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廷艷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 計算機科學系,貴州 都勻 558000)
實施雙語教學是本科院校培養具備國際視野、掌握國際通用語的應用型人才的重要舉措。高等院校實施雙語教學的總體目標是以專業教學為中心,以專業要求與語言能力的有機融合為目的,實現學科效益與外語效益的雙贏,培養復合型的適應國際化競爭需要的高素質專業人才[1]。目前西部民族地區由于學生的英語水平較低和師資不足等原因,雙語教學的開展還處于起步階段。民族地區高校開展雙語教學要根據專業特點,對課程進行系統的設計,改進教學方法,使教學效果得到真正提升。
1)教學目標不明確,盲目開展雙語教學。
民族地區高校雙語教學開展有盲從性,教學目標的制定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在開展雙語教學之前沒有對學生的英文基礎和學科基礎進行前期調查,選擇難度較大的課程進行雙語教學,造成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語言技能沒有得到提升,失去了雙語教學的意義[2]。
2)雙語教學過程不規范。
民族地區高校對雙語教學的進行方式及評價方式等問題沒有充分考慮到,教學缺少管理部門的管理和監督,沒有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指導整個教學過程,教師的教學凌亂[3]。
3)學生的語言能力較弱。
學生的英文水平直接影響雙語教學的開展,民族地區學生的英文水平普遍較差,用英文授課,部分學生有抵觸心理,采用傳統的授課方式,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生興趣,最后造成部分學生因為不能理解教學內容而放棄學習。
4)民族地區師資不足。
師資水平和師資隊伍建設是民族地區雙語教學發展的瓶頸,承擔雙語教學的教師要有豐富的專業課程教學經驗和較為深厚的英語功底。但在民族地區高校有國外進修經歷的教師很少,教師用英文講課的能力不足,表達不夠流利,無法對問題進行深入分析。
5)教學方法過于單一,教學資源不足。
民族高校在雙語教學中普遍授課方式是英文教材+英文板書+中文授課、英文教材+英文板書+中英文授課的方式。對大多數教學內容只是簡單地直譯,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不理想[4]。
在開展雙語教學時,課程的選擇至關重要。雙語教學適合普適性的課程,這些科目文化差異少,由于國際慣用英語,采用英語教學有直接準確的好處[5]。對于計算機學科而言,計算機的語言和操作命令都是以英文形式表示,許多計算機的軟件是英文版,并且計算機技術發展的最新動態、研究成果等相關資料都是使用英文來描述的,計算機學科適合于雙語教學。
在計算機學科中,Java程序設計是重要主干課,提高Java程序課程的教學質量,培養熟練掌握Java技術和外語的高級軟件人才,對學生就業具有積極意義。選擇Java程序設計課程作為雙語教學課程,對比其他計算機專業課具有明顯的優勢:
(1)Java語言的特性之一就是簡單易學。Java是一種衍生自C++的完全面向對象的程序語言。學生通過對先行課“程序設計基礎”和“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等課程的學習,已經對數據類型、表達式、程序流程等基本的語法有所掌握,并且具備基本的面向過程和面向編程的編程思想。選擇Java進行雙語教學,在教學內容上學生更容易接受。
(2)Java程序內容本身就是英文形式。在Java程序中大多數關鍵字和編程語句都是用英文編寫的,Java的開發平臺也是基于英文平臺開發設計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累了一定的計算機專業英語知識,為開展雙語教學提供了語言環境。
(3)Java的學習需要學生去查閱大量的資料,在Java的官方網站,Java的最新技術、最新動態、API文檔都是英文形式,這些內容為Java的雙語教學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
(4)學生有一定的英文功底。Java程序設計課程的開設安排在大三第一學期,學生通過大一、大二期間“大學英語”的學習,在英語詞匯量和語法上有了一定的積累,部分同學通過了CET4的考試,英文原版書籍的閱讀障礙較小。
Java雙語教學的首要目標是學科目標,讓學生掌握Java程序設計的基本語法、掌握Java的基本編程技巧,提高學生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其次是語言目標,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和寫作水平;最終目標是通過雙語教學讓學生更快更好地學習國內外先進的計算機專業知識,培養閱讀外文文獻的能力,提升計算機專業技術能力。
為確保雙語教學質量,學校應組織制定雙語教學課程管理辦法,明確規定雙語教學的教學形式、教學要求,制定雙語課程的任課教師的考核標準和獎勵機制。學校管理部門要加強雙語教學的管理,審核雙語教學的教學計劃,符合要求才能批準開課。在雙語教學過程中,教學部門加強督導,采用隨堂聽課、學生座談及試卷分析等方法予以監督,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反饋給任課教師,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為避免雙語教學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教學計劃的制訂尤其重要,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使雙語教學真正納入規范化管理的軌道,需要完成以下工作。
