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西安石油大學,陜西西安 710000)
水驅稠油油藏注水效果評價
王睿(西安石油大學,陜西西安 710000)
本文闡述了曙1612塊的基本地質情況及目前注水開發現狀,并對區塊的綜合含水、存水率、含水上升率、水驅采收率等指標進行分析,分析表明曙1612塊水驅采收率較高,綜合含水控制較好,開發方案合理,開發效果較理想。對油藏的水驅效果評價對于深化油藏開發規律認識,預測開發變化趨勢,制定下步開發調整方案具有重要意義。
水驅采收率;含水上升率;存水率
曙1612塊位于遼河凹陷西斜坡中段,構造上為一北西向南東傾斜的單斜構造,構造形態平緩。上報含油面積1.55km2,地質儲量631×104t。
曙1612塊大凌河油層儲層物性好,屬高孔高滲儲層,平均孔隙度26.1%,滲透率4.563μm2;原油類型為中質稠油,原油密度(20℃)0.9571g/cm3,地面脫氣原油粘度(50℃)354.36-904.04mPa.s。
曙1612塊1980年9月注水開發,通過歷年調整,該區目前為不規則近似七點法井網,井距150-200m。截至2014年12月,區塊共有油井64口,水井10口,累計產油274.2264×104t,累計注水827.3594×104t,累積注采比1.06。
3.1 水驅采收率分析
結合油田實際情況,根據童憲章提出的水驅油藏含水率、采出程度和采收率之間的關系模型:
Log(fw/(1-fw))=7.5(R-Rm)+1.69
式中:Rm—采收率,小數;
R—采出程度,小數;
fw—綜合含水,小數。
按上式繪制童氏圖版,將區塊實際數據標繪在圖版上,預測該區水驅采收率可達43.8%。
3.2 綜合含水率
隨著生產開發方案的不斷調整,該區的綜合含水率是在不斷變化的,由此綜合含水率與采出程度關系曲線看出(圖2),該斷塊的生產開發方案合理的,每次的調整效果明顯,均很好地控制了含水率的上升,生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圖2 斷塊綜合含水率與采出程度關系曲線
3.3 含水上升率
根據童憲章提出的統計模型,含水上升率的計算公式如下:
f’w=20.1fw(1-fw)
式中:f’w—含水上升率,小數。
利用上式可以繪制出該區含水上升率的理論圖版,根據曙1612塊注水開發的實際生產情況,我們繪制了該塊含水率與含水上升率變化曲線(圖3)。
圖3 含水上升率變化曲線
通過含水率與含水上升率變化曲線可以看出,含水上升率值絕大部分低于理論值,表明區塊在歷年所開發過程中所采取的各種措施有效,含水控制較好,開發效果理想。
3.4 注水利用率
從改區塊存水率曲線分析,開發前期地下存水率穩定,保持較高注水利用率;后期呈近似線性遞減,有注有采,注水見效,表明了在該區塊所實行的注水開發方案是正確的,實際的開發效果要比原規劃方案還要好。
圖4 斷塊地下存水率曲線
曙1612塊水驅采收率達到了43.8%,高于國內砂巖油藏注水開發采收率的平均水平32.6%。通過對綜合含水率、含水上升率、注水利用率的分析表明,曙1612塊的注水開發方案是合理的,綜合含水控制較好,開發效果理想。
[1]張銳.應用存水率曲線評價油田注水開發效果[J].石油勘探與開發,1992.19(2):56-58.
[2]王洋,王建,徐寧蔚.蘇北低滲透注水開發油田開發效果評價[J].油氣藏評價與開發,2011,5(1):35-39.
王睿(1993-)男,遼寧盤錦人,2012年9月考入西安石油大學資源勘查工程專業,目前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