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燕
Point
本文從審計準則的隸屬模式、審計范圍、審計結果的處理,審計準則的產生與發展、制定機構與約束力、目標、結構體系和內容等方面對比了,并分析了造成民間審計準則差異的原因,啟示性的提出加強我國審計事業的建議。
審計準則的制定和頒布,是對審計工作的基本行為規范,為審計的效率提高提供了必要條件和重要保證,是衡量和評價審計工作質量的依據。但審計準則在不同國家顯現出不同的特征,隨著經濟日益國際化,各國必須在審計事務的處理上采用國際化標準,建立規范且適合的審計準則。真正意義上的審計,美國比中國早好幾十年。同時不同的環境下也讓美國審計準則與中國審計準則有所區別和聯系。通過對美國民間審計和政府審計的特點以及作用進行觀察和分析,對中美審計準則進行比較研究,找到我國應該充分學習和借鑒美國審計中的先進經驗,從而推動我國審計的展開。
(一)審計機構的隸屬模式、審計范圍、審計結果的處理
從下表可以看出,中國國家審計的對象范圍比美國要廣。但在審計力度和及時性上,美國審計總署強于我國,其審計工作范圍包括了聯邦政府在世界各地的活動。
美國自1945年《立法機關改組法》頒布后,誕生了績效審計(3E)。20世紀70年代“3E”開始標準化,1972年,美國審計總署根據立法所賦予的權限,制定了《政府機構、計劃項目、活動和職責審計準則》,它規定審計內容分為三部分:一是財務和合規性審計;二是經濟性和效率性審計;三是項目效果審計。如今“3E”審計是美國審計工作的絕對主流。
(二)民間審計準則比較
麥克森與羅賓斯案件:1938年,美國紐約發生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案件——麥克森·羅賓斯公司倒閉事件。
羅賓斯公司的財務報表有兩個方面存在問題:
第一,羅賓斯藥材公司中的制藥原料部門,原本盈利率較高,但該部門卻沒有現金積累,流動資金也沒有增加,這很反常。該部門反而利用管理者重新調集資金再投資,從而達到維持市場的目的。
第二,公司董事曾經要求公司減少存貨金額,然而公司存貨反而增加了100萬美元。困惑不已的湯普森公司立即表示,如果公司管理者不提出表明制藥原料存貨實際存在的證據,就拒絕認購300萬美元的債券,也不再予以貸款,并請求官方協調控制證券市場的權威機構——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立案調查。
調查人員對該公司經理的背景進行調查,發現公司經理其同伙過去就是詐騙犯,他們在假名的掩護下混入公司并且爭取到管理職位。他們將同伙派往財務部門的主要崗位上,并相互勾結,利用公司內部控制的不完善,貪贓枉法,給股東和債權人帶來巨大的損失。

?

?
這一案件大大地沖擊了社會和審計行業,一個重要的課題擺在人們眼前,即如何保障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和專業素質,并在審計工作中有明確的指導規范,以保證審計工作質量。于是,這就催生了審計準則的制定。麥克森·羅賓斯事件向審計報告的讀者說明了審計人員的作用及其職能范圍,對審計準則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在美國和中國民間審計準則存在差異的原因是多樣的,本文將從經濟體制、經濟發展水平及外向型程度、法律環境和文化環境等四個方面來分析存在差異的影響因素。
1、中美的經濟體制明顯不同,以致審計需求方向不同。在美國推行競爭性市場經濟,中國實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美國比中國公有化比重小,政府在資源配置上的投入小,且證券市場發達。美國企業證券籌資比重大,中國企業借款籌資比重較高。美國的民間審計準則的目標注重滿足多元化的私人投資者,而中國的民間審計準則的目標在于維護國家利益、公眾利益。
2、經濟發展水平及外向型程度不同,則審計發展速度不同。美國經濟發達,對外貿易量大,特別是跨國公司的發展。再者,美國早于中國出現了有關合并會計報表、外幣業務核算、外幣報表的換算、國際轉移價格等方面的審計,則加速了其民間審計準則內容的深化和拓展。經濟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審計有了跨越性的的發展,特別是在加人WTO后,注冊會計師行業面臨的將是更多的國際業務,面對的的將不僅僅是國內業務約審計風險,更多的將是國際業務的審計風險。
3、法律環境不同,審計準則依據就不同。1896年,紐約通過第一個會計師法,使公共會計師得到法律上的承認。同時美國吸取經濟大危機的教訓,1933年《證券法》,1934年《證券交易法》,以法律的形式對企業進行強制性審計,鞏固了民間審計的地位。而在中國,1930年《會計師條例》,才確定了會計師的法律地位,1984年《關于成立會計資詢機構的通知》,才明確了注冊會計師應該辦理的業務。相比在大眾法律意識強、人們支持AICPA工作、AICPA也會自覺依法辦事和審計工作質量高的美國,中國目前法律法規意識較低,大眾對CPA工作的不理解。因此,在中國,民間審計工作質量較低、風險較高,改善法律環境、加強法律意識的需求十分迫切。
4、文化環境不同,審計基礎環境就不同。在崇尚個人主義、社會結構松散的美國,民間審計管理上強調專業導向、行業自律,民間審計準則的制訂和實施強調靈活性、指導性。而在重視社會組織秩序中國,民間審計管理上強調立法管理,具體由政府與民間團體共同管理;民間審計準則的制訂和實施上,強調強制性、規范性、統一性。但是在美國,中國CPA的專業水平、民間審計職業的社會地位不如美國,會計師事務所規模也較小,抵御風險的能力較弱。
通過分析比較中美兩國的審計準則,我國應借鑒美國的優質經驗,通過健全審計準則相關法律制度,完善內外部環境;獨立監管與行業自律相結合;提高審計透明度,加強信息化;加強審計質量控制工作等措施來完善中國審計準則,切合國際發展,促進我國經濟全面可持續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