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伯圖
“圣人抱一,為天下式。”《道德經·第二十二章》(式:規范,樣式——解自《康熙字典》)。
太極拳自創始人陳王庭開始,歷代高師為使自己一身的絕世武功不致失傳而在慧眼擇選高徒時都不約而同對入門弟子有一個聽起來匪夷所思的要求:“進門先站三年樁”。這里所說的“樁”多數都是指混元樁,既兩臂環抱于胸前雙膝微曲身體直立保持靜止的外形樁式(限于篇幅對樁功規范要點不做詳細描述,百度上有詳盡資料可查)。大師們既然能要求弟子按照這個要求去做,他們自己自然也是這么做的,推而廣之,他們初入太極門的時候他們的先師一定也是這么做并且對他們提要求的;而且,不單單是太極,幾乎包含所有的內家外家拳種,無一例外都把站樁作為學習武功最基本又最當緊的基本功法,放眼望去,少室山、武當山、峨眉山等以武揚名的佛家道家清修之地幽靜深邃的峽谷中在晨曦的微光里站滿了閉目修煉紋絲不動的站樁之人,并且在時間上要達到兩個小時(一個時辰)以上的時間保證,這是為什么?這種契合了老子所說的“抱一,為天下式”的樁功功法究竟暗藏了何種宇宙玄機?
大師們要求弟子們站樁的初衷是為了武功的進境打好扎實的基礎,孰知在武功進境的同時身體的狀況也達到了趨于完美的狀態,本文要著重論述的也正是后者形成的自然機理。“生命在于運動”,一般人認為,運動運動,就一定要動,外形一動不動叫什么運動?靠這種看起來很不靠譜的方式打好武術基本功并且成為武林一代宗師同時又能夠讓習練者延年益壽,怎么想也想不明白二者有什么關聯,有的人甚至因為不相信而不屑一顧。其實,這是把“運動”的概念固化了甚至僵化了的評判,運動每時每刻都在那里,須臾都沒有離開過每個活著的人,只是存在主次、內外、虛實、上下等等各種既矛盾又統一的不同狀態而已。“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毛澤東的詩句用唯美的文學表述講出了即便你坐著不動你也在宇宙的空間中飛速地運動著,況且你忘了你身體里的各種臟器、體液、氣息等等也都沒有片刻消停,所以怎么能說站樁是“一動不動”呢?
在站樁的過程中,外形的相對靜止誤導人們忽略了體內的微觀運動的重要性,以為心臟的平穩跳動、肺臟的均勻呼吸、臟腑的自然揉化、血流的循環流動等等一系列臟器活動對鍛煉身體起不了什么作用,這是對“入靜”乃至“入定”狀態下的身體運動的重大意義還不了解所致,以至于放著偌大的一座金山不用而孜孜著眼于些微散碎銀子,在求取健康長壽的道路上常常事倍而功半而不得要領。
在《太極拳養生哲學之我見(二)》中曾簡述了“道法自然”的深刻道理,也就是說,最最符合人體健康長壽需要的鍛煉方式一定是最最符合自然規律的方式,太極拳就是這樣的方式,而站樁就恰恰是太極拳體系中養生內涵的核心樞要。
眾所周知,人體的五臟是生命的命門所在,“一個也不能少”,少一個就不能存活,而體魄的康健和精神的矍鑠全取決于五臟的狀態。在心肝脾肺腎這五臟中,只有肺臟可以接受人在清醒狀態時主觀意識的有限控制,例如有時限的憋氣、呼吸頻率的快慢等,其他臟器都不受人的主觀意志控制,例如,無論你意識或者無意識,生命體內的心臟都在一刻不停地跳動著,其他臟器的工作也是如此。
這些事關性命的臟器雖然不受人的意志操控,卻直接受人的活動的影響,劇烈的運動會加速心跳和加快呼吸頻率,飲水多了會加大尿液的容量,飲酒過量會導致肝中毒,都是不容置辯的事實。這樣一來問題就來了,難道人除了以平衡膳食,平靜心態,勞逸結合等注意事項消極地維護自己的臟器健康以外,就只能給自己的臟器帶來不好的、負面的影響,而不能用自身的努力來積極地幫助自己的臟器更加健康強壯從而順理成章地帶來健康長壽嗎?能,方法就是站樁。
按照站樁的各種規范站定以后,最關鍵的要領就是“意守丹田”、“凝神入靜”,其中對呼吸的要求最值得一提,就是“深細綿長”。既然人只能有限度控制自己的肺臟而控制不了其他臟器,那就用一種方式最大限度地把這種控制的良效發揮到極致,以達到波及影響全身臟器的積極效果。站樁呼吸除了給全身臟器帶來了柔緩得體的按摩以外,最重要的是隨著功夫的加深,呼吸的頻率會越來越慢,以至于最后達到了“胎息”也就是停止肺呼吸的程度,達到了老子所說的“反者道之動”、“復歸于嬰兒”的狀態。須知,胎兒在母腹中是不用肺臟呼吸的,剛剛出生的嬰兒的健康狀況是人的一生中先天最純凈的身體狀態,這種狀態下的各個臟器的活動都是絕對自然的活動,是“天然的”活動,也是每個人一生中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超越的巔峰狀態,以后的趨勢只能是走下坡路。用站樁這樣的功法帶領人們返回到嬰兒的狀態,讓體內臟器都在嬰兒般的純凈狀態中自然地運轉做功,隨之而來的身體狀況除了健康還能是別的什么呢?這也就是許許多多太極以及其他武術名家和持久研習樁功的人能夠祛病強身延年益壽得享天年的不二法門。
筆者習練樁功有年矣,只是從前務業不專,時斷時續,未能深刻體會感悟真諦。自2012年從事陳氏太極拳修煉以來,每日站樁不輟,從開始的十五分鐘慢慢增加到一個小時,從2013年開始已能站樁兩個小時并每天堅持不斷,幾乎已成為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所以才能有所感悟。惟愿同道之人能夠亦步亦趨,走上這條通往健康長壽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