重點考核學習者對被申報貨物的準備判斷及對作業過程的分析描述。如果對考核任務沒有提前布置和安排,那么考核對象將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完成考核或考核效果不理想,那么此過程考核就失去意義。
過程考核的方法應具有多樣性。要實現相應職業能力的培養目的,必須針對性地設計相應的考核方法。比如對專業知識的考核,可以采取知識競賽的方式;對報關方案設計的考核,可以采取PPT現場演示的方式;對報關核算、商品歸類及現場作業的考核,可以采取現場模擬的方式。在考核過程中,可以用項目團隊的方式來考核,也可以采用個人完成的方式。
過程考核的情境設計應具有真實性。教學過程與真實企業情境的契合度將決定著人才培養的市場效果。因此,在考核內容上應采用真實的企業案例和素材,比如,進出口商品歸類的考核中,以往教學中多使用的是報關員資格考試的縮略版《進出口商品編碼》,而企業報關員采用的工具書卻是比編碼書厚幾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兩者相比,稅則的查詢更復雜。考核過程中應訓練學生使用真實的工具書完成相應商品編碼的查詢,則更能起到對學生職業能力的鍛煉。
過程考核的評價方式應全面性。過程考核中除了對能力的考評外,也必須添加職業素養的考評,這樣才能實現對被考核者(團隊)全面客觀的評價。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以將每次過程考核的評分進行折合成課程總成績的70%,剩下的30%則為職業素養評分。職業素養評分可包括出勤情況、學習態度、團隊協作、團隊貢獻度等內容。
過程考核實施中應兼具公平性和及時性。要實現對被考核者的激勵,則一定要保持考核過程的公平,這就需要確立考核對象對考核主體的認同。比如,采用人機對話方式來完成專業知識的考核;報關方案設計PPT演示由教師和其他項目團隊共同評分;進出口商品歸類、現場作業這樣技術性比較強的考核項目,可以邀請海關專家及報關企業人員作為考核者。當然,考核結果出來后一定要及時公布,并給予被考核對象提出異議和申訴的權利。
過程考核比傳統考核方式實施起來要復雜且更耗時,如果學校未有相關政策給予改革實施者認同和鼓勵,則很容易降低教師考核改革的動力和激情。并且有時過程考核項目需要邀請企業專家來參與完成,這些都需要資金的支持,學校是否能夠提供財政支持將影響著改革的效果。
過程考核需要對考核內容、實施過程進行設計,只有兼具教學經驗和企業工作實踐的教師才有能力勝任。因此,此項改革需要改革者具備雙師型。同時,改革工作量非常大,實施起來也很復雜,單靠一個教師很難完成,這就需要有一個課程教學團隊來共同完成設計、考核及評價整個過程。
能力的考核只有在接近真實企業工作場景下才能更好完成,因此,改革實施的前提是課程下有完備的校內外實訓基地。校內實訓基地的軟件和模擬場景能實現對專業知識和單項技能的考核;校外的實訓基地實現對職業綜合崗位能力的檢驗和考核。
[1]汪海青.報關實務[M].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1,8.
[2]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報關服務作業規范[M].中國海關出版社,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