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敬志
Point
孫玉秀,山東鄒城市人,魯南“平派”嗩吶的代表人物。曾任山東省歌舞團獨奏演員,1959年應上海音樂學院院長賀綠汀之邀赴民樂系任教。后因故離職返鄉(xiāng),此后一直在鄉(xiāng)間從事嗩吶演奏。1992年在文化部主辦的“‘朱載堉’杯嗩吶邀請賽”中被授予“民間嗩吶演奏家”稱號。其演奏的《哭長城》、《集賢賓》、《夜看人》等13首曲目和《孫玉秀生平》被輯入1994年8月文化部部署出版的《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山東卷》。
孫玉秀出身于嗩吶世家,自幼跟隨其祖父(孫余成)學習吹奏嗩吶,對傳統(tǒng)“平派”嗩吶的演奏技藝和曲目得以掌握,其后的演奏實踐中他不斷追求,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成為了“平派”的代表人物。筆者認真研究過一份孫玉秀老人吹奏的《哭五更》(又名《哭長城》)的音像資料,。樂曲共由五人演奏,從中透視出孫玉秀老人在演奏方面的一些藝術特點。
新創(chuàng)作的嗩吶曲,風格比較統(tǒng)一,樂曲結構大部分由引子、慢板、快板構成。經(jīng)過慢板的鋪墊,快板部分大多嘹亮、激昂。孫玉秀的演奏與此完全相反,他的音量不大,演奏風格以精巧含蓄見長。表面上看,給人感覺他的演奏幾乎不費任何氣力,但是實際上所帶來的藝術震撼力是很大的。這種“四兩撥千斤”的演奏風格,正是他的特點所在。
孫玉秀的演奏基本可以扣住平派嗩吶的一個“平”字。
平派嗩吶的旋律走向與地方方言非常相近。鄒城地區(qū)方言特點也可以用“平”字概括:聲調沒有太大的起伏,音系特點主要是沒有翹舌聲母【zh】、【ch】、【sh】、【r】。音調方面,雖然陰、陽、上、去4個聲調齊全,但是很少用到上揚型聲調。
平派嗩吶發(fā)音語言性強,注重模擬人聲。孫玉秀非常善于氣息與嘴唇的結合,二者配合非常精巧,給人感覺輕描淡寫卻又干凈利索。
他的演奏技巧非常內斂,音量不大,慢板基本不用吐音,柔弱無力的凄慘情緒油然而生。
用文字描述嗩吶聲音的時候,人們經(jīng)常使用“嘀嘀嗒嗒”這個象聲詞,雖然籠統(tǒng),但是可以通過這個詞看出,民眾對嗩吶聲音的概念是宏亮、具有顆粒性。孫玉秀的音色并不是這樣的特征。樂曲模仿人物哭訴的悲腔演奏段落中,孫玉秀的吹奏細膩婉轉,氣息方面收放自如的運用以及口腔內部精確而適當?shù)呐浜?,使得音準的控制很少借助按孔,手指在指孔上的動作非常小。對于哭腔的模仿,孫玉秀演奏的非常形象,當?shù)厝艘宦牼湍苈?lián)想到婦女在嚎啕大哭時的腔調。
他的高、中、低三個音區(qū)的音色非常統(tǒng)一,不虛不燥,轉換自如。發(fā)音委婉圓滑沒有棱角,以氣帶聲、聲情并茂。手指活動幅度很小,沒有花哨動作,僅僅起到輔助發(fā)音的作用。常使用一些巧妙而適當?shù)陌胛婊蛱撐嬉艨?。不光能夠控制音量,而且能夠協(xié)調音色。
咔音技巧是嗩吶中常見的技巧,所使用的樂器當?shù)厝朔Q作“口彌子”。演奏者用嗓子吟唱曲調,用氣息帶動“口彌子”發(fā)出聲響。模仿的形象非常逼真,在模仿人聲的時候,聽眾甚至能夠直接聽出演奏者所模仿的語言。孫玉秀的演奏,在模擬人聲、雞叫時,全都不用“口彌子”,而是用嗩吶。嗩吶模仿的效果不如“口彌子”逼真、直接。但是,孫玉秀的模仿卻讓人感覺生動、鮮活。就像朦朧的中國畫,輕描淡寫的兩筆,還未書完,意韻卻已滿溢于紙上。
沒有花哨的技巧,沒有嗩吶演奏中經(jīng)常使用的各種“道具”,沒有夸張的表演方式(孫玉秀在演奏時,幾乎沒有任何肢體語言)。這種平淡的表演方式背后充分說明了他扎實的吹奏功底。

孫玉秀的氣息控制,非常輕松自然,不落痕跡,給人感覺他的嗩吶幾乎很少用氣,但是仔細觀察他的演奏,可以發(fā)現(xiàn),他的氣息控制已經(jīng)達到了一種非常自然的境地,像太極拳一般柔中帶剛,其中顯現(xiàn)出的深厚功底也是讓人嘆為觀止的。
1、他可以在一個音孔上,靠氣息控制和嘴唇的配合做出三度的滑音,這一點看似輕松卻需要深厚的氣息控制能力。嘴唇的配合方面,在低音時需要唇部肌肉放松,氣向下送。高音區(qū)反之。嘴唇對哨子的施力越大,氣息的力度越要到位。這一連串的動作,是在一個極短的滑音之內完成,這種嚴密精巧的配合是孫玉秀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所磨練出來的。
2、低音有時用踏氣吹法,吹出比筒音低二度的2。(此曲系筒音作3)送氣松弛自如,力度不強,音色不硬,揮灑自如。還有大幅度的跳音從6到高音5的吹奏。
3、他的氣頂音,能夠自如的吹出一個七度的大跳,這就需要深厚的氣息功底與指、唇、的完美配合。
4、哭腔部分的模仿主要是運用氣震音,震幅很大,且不規(guī)律,完全模仿人聲的特點??蘼暤某槠亲齑轿⑿〉氖湛s動作,配合手指的滑動,這種滑動幅度非常小,幾乎不離開嗩吶孔。
哨片是嗩吶的一個構成部分,應該不將其歸到演奏特點的范圍。但是孫玉秀先生的很多發(fā)聲特點是與他特殊的哨片構造相關聯(lián)的。
他的發(fā)音松弛通透,因此哨片的材質應該較軟。他的大跳非常自然,并且不借助按孔的作用,由此可以推斷,他的哨片,哨面應該較之其它要大一些。這樣振動體面積增大,可以控制的音高范圍也隨之增大。
按照現(xiàn)在學院派的評價標準,孫玉秀的嗩吶聲音不夠洪亮厚實,音準過于游離。但是他的演奏在百姓當中卻非常受歡迎。老百姓在他的嗩吶中聽到的是活生生的生活再現(xiàn),音樂素材來自于地方化的音樂形象。旋律走向與地方方言非常接近,語言的音高通過他的嗩吶進一步的夸張,并經(jīng)過藝術渲染顯得尤為的親切?!耙舨粶省狈炊蔀榱怂囊环N特點,他對聲音的描摹沒有任何束縛的框架,是對語言,對生活最直接,最貼切的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