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化宇
(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 河南·洛陽)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到來和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企業越來越關注核心能力的培養和核心業務的開拓,外部獲取有力資源已勢在必行,供應鏈管理正是順應這種行業發展潮流,通過與上下游企業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優勢互補,發揮合力,而供應鏈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供應商管理,怎樣對供應商進行高效管理和有效控制,提高供應商各方面的能力,從而降低企業的采購風險和提升產品質量,滿足客戶最終需求,是每一個企業在管理中所面臨的關鍵問題之一。
(一)供應商開發流程。從供應商管理全流程角度來看,供應商開發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即供應商選擇、導入與監控、考核及關系管理。流程如圖1所示。(圖1)

圖1 供應商開發流程
(二)評價環節的選取。企業在管理過程中對供應商評價環節控制各不相同,但大部分優秀企業在供應商選擇、生產過程監控及產品應用過程均會設置評價環節。從研究成果來看,有效的供應商選擇評價體系,可以避免因為供應商選擇的失誤,而造成后續的成本損失及信譽傷害。具體如表1所示。通過對供應商開發流程中的關鍵環節的監控,持續改進供應商質量,努力為產品研制提供高效資源的供應商隊伍,以實現產品優質、交付準時的目標。(表1)

表1 供應商評價階段及方式
明確評價指標構建原則。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供應商評價必須要克服傳統的主觀性和片面性,供應商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應當滿足內容全面、科學合理等基本原則,具體如下:
(一)系統全面性。供應商的評價指標應能全面準確地反映供應商各方面的情況能力和水平,從企業資質、經營水平、人員設備、質量管控、生產工藝管控等多方面考量,通過不斷地考評能夠將企業的戰略目標、質量和經營理念向供應商內部延伸。
(二)靈活可操作性。供應商評價指標體系應隨著企業產品或者市場需求的變化而變化,其指標前后應該不斷完善,具有動態可操作性,應該根據企業本身的特點和生產經營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實施。
(三)科學實用性。供應商評價指標體系運行結果應該可以客觀地反映供應商研制生產經營能力,指標體系的設置盡可能簡潔、明了。應同本企業的科研生產、質量管控水平相匹配,指標的設置要有針對性,不同的評價人員通過該體系對供應商評價的結果不應有較大出入,同時最底層評價指標的分數設置應有一定的柔性,計算公式不應過于復雜,評價結果直觀和易于辨別。
(四)客觀可比性。供應商考核所用的評價指標最終的建立不能過多地受到人為因素以及主觀因素的影響,應有穩定的數據來源,且能夠客觀公正地考核出供應商的真實能力,評價指標定義要明確,數據要規范,口徑要一致,資料收集要簡便易行,便于操作,來保證評價結果具有可比性并能夠對決策者提供有效的依據。
(五)可擴展性。供應商評價指標體系在實際運用中,不可能完全適合所有產品領域的供應商,所以企業在構建供應商評價指標體系時要盡可能覆蓋管理的方方面面,這樣企業可以根據產品的重要程度從指標體系中進行節選或者補充,重新組合一套具有針對性的評價指標體系,這就要求指標體系或模型要有可擴展的空間。
(六)定性和定量相結合。在構建評價指標體系時,影響供應商能力的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應進行綜合考量,特別是對定性指標要明確其真正的含義,并按照某種標準進行賦值,能夠真實地反映指標的性質,而且在實際應用中定性指標必須要有清晰的概念和確切的表示方法。
(一)成立評價專家隊伍。目前,企業對供應商評價工作基本依靠人來完成,所以評價的結果與評價人員的素質、經驗、能力密切相關,專業穩定的考評人才隊伍已成為影響供應商評價工作的關鍵因素,如果企業要想供應商評價取得實效,就要組織成立評價專家隊伍,一般評價人員由企業內部的采購部門、質量部門、生產部門骨干人員組織,也可以聘請第三方專業人員進行評價。
(二)開展供應商評價。該環節主要是進行實地考評,一般由企業的主管部門組織,依據供應商評價標準對意向合作或已開展合作的企業進行深入的考評活動,在選擇評價階段,對符合企業要求的供應商提出合作意向,在導入與監控階段和考核與關系管理階段對于評價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提出整改措施,整改合格后再提出合作意向。
(三)及時兌現獎懲。企業要根據供應商評價結果應采取不同的激勵措施,在導入與監控階段對于評價分數較高的企業應納入企業合格供應商名錄,在考核與關系管理階段評價排名靠前的供應商應進行表彰,擴大采購合同份額,并實施優先付款等獎勵措施。對于評分較低或排名靠后的供應商應進行通報、減少采購合同份額,直至取消合格供應商資格。
由于國內供應商評價研究起步較晚,受到市場環境、企業運作模式管理不成熟等因素影響,管理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要想在將來國際市場中取得競爭優勢,必須要適應供應商管理發展的新趨勢,打破固有的管理思維和模式,創新管理方式方法,建立基于供應商開發全流程的評價體系,實現供應產品優質、交付準時的目標,從而提高企業供應鏈的競爭優勢。
[1]馬士華.新編供應鏈管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1.
[2]企業采購管理輔導手冊.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