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子棟
橋梁,指假設在江河湖海上,使車輛行人等能順利通行的建筑物。在不同時期,人們對橋梁的外形、功能有著不同的訴求,本著服務于人類的目的,橋梁逐漸也不局限于河海,山體、峽谷、島陸、公路上也開始出現橋梁的身影。而人們不再僅僅只考慮其用途,外觀在建設中所占的比重也慢慢增多。
中國橋梁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中國古代,中國近代,中國現代三個時期。中國古橋的出現最早可追溯到春秋,之后的秦漢到唐宋,再到明清都在前代的基礎上發展了本朝的橋梁建筑,從而為近現代橋梁的發展提供了可靠依據及堅實基礎。在這個過程中橋梁也經歷了用處的多元化、與社會的契合度和服務對象不斷豐富的歷程。這些變化不僅很好地反映了各個時期經濟發展水平,也鮮活地呈現了橋梁本身的變化和成長。
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很久以前我國的科技文化水平就處于世界領先的地位。因為廣袤的山河和秀麗的景色,我國古代的橋梁也充斥在錯綜復雜的地理條件下,數量驚人,類型眾多。其中著名的有北京盧溝橋,河北趙州橋等。從發展的過程來看,中國古橋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一)起步階段
主要包括西周、春秋時期。這個階段是橋梁的創始時期也就是橋梁的出生期。它不再是原始時期的獨木類型,而是出現了梁橋和浮橋。這一階段因為生產力水平發展較為落后,橋梁多出現在地勢低,水勢小,河體窄的地方,因為科技的限制,橋體設計也非常簡單,幾乎無任何加工,所以橋梁只負擔著人造通道的任務。
(二)初步發展階段
秦漢時期為主。這個階段是古橋梁的一個小的轉型期。從單純的木質結構發展為磚石結構。秦漢經濟發展迅速,因為鐵器的出現,工農業較之前也達到更高的層次。這也造成了在橋梁的制造上,出現了不同的構件形式,類如石柱石梁等。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拱券結構,促成石拱橋的出現。至此為止,中國古橋已經的到了極大的發展,因為石拱橋對比以前的木橋而言,壽命更長,維修次數更少,使其在美感上、實用性上都具有革命性的意義。
(三)發展璀璨階段
以唐宋為主體,包含隋朝和五代在內的歷史時期。這一階段是我國古橋建設的輝煌時期。因為唐宋國力更加強大,統治時間久,和平發展的軌跡更長,社會生產力發展更為進步,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強盛的國家,所以為橋梁建筑的發展提供了各種各樣的有利條件。而又因為當時經濟中心南移,橋梁更多地出現在水系錯綜復雜的地域。經濟和技術的進步,促進著橋梁不斷發展,這也使橋梁的設計更有針對性和實用性。
(四)飽和停滯階段
包括元朝在內的明清時期。這一階段橋梁技術較之前的朝代并無明顯進步,因為清朝特殊的歷史時期,內憂外患,我國橋梁的發展出現了停滯。
(一)近代主要包括晚清到建國時期。晚清的腐朽制度和落后的生產力,導致當時的中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全面落后于西方。當今中國版圖尚存的很多橋梁是當時八國侵華時所留下的,如德國造的濟南黃河鐵橋,俄國造的哈爾濱松江大橋,日本造的沈陽渾河大橋等。雖然在上世紀30年代,我國所編制的杭州錢塘江大橋工程方案贏得其設計權和監造權,卻因為落后的經濟水平,由英、德、丹麥等國的公司取得了施工權。
建國前,我國交通條件落后,公路橋梁主題為木橋,而且不能保證按時修理,所以又舊又破甚至報廢。值得一提的是,在解放前艱苦的條件下,我國也出現了幾座鋼筋混凝土懸臂橋梁,由趙祖康先生組成的這支隊伍后來成立了上海市政工程學院。而所有影響我國橋梁發展的惡劣條件直到新中國成立后才慢慢得到改善。
(二)現代橋梁
1.初步學習階段:新中國成立初期因為美國的經濟和文化封鎖,我國的主要技術學習主要來自于蘇聯的幫助。當時我國派出留學生去學習蘇聯的預應力混凝土和鋼橋技術。在蘇聯的幫助下,我國成立了多支建橋的設計院和和規劃局,為我國之后的橋梁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可喜的是1952年我國建設了第一座長江大橋--武漢長江大橋,使我國橋梁的發展邁出重要的一步。
2.緩慢發展階段:文革時期,國民經濟遭受嚴重破壞,建橋所需要的材料和技術匱乏。在此社會條件下,出現了以磚、泥為主體的圬工橋形式。這一階段我國橋梁的發展并沒有實質性的進步,而且不可否認的是,承載力弱和壽命短是圬工橋不能擺脫的缺點。
3.快速發展階段:改革開放的浪潮帶動了中國經濟,我國橋梁發展出現了發展的高峰,多種橋梁形式的運用逐漸自如普遍起來。擁有拉索防腐系統的斜拉橋,采用節段預制懸臂拼裝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鋼構橋,新型的鋼管混凝土拱和無風撐的下乘式系桿拱橋等等。從90年代起,我國橋梁進一步發展,如1991年開工1993年完工的上海楊浦大橋成為了當時世界斜拉橋跨度之首,1992年開工1995年完工的汕頭海灣大橋也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座現代意義的懸索橋,拱橋方面有四川萬縣長江大橋,鋼橋里的九江長江大橋更是繼武漢長江大橋和南京長江大橋之后一個新的里程碑。
4.未來展望時期: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也出現了像長江隧橋,蘇州長江公路大橋等等舉世矚目的橋梁,在我國的不斷進步下,橋梁的未來也一定會越來越好。
結語:我國橋梁的發展自古至今經歷了輝煌和低谷,但我們從不放棄虛心接受,學習進步,隨著社會的工業農業的發展,對橋梁的需求也將增多,這對我們的橋梁工作者和技術員提出了艱巨卻光榮的任務。雖然目前我國的橋梁建筑并不能屹立世界之巔,但我相信通過不懈的努力,我國的橋梁建筑遲早會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