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扶卷(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728)
煉化裝置大修改造項目實施進度檢測架構的探討
王扶卷(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728)
項目進度管理在大修改造項目中是最基本的工作之一,通過有效的進度檢測體系及時掌握現場的進展情況有利于合理調配現場資源,確保現場進度受控。本文簡述了煉化裝置大修改造項目近幾年工作量的變化趨勢,大修工期要求短以及同步實施改造項目的增加帶來進度失控的風險增加;淺析了大修改造中常規進度檢測方法應用于大修改造項目的優缺點,通過對大修改造項目進行分解,摸索出基于信息化系統的大修改造進度架構體系,并在實際工程項目中得到應用。
大修改造;進度檢測;架構
目前,我國石化生產裝置的大修已從過去的“一年一修”逐漸過渡到“三、四年一修”,設備檢修的深度要求越來越高[1],以及利用停工機會實施的改造項目將越來越多,協調管理難度越來越大,進度失控的風險進一步增加。國際上廣泛采用的衡量工程項目進度的主要方法有贏得值法、S曲線法、鋒線法等[2],以及針對大修改造而采取的開完工率統計、實物工程量統計、關鍵項目數據統計等,因大修改造工期短,這幾種方法在大修改造項目中均未得到較好的應用。因此,需建立適用于大修改造項目的進度檢測架構,以便管理者掌握項目的實際進展情況,及時協調指揮,保證大修改造項目的有序進行。
大修改造項目包含檢修、設備更新、檢修期間同步實施的技術改造、開停工等方面的工作內容。大修改造項目分為以檢修為主、以改造為主、檢修與改造均衡三種形式。根據2012-2014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廠停工及多系列停工的大修改造項目中,停工期間同步實施的改造項目費用總體上是檢修項目的2-2.5倍,2012-2014年均有企業停工期間實施改造項目費用超過10億,呈現逐步增多的趨勢,大修改造按計劃完成的難度逐步增大,對于進度的控制要求越來越高。
2.1 開完工率統計
開完工率是大修中最常用的一種施工進度檢測方法,以檢修項目數為單位進行統計,方法直觀、簡單,適合常規大修項目。缺點是大部分檢修項目集中在檢修中后期完工,進度統計前期、中期進展緩慢,后期進展加速,難以反應現場真實的進度。該進度檢測不涉及設計及采購的進展,不適合改造項目進度的統計。
2.2 工程量統計
對檢修項目按動靜設備、電器、儀表等進行專業分類統計完成實物工程量,能完整細致的反應實施整體進展情況,同時適合檢修類和改造類項目的實施進度統計,2011年某企業在大修改造中應用了此統計方法,難度較大。此統計方法要求按規則統計并按時匯總數據,耗費的人力較大,對于未進行數據統計規劃的企業很難做到。數據量大后,沒有數據處理中心進行數據匯總分析,難以為決策層提供有效的數據信息。
2.3 關鍵項目統計
針對大修改造項目,管理層傾向對關鍵項目的設計、采購、施工等進度進行控制,便于數據統計分析,關鍵項目的進度可以作為整個大修改造項目進展的參考,在大修改造項目中應用較多。在實施過程中,關鍵項目能得到充足的資源配置,進度能得到保證,而非關鍵項目由于未能及時統計分析,資源配置不足,可能變成關鍵項目,拖延工期,影響大修改造整體進展。
進度檢測是在項目工作分解結構的框架下,利用權重體系,采用自上而下分解和自下而上匯總的方式,計算出項目任意作業、專業、階段乃至總體的進度的方法[3]。大修改造項目進度的檢測,要求涵蓋全面、統計格式簡單、在不增加現場統計工作量的情況下最大限度的統計現場真實數據等。那么,需要對常規的進度檢測進行綜合,彌補不足,同時也抓住關鍵子項目。在近四年的大修改造項目管理中,通過總結,對大修改造項目進行分解,制定了基于信息化系統的進度檢測架構(如圖1),規范現場數據的采集,在實施中對施工進度檢測進行了應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并推動了大修改造信息化系統的建設。
3.1 架構的特點
該進度架構包含了大修改造實施的全部內容,主要分檢修與改造兩大類,有效區分了檢修與改造數據統計思路不一的地方;分一般與重點,一般項目按項統計完成率,對重點檢修項目按控制點進行統計完成率,重點改造項目按專業進行統計完成率,達到既能有效控制重點項目,又不完全分專業統計,減少統計工作量;引入加權系數,進一步明確大修改造項目不同子項目、不同專業的重要性,便于有效統計與控制。
3.2 總體進度計算
總體進度A=λB1×B1+λB2×B2
B1、B2的進度計算圖1中均列出相關計算公式,可將現場收集的數據輸入計算機,通過公式直接計算出相關進度數據加以分析。
λB1、λB2——檢修與改造的加權系數,可按計劃費用之比取值。
λc1、λc2——重點檢修項目與一般項目加權系數,可分別取值為0.5、0.5。
λDa3、λDb3、λDc3——設計、采購、施工加權系數。如只想統計實施階段進度,λDa3和λDc3的取值為0;如統計大修改造全過程,可分別取值為0.2、0.6、0.2。
λnα、λnβ、λnγ——設計、采購、施工工作量按專業分類加權系數。

圖1 大修改造項目進度架構圖

表1 部分日期進度計算表
3.3 總體進度架構的應用
該進度架構的應用需要借助計算機輔助工作,企業建立大修改造信息化系統,同時要求各參建(檢)方在統一的信息化平臺上工作,按規定格式提供數據,然后通過計算機自動處理計算出施工的進展情況。應用該進度架構統計某企業大修改造項目施工階段進度,如表1,λDa3和λDc3的取值為0,該項目的一般改造項目較少,λc4取0。繪制而成的S曲線圖較符合現場實際進度(如圖2,圖中總體施工進度包含了停車前的預制完成工作量),統計過程中亦比較方便。

大修改造項目實施工期短,一般在30-60天,實施難度高,作業面深度交叉,短時資源需求高,不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進度易失控,易發生搶工期現象,對現場的安全、質量等帶來嚴峻考驗。因此,在資源投入有限的情況下,采取合理的進度檢測手段,及時準確的掌握現場情況,發生偏差時及時糾偏,使資源得到合理配置,確保進度受控。本文推薦的大修改造進度架構可為大修改造項目工作結構分解提供參考,施工過程的進度檢測在實際工程項目中得到了應用,能真實完成的反應現場的施工進展情況,當進度出現問題時能實時的反應出進度失控的點。該進度架構尤其適用于大修期間同步實施改造項目多的大修改造項目,且該架構以信息化為基礎,方便大修改造信息化管理系統的開發。
[1]喬憲一.提升煉化裝置大修改造工程管理模式探析.石油化工設計.2012,29(1)61-64.
[2]吳春誠.大型工程項目進度評價研究.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5(5):127-129.
[3]劉衛東.進度檢測體系在EPC工程項目中的應用.項目管理技術.2011,9(8):69-73.
王扶卷(1984-),男,2006年本科畢業于北京石油化工學院過程裝備與自動化專業,工程師,現主要從事于石油化工工程項目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