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
摘 要:自從人類社會進入全媒體時代以后,傳統的閱讀方式受到了各種新型閱讀方式的挑戰,國民綜合閱讀率出現了下降的趨勢,一些圖書館甚至出現了讀者到館率不足的現象。本文的目的就是要探討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各級圖書館應該如何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改進服務方式,在閱讀推廣中更好地發揮主導作用。
關鍵詞:全媒體時代;圖書館讀者服務;閱讀推廣
中圖分類號:G252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27-0084-03
當前,人們的生活節奏逐漸加快,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各種碎片化的時間中利用手機、平板電腦、電子書閱讀器等移動工具進行閱讀,相應的他們去圖書館的次數就變少了。這樣圖書館的作用就被削弱了,因此為了使各級圖書館重新煥發生命力,各級圖書館有必要進行閱讀推廣活動。下面我將論述圖書館進行閱讀推廣活動的必要性和實施方式。
一、全媒體時代我國圖書館面臨的挑戰
近幾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社會進入了全媒體時代。從廣義上看,全媒體是指對媒介形態、媒介生產和傳播的整合性應用;從狹義上看,全媒體即是指立足于現代技術的發展和媒介融合的傳播觀念,綜合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在媒介內容生產、媒介形態、傳播渠道和傳播方式、媒介運營模式、媒介營銷觀念等方面的整合性運用,以此為特征的時代就可以看作全媒體時代。在這個時代中,以磁盤、光盤、手機和電腦網絡為載體的電子文獻對傳統的紙質文獻形成了巨大的沖擊,人們的閱讀活動呈現出了多樣性的變化。目前社會上紙本閱讀與電子閱讀、物理閱讀與網絡閱讀、定點閱讀與移動閱讀、碎片閱讀與集中閱讀、文字閱讀與視聽閱讀、個體閱讀與群體閱讀、線性閱讀與互動閱讀、大眾閱讀與經典閱讀、本土閱讀與國際閱讀等多種方式融合共存、交叉匯聚,使傳統的圖書館遇到了在這種形勢下如何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作為一名普通的圖書館工作人員,我認為這對圖書館的閱讀管理與閱讀服務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圖書館的從業人員應該找到正確的方式來應對這種新的情況,這樣才能使圖書館在全媒體時代更好地生存與發展下去。
閱讀作為人類最重要的文化活動之一,既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也伴隨著一個人的成長歷程,并且對于一個人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回顧人類閱讀以及圖書館的發展歷史,可以看出,二者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人類的閱讀從古至今大約經歷了三個階段:即萌芽階段、普及階段和發展階段。所謂萌芽階段是指在人類社會早期,文字是刻寫在竹簡、泥版、木板和石塊等天然材料上的,它們形成了人類的原始文獻,能夠閱讀和使用這些文獻的基本上是以皇帝、神職人員和王公大臣為代表的貴族階層,而普通人是沒有權利和機會接觸這些文獻的;普及階段是指隨著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發明和運用,人類的閱讀活動也逐漸從官府擴展到民間。在我國,早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宋代,民間就出現了專門用于藏書的建筑,我國現存的年代最久的藏書樓是明代修建的寧波天一閣。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為了滿足人們閱讀以及開闊眼界、認識世界的需求,我國一些有識之士將自己名下的私人藏書樓變成了現代意義上的圖書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后,人們如饑似渴地涌入圖書館,貪婪地閱讀中外文學經典,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在社會上興起了一股讀書的熱潮,這對我國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發展階段就是指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除了傳統的紙質出版物(報刊、圖書等)之外,20世紀末社會上又出現了多種形式的電子出版物,人類的閱讀進入了電子閱讀和紙本閱讀并存的階段。
