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嬈
摘 要:牌記,是我國古籍收藏、整理中必不可少的古籍組成要素之一,對于古籍的版本、刊刻者和??闭叩难芯慷计鹬匾淖饔?。文章從牌記的概況和作用兩個角度出發,試圖對相當于今天之版權頁的牌記做一個較為系統的整理,力求呈現其全貌,并簡要歸納其現實功用。
關鍵詞:牌記;版權;廣告
中圖分類號:G122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27-0087-02
“牌記”,在我國古代書籍發展史上有很多名字:木記、木牌、碑牌、牌子、書牌、書牌子、墨圍、條記。橫向而言,它類似于古代歐洲圖書中標志印刷者姓名、印刷地點、圖案設計者等內容的被西方人稱之為“書末題署”的東西;縱向而言,它類似于現代書籍中標志書名、作者、出版者、發行者、印刷者、印刷地點、出版年月、版次、印次、統一書號、定價等內容的“版權頁”。牌記作為我國古代書籍中特有的一種出版者用來專門說明書籍版本情況的標記,時至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及現實意義。
一、牌記概況
(一)歷史
清末民初著名的藏書家、目錄學家、版本學家葉德輝指出“宋人刻書,于書之首尾或序后、目錄后,往往刻一墨圖記及牌記。其牌記亦謂之墨圍,以其外墨闌環之也,又謂之碑牌,以其形式如碑也。元明以后,書坊刻書多效之?!盵1]當代古籍文獻學者曹之在其所著《中國古籍版本學》中也說,“牌記……最早出現于宋代,在宋代以后的歷代版本中也都屢見不鮮?!盵2]散見于其他文獻資料者,也多有牌記始于宋代之說,這一說法雖代表了部分學者對牌記歷史的認識,但確有失實之處。明確地顯示今所謂“牌記”內容的文字,早在漢代就已經出現了,至唐五代時,更是屢見不鮮。在出土的漢簡中,我們可以見到在竹簡末記錄抄者、校者姓名的文字[3];在唐代敦煌文獻寫本變文中,也不乏在文末交代抄寫時間、地點、抄寫者姓名的文字。這一形式發展到雕版印刷術發明后,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逐步將抄寫者情況演變成刻書者在刊刻書籍中刻上自己的姓名、堂號或鋪號,自然而然地慢慢發展為牌記。當前我們所能看到的最早的雕版印刷品,當屬唐代刻印的《金剛經》,其卷末,即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為二親敬造普施”字樣。新中國成立前,成都某唐墓內出土刻本《陀羅尼經咒》,亦有“成都府成都縣龍池坊卞家印賣咒本”字樣;敦煌出土文獻中,還有兩個刻印本日歷的殘片,其中一個題有“劍南西川成府樊賞家歷”字樣。這已經是形式完備的牌記了。所以說,帶有傳統意義上牌記的書籍起源于唐、五代時期,兩宋時期版刻業迅速發展,到明清為鼎盛時期,牌記也就作為書籍必備要素隨之推行、流傳了。
(二)樣式
1.形式
牌記產生之初,刊刻者們并不注重它的外在形式,多為隨行書寫所要注明內容的題識而已,這是所說的“無墨圍”樣式;至多加上長方形邊框,這是牌記又被稱為“條記”的原因,而且也是所說的“墨圍”樣式之一。隨著后期政府及坊間各種刻本的增多與刊刻者版權意識、商品意識、審美意識的增強,牌記的外在形式逐漸豐富起來,由最初常見的單行、雙行、三行、四行、長篇、長條、方框等形式,進一步發展出瓦當形、橢圓形、鐘形、鼎形、香爐形、爵形、碑形、如意形、琴瑟形、蓮龕形、祥云形、印章形、葫蘆形、幡幢形等各式圖樣,甚至還有繪制精美的人物圖。僅就這些圖形樣式而言,也遠遠超出其刻本牌記功用,堪稱精美的藝術品了。比如:蒙古定宗四年(1249年)平陽張存惠暉明軒刊本《重修整合經史證類備用本草三十卷》,有牌記三處,其一,以碑形為框內刻大量文字和碑頂二龍飛舞、碑底■負載的圖案相合為牌記,其二,設琴形內置文字“平陽府張宅印”為牌記,其三,設鐘形內刻“晦明軒記”四字為牌記;民國刊本《精校左傳杜林合注》,將“錦章圖書局藏版”環列為瓦當圖案以為牌記;日本正保三年(我國清順治三年)翻刻我國明萬歷刊本《書言故事大全》,即采我國傳統的“獨占鰲頭”“魁星點斗”為主要圖案,輔以四周吉祥物、彩云明月紋飾,連同明月上“贊曰:北極之像,太陰之精,鐘英毓秀,翼我文明”、兩側對聯“頭角崢嶸神化升騰鰲龍上,筆花絢彩光芒直射斗牛間”和頂端扁框中“買者請認鰲龍為記”三處文字共同組成牌記,不可謂不復雜、不精致。
2.文字
