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成龍
查面色知肝病
◎曹成龍
肝病是有另一種表現的,那就是臉色。通過觀察臉部膚色可以大概判斷出肝病病情的輕重,如果有面黃肌瘦、膚色灰暗等癥狀,就是已經顯露出“肝病面容”,必須立刻查診。
以前我的身體很健康,面容經常是白里透紅的,但自從去年調換了工作,又一直操心小孩的學業,時間一久感覺整個人出現了異常,朋友們都疑惑我臉色怎么變黃變憔悴了。老公以為我營養不良,想盡辦法給我補充營養,但依然沒什么改觀。
后來懂中醫的同事說,中醫里講“望而知之者謂之神”,意思是從面色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病象,像我這樣的面塵脫色泛黃,可能是肝病前兆,建議我去醫院檢查,以免耽誤病情。檢查的結果確實不樂觀,醫生告訴我患了乙肝。臉呈灰色,肝細胞可能是慢性損害且較嚴重,并且有肝硬化的發展趨勢。
若是臉色蒼白,就說明食欲較差,有貧血、營養不良的可能。
肝病面容一般表現為皮膚干枯,臉色發黑、灰暗,部分人的面部及其他暴露部位的皮膚還會出現色素沉著,尤其是眼眶周圍的色素沉著更為明顯。肝病面容多見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是肝病患者常見的癥狀之一。有的患者甚至出現“古銅色”面容;有的患者眼圈周圍灰暗尤其明顯,有點像“熊貓眼”;有的患者顏面部或鼻尖部出現細小的毛細血管擴張,好像纖細的網絡。
慢性肝炎、肝硬化病人由于肝功能受損,肝臟將膽固醇轉化為膽固醇酯的能力減弱,以致體內膽固醇酯含量減少,最終導致制造腎上腺皮質激素含量不足,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這些變化均可促使腦垂體功能紊亂,致使腦垂體分泌的促黑素生成激素增多,從而引起皮膚色素增加,膚色加深。
另外由于肝病患者的肝細胞呈彌漫性損害,肝實質變化壞死,纖維組織增生,肝臟的“滅活”能力下降,血液中的雌激素增多。過多的雌激素會降低肝臟對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使酪氨酸轉變為黑色素的數量增多,所以皮膚顏色加深。還有,患者肝細胞受損后肝臟的血液循環障礙,引起體表末梢血液循環不良,發生淤血,也是造成皮膚色素加深的因素之一。
特別提醒,臉色暗沉泛黃的乙肝患者,如果經過調養之后,皮膚依舊發黃,一定到正規醫院檢查病因,對癥治療。如果是黃疸引起的,一定要重視,因為黃疸的深淺也就代表了病情的嚴重情況。患者就診前不宜化妝,以免掩蓋癥狀,貽誤診斷。
(摘自《科學養生》2015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