自從進入這個階段以后,不少人尤其是一部分青少年對于閱讀紙質文獻(報紙、雜志、書籍等等)的興趣呈現出了下降的趨勢,他們更加喜歡用諸如電子書閱讀器、手機、平板電腦這樣的移動工具來閱讀電子出版物,圖書館已經不再是他們的主要閱讀場所了。這種現象的出現一方面是由于生活節奏的加快使人們不會再花時間安靜地坐在圖書館里閱讀自己喜愛的書籍和報刊,另一方面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出現了各種以磁盤、光盤、手機和電腦網絡為載體的電子文獻,它們迎合了快節奏的社會背景下人們閱讀移動化、碎片化的需求,因此,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就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為了吸引更多的人到圖書館閱讀,近幾年我國許多圖書館紛紛投入巨資升級了硬件設施,興建了氣勢恢宏的新館舍,從而極大改善了讀者閱讀的條件,但是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的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成年國民綜合閱讀率78.6%,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56本,0—17周歲未成年人圖書閱讀率為76.6%,人均圖書閱讀量為8.45本。雖然這一結果略好于2013年,但是人均紙質書閱讀量較2013年卻減少了0.21本,相應地青睞電子出版物的人卻越來越多。所以要提高國民的綜合閱讀率,我認為圖書館除了改善硬件設施以外,還必須要在閱讀推廣方面多下功夫。
二、我國圖書館參與閱讀推廣活動的必要性
閱讀是人們社會生活中一項非常重要的活動,通過閱讀一本好書,人們可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能夠開闊視野,提高個人的文化知識水平和道德修養水平。為了改變我國國民綜合閱讀率出現下降趨勢的現象,近來我們采取了許多形式各異的方式來培養人們閱讀的興趣,比如在一年一度的“世界讀書日”,我國都要舉辦各種讀書活動;又如部分機構經常會推出各種形式的暢銷書排行榜,另外在網上還有像“豆瓣讀書”這樣的網站論壇供人們分享讀后的感想,這些都有助于閱讀推廣這項活動的順利開展。
閱讀推廣活動,是一項由各級政府牽頭,以圖書館為主導,由學校、家庭、文化出版機構、平面傳媒和網絡媒體以及其他社會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面向社會各階層的宏大的系統工程,它有助于人們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激發人們的閱讀興趣、提升人們的閱讀水平,豐富人們的業余文化生活。
我國圖書館參與閱讀推廣活動的必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圖書館參與閱讀推廣活動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非常便利的條件。我國的圖書館包括面向成人的公共圖書館、專業圖書館、特殊圖書館(如盲人圖書館)和面向大中小學生的少兒圖書館、學校圖書館。無論是公共圖書館、專業圖書館還是學校圖書館都收藏著很多包括各種報紙、期刊和書籍在內的紙質出版物和一定數量的以光盤、磁帶等為介質的電子出版物,這是其他任何機構和家庭都不能與之相比的。其次,人們可以通過閱讀圖書館的藏書學習各種知識、掌握各種技能,提高自己的素質,這也是閱讀推廣活動要達到的目的。一般來說,各級公共圖書館是面向社會大眾服務的,它們的藏書一般來說比較通俗,所涵蓋的范圍也非常廣泛,其中人們喜聞樂見的文學作品(小說、散文、詩歌和劇本)、社會科學(政治、經濟、軍事、歷史等)、科普圖書和藝術類的書籍(美術、音樂等等)占絕大部分;專業圖書館所藏文獻基本上與本專業相關,其他專業的文獻并不多,它們一般不向本專業之外的人群開放;特殊圖書館的服務對象主要是殘疾人;少兒圖書館和各級學校的圖書館主要是為少年兒童和在校師生服務的,它們兼有公共圖書館和專業圖書館的特點,其中學校圖書館的閱覽室還承擔著自習室的職能。最后,圖書館的工作人員能夠為讀者提供包括咨詢、文件復印、掃描在內的各種服務,有助于讀者更好地利用館內的藏書。因此,各類圖書館理所當然地應該成為閱讀推廣活動最重要的參與者。
三、我國圖書館參與閱讀推廣活動的實施方式
因為在閱讀推廣活動中,圖書館是最重要的參與者,所以我們的各類圖書館就應該根據自己的特點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吸引讀者到圖書館來,使圖書館能夠真正地發揮其作用。我認為我國圖書館參與閱讀推廣活動根據圖書館的不同類別可以有以下幾種具體實施方式。
(一)公共圖書館
1.國家和省、市一級的公共圖書館
(1)要積極構建紙質文獻和電子文獻共存的復合型圖書館服務模式。長期以來,我國國家級和省、市一級的公共圖書館收藏、整理的都是紙質文獻,向讀者提供的包括借閱、復制在內的各種服務也基本上是以紙質文獻為主的。但是在社會上已經出現大量電子文獻的前提下,這種以紙質文獻為主的單一型服務模式已經不再適應時代的發展以及廣大讀者的需求了,因此,為了在閱讀推廣中發揮重要的主導作用,這一級別的公共圖書館就要積極構建一個紙質文獻和電子文獻共存的復合型圖書館服務模式。
要構建這樣一個模式,首先就要利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將館藏的紙質文獻信息進行加工,最大限度地實現紙質文獻的數字化;其次要通過收藏電子書、購買全文數據庫等方式補充大量的電子出版物,從而提高電子文獻在全部館藏文獻中所占比例,與此相適應,這一級別的公共圖書館就要增加電子閱覽室的數量和與之相應的高素質的讀者服務人員,這樣就會逐漸形成一個紙質文獻和電子文獻共存的文獻收藏和服務體系,以此為核心的圖書館服務模式就是能夠滿足全媒體時代讀者需求的復合型圖書館服務模式。在這種模式下,電子文獻與紙質文獻能夠取長補短、融合各自優勢,實現二者的協調發展。