牌記中所使用的文字在字體的選擇上極度不統一,堪稱楷書、行書、草書、篆書、隸書諸體齊備。比如:清光緒七年刊本《注陸宣公奏議》,有“光緒辛巳秋九月歸安姚氏咫進齋刊”行書三行牌記;清光緒九年刊本《歷代史論》,有“光緒癸未夏都城蒼松山房刊”隸書雙行牌記;清光緒二十年刊本《出使奏疏》,有“光緒甲午孟冬開雕”楷書雙行牌記;清光緒二十二年刊本《說教》,有“光緒二十二年十月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據阿美利加刊行本同文館重印本??笨槍戇M呈琉璃廠文光齋開雕”篆書多行牌記;清光緒二十八年刊本《皇朝通典》,有“光緒二十八年仲春上海鴻寶書局石印”楷書雙行牌記;清光緒二十九年刊本《諭折匯存》,有“光緒癸卯仲夏上海慎記書莊石印”楷書雙行牌記;民國十五年刊本《陸象山先生全集》,有“民國十五年印”楷書單行及“中原書局”篆書瓦當形牌記,等等。
牌記所用文字以陽文居多,陰文牌記則比較少見,但也絕非沒有,如:明正德十年,華堅蘭雪堂刊本《藝文類聚》就采用了黑底白字的陰文為牌記;上述《重修整合經史證類備用本草三十卷》,也在牌記的局部——頂端螭首處出現了陰文篆書“重修本草之記”字樣。
(三)在書中的分布
牌記分布的位置,并無一定之規:版心、卷首、卷中、卷末甚至封面,目錄前后、序和跋的前后,只要有適合做牌記的空白處,就可以刻印牌記。但一般來說,為了達到引人注意的目的,牌記大都安排在顯眼的位置。如上文引例過的清光緒七年刊本《注陸宣公奏議》、清光緒九年刊本《歷代史論》、清光緒二十年刊本《出使奏疏》、清光緒二十二年刊本《說教》、清光緒二十八年刊本《皇朝通典》、民國十五年刊本《陸象山先生全集》等,牌記都在內封處。
通常來說,如果僅僅是說明版權問題,記錄刊刻的時間、地點以及刊刻人等信息,完全可以用一個牌記來完成。但由于多種原因,有些古籍中的牌記不止一個。如:書商為自己“打廣告”,追求廣告宣傳效果,突出牌記上的自家鋪號等信息,便將含有這些信息的牌記分散到整部書中,令人隨處可見;翻刻者想要保持所用底本的原貌,有時會將底本的牌記一并翻刻,再加上自己新的牌記,那么一部書就至少有了兩個牌記。比如,上文《重修整合經史證類備用本草三十卷》可見的牌記就有三處;元代盱郡覆刊刻宋本《論語集解》,共十卷,其中八卷正文沒有占滿全頁,卷末留有空白,就在這些空白處刻以“盱郡重刊廖氏善本”諸字做牌記。
二、牌記的現實功用
(一)牌記在古籍版本鑒定上具有最直接的作用
記錄古籍刊刻者、刻印時間、刻印地點、所依版本等信息的牌記,是古籍版本鑒別最直接、較可靠的依據,也是古籍版本鑒別最常使用的方法。
第一,大部分牌記都直截了當地說明了古籍刻印的時間、地點及刻印者。如:清光緒本《注陸宣公奏議》,牌記上直接注明“光緒辛巳秋九月歸安姚氏咫進齋刊”;清光緒本《歷代史論》的牌記上也清楚地寫明“光緒癸未夏都城蒼松山房刊”字樣。這些牌記,一般都可以直接作為古籍定本的依據。但當遇到牌記記錄不詳的、刊刻售賣者或藏書者挖改牌記作偽的、古籍本身系翻刻的等等一系列情況時,牌記就不適宜作為古籍定版的直接依據了,此時有必要結合古籍的序跋、批校、藏章、版式、字體、紙墨、刻工、避諱等古籍自身特征和其他版本信息來綜合考究,進行對比,進而認定版本。
從經驗上來說,明清兩代的牌記用來做古籍定版的直接依據相對可靠,因明清版本價值遠不能與宋元版本價值相比,偽造明清版本,相對來說并無多少“厚利”可圖,再者作者時代相去不遠,偽造也有一定困難。當然,這說法并不包括時下的“偽造古籍”。
第二,一些牌記上直接寫有“重刊”“重刻”等字樣,有的則更詳細寫明了翻刻所依據的底本是什么,這就直接指明了一些古籍版本源流問題。
第三,部分牌記上的文字直接寫明了估計的版本類型,是刻本、寫本、活字本還是石印本,是活字本的,又是哪種活字,這些也是古籍版本鑒定經常采用的依據。如:明嘉靖本《吳中水利通志》,牌記有“嘉靖甲申錫山安國活字銅板刊行”字樣,說明這是銅活字本;清光緒本《皇朝通典》,牌記文字為“光緒二十八年仲春上海鴻寶書局石印”,說明這是石印本;清光緒本《出使奏疏》,牌記文字為“光緒甲午孟冬開雕”,說明這是刻本。
(二)古籍牌記的史料作用。
牌記中的文字,往往能與正史的記載相互印證,甚至可以彌補正史沒有記載的部分。
首先,牌記能夠提供的史料,以佐證出版印刷史的為多。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臨安榮六郎刊本《抱樸子》有牌記文字如下:“舊日東京大相國寺東榮六郎家,見寄居臨安府中瓦南街東,開印輸經史書籍鋪……”。由此可知,北宋時期,榮氏即有刻書坊,宋庭南渡之后,隨之南遷臨安,并繼續從事刻書業