1)編寫課程的教學大綱和實驗大綱。
Java程序設計課程的特點是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著重對學生編程能力的培養。在課程開設前,對學生情況、課程情況做充分調研后,分析Java程序設計中每個章節教學內容的難點和重點,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明確每個學生必須掌握的理論知識、實際技能和基本技能;規定教學進度,合理安排教學學時和教學方法。對于Java流程控制、數組與字符串、類和對象、繼承等學生在先導課程中已接觸過的基本知識,學習內容難度不大,教學模式可以采用沉浸式,全英文授課的形式,讓學生融入雙語教學的授課環境,學會用英語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對于接口、異常處理、IO操作、圖形界面設計和事件處理等內容,屬于Java程序設計課程的核心內容,涉及很多新的知識點和編程技巧,學生只有深入理解課程內容后,才能運用到實際編程中。這部分學習內容有一定的難度,教學模式需采用維持式,同時采用漢語和英語進行授課,讓學生能夠掌握好授課內容,又能看懂英文教材,學會用外語來表達學科內容。
2)選擇合適的雙語教材,編寫實驗講義。
在教材的選擇上,應選用國外最新原版教材,這類教材中融入了計算機教學的最新理念,反映了計算機技術的最新動態。理論課程部分選用《Java大學教程(第八版)(英文版)》作為Java程序設計的雙語教材,該教材是Java語言的權威教材,教學內容編排合理,語言及學科知識難易適度,內容豐富,符合學校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教材中詳細說明了在Java中面向對象編程的基本理論及實用知識,總結出大量的面向對象編程技巧和經驗。
在實驗課部分,由于一般的雙語教材中沒有配套的實驗教材,而實驗部分是教學的重點環節,在實際教學中,按照Java程序設計課程章節的難易程度,綜合本校學生的學習能力,設計40個實驗案例,每個實驗案例由實驗目的、實驗要求、實驗指導、知識點回顧等部分組成,英文編寫。每次實驗后要求學生提交英文實驗報告,使得學生在實驗中加深對基本知識的掌握,同時通過每次實驗讓學生以英文的形式記憶學科知識點,規范英文文檔的書寫。
3)考核方式的選擇。
傳統教學中采用閉卷考試,以最終筆試成績來衡量教學效果。這種方式不適用于Java程序設計的雙語教學,Java程序設計注重學生編程能力的培養,采用全英文的閉卷考試會造成部分同學對知識點的死記硬背,偏離教學目標。在Java程序設計考核中,按照上機測試(70%)+課程設計(30%)的形式計算學生成績。上機測試分為選擇題和編程題,題目以英文為主,對于個別關鍵字可采用中文提示,幫助學生理解題目,選擇題著重考查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編程題著重考查學生對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課程設計需要學生開發一個小型應用程序,讓學生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提升軟件開發的能力。
鑒于雙語教學的特殊性,部分同學會出現在課堂上無法完全理解授課內容的情況,雙語教學不能只局限于課堂教學,還需要為學生提供一個自學和輔導相結合的學習環境。建立包含課程相關課件資源、視頻資源、習題集、參考資料等的學科資源庫,方便學生及時下載學習,特別是對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可錄制成微課視頻,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或沒有理解的知識進行學習。
教師是雙語教學的具體實施者,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有助于提升雙語教學水平,民族地區高校要加大對雙語教師的培養。在專業基礎上,鼓勵教師通過專業進修和學位提升,提高自己的專業理論水平。在教學上,雙語教師應主動學習,外出培訓學習各種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英文學習上,民族地區高校可為雙語教師舉辦高校教師英語提高班和提供出國交流學習的機會,提高雙語教師的英文表達能力和應用能力。
民族地區高校Java程序設計課程進行雙語教學是必要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程序設計能力,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要達到雙語教學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效果,需要高校和教師各盡其職,不斷努力。雙語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才能取得成效。
參考文獻:
[1]李雪茹. 創新課程體系提高雙語教學質量[J]. 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6(4): 92-94.
[2]胡江艷. 雙語教學的目標及教學模式探討[J]. 教學研究, 2005(8):522-525.
[3]燕楊, 李巖波.應用型本科院校計算機專業雙語教學中的“羊群效應”及規避策略: 以“計算機科學導論”雙語教學為例[J]. 職業技術教育, 2014(32): 44-46.
[4]邊瓊芳, 秦鋒, 姜太平, 等. 計算機學科雙語教學模式和量化評估系統[J]. 計算機教育, 2011(12): 78-80.
[5]羅立彬. 國內雙語教學研究現狀:對近五年相關文獻的一個綜述[J]. 教育教學論壇, 2013(11):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