(2)圖書館要盡快完成從收藏者向服務者的轉型。眾所周知,過去衡量一個圖書館的重要指標就是文獻收藏數量的多少,但是隨著閱讀文化的變遷,這一指標已變得過時了,取而代之的是館藏文獻的利用率,所以圖書館就要想辦法讓更多的讀者到館使用館藏的各類文獻。現在越來越多的圖書館采用開架借閱的方式來方便讀者使用館藏文獻,我認為既然這樣,就索性不妨做得更加徹底一些,把開架閱覽室文獻排架的方式由按圖書分類法排架改為按文獻名稱的音序或者筆畫排架,畢竟對于普通讀者來說,圖書分類法非常專業,開架閱覽室按這種方式排架會增加他們使用文獻的難度;對于館藏的紙質文獻,圖書館可以采取諸如定期推出館藏文獻導讀一類的活動使讀者在面對大量館藏時不再無所適從,增強他們閱讀的目的性;還可以利用社交平臺如微博、微信等加強和讀者的互動,為其提供他們所需的文獻信息;在更高水平的服務層次上,還可以組織一些公益講座、圖書獎評選之類的活動(比如國家圖書館的公益講座,文津圖書獎等),這些活動都有助于增強讀者的閱讀興趣,使館藏的紙質文獻得到充分利用。而對于館藏的電子文獻,圖書館可以在不侵犯原作者權益的前提下免費向讀者提供包括復制、翻印在內的各種服務,這樣才會提高館藏電子文獻的利用率。
2.區縣和社區一級的公共圖書館
與國家級和省、市一級的公共圖書館相比,這一級的圖書館規模小,收藏文獻的數量也比較少,但是它們更貼近讀者,更容易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在這種規模比較小的圖書館中,紙質文獻的數量占絕大部分,讀者服務的內容也基本限于文獻的開架閱覽和借閱服務,它們參與閱讀推廣的方式可以有以下幾種,一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擴大館舍面積和增加包括紙質文獻和電子文獻在內的館藏文獻數量;二是舉辦各種形式的讀書活動,比如讀書會、讀書沙龍等吸引更多本地區的讀者到圖書館來;三是利用流動圖書車等工具為當地的企事業單位提供書籍;四是在企事業單位中建立分館;五是可以與省、市一級的公共圖書館和同級圖書館之間進行館際互借活動。
(二)專業圖書館和特殊圖書館
一般來說,專業圖書館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各學科的科研人員,他們閱讀的廣度可能不及公共圖書館的讀者,但是在深度和難度方面卻遠遠超過他們;而特殊圖書館主要是面向殘疾人的。既然閱讀推廣是面向全社會的,所以它們也不應置身其外。專業圖書館可以向普通人群開放,滿足他們對于知識的渴求;也可以舉辦一些講座來吸引普通讀者,提高他們的科學素養。而特殊圖書館則要更好地發揮館藏電子文獻的作用,充分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來滿足特殊讀者的需求;另外還要配備足夠的殘疾人專用設施,為他們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
(三)少年兒童圖書館和各級學校(特指大中專院校、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的圖書館
1.少年兒童圖書館
少年兒童圖書館的服務對象是學齡前兒童和小學以及初中的學生,在閱讀推廣活動中,這類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應該向少年兒童推薦適合他們閱讀的圖書,如各種優秀的中外兒童文學作品和通俗易懂的科普讀物,通過閱讀這些圖書,少年兒童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對于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有很大幫助;由于少年兒童在閱讀過程中需要家長的幫助,所以少年兒童圖書館的工作人員還可以幫助家長對他們的孩子從閱讀的內容和方法等方面進行必要的指導,這也是閱讀推廣工作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2.各級學校的圖書館
一般來說,各級學校的圖書館的服務對象是青年學生讀者和教師讀者。青年學生讀者是指大中專院校、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里的學生讀者,作為青年,他們處在生理、心理和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生活獨立性逐漸增強,思想非常活躍,自我意識較強;作為學生,他們利用圖書館首先是為了完成畢業論文,其次也有一些休閑娛樂的目的。教師讀者是指在各類學校擔任教學和管理任務的讀者,他們利用圖書館的文獻是為了更好地完成自己承擔的教學、科研及管理任務,他們閱讀的主要是與這些任務相關的參考資料和基礎理論文獻,他們具有較強的文獻檢索能力和閱讀能力。因此在閱讀推廣過程中,各級學校圖書館可以根據這兩類讀者的特點來為他們提供服務:對于青年學生讀者,可以從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和正確的閱讀方法入手,指導他們完成論文;對于教師讀者,則可以積極向他們提供或者推薦與他們的工作或研究方向有關的文獻,使他們能夠更經常地利用圖書館的文獻來完成他們的工作。
綜上所述,在全媒體時代,我國圖書館要積極改變思路,從改善讀者服務方式、改進硬件設施以及調整經營策略等方面下功夫重新把流失的讀者請回來,更好地完成閱讀推廣工作。
以上就是本人對于我國圖書館在全媒體時代參與閱讀推廣活動的必要性以及具體實施方式的一點看法,歡迎諸位前輩和同行指正。
參考文獻:
[1]傅燕芳.暢談兒童閱讀[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2(4):54-55.
[2]涂建武.全民閱讀活動中圖書館閱讀與閱讀主體探微[J].圖書館論叢,2012(4):6-9.
[3]王辛培.閱讀推廣活動機制創新研究[J].圖書館界,2013(1):80-82.
[4]覃利論.傳統圖書館與閱讀文化的變遷[J].圖書館界,2013(1):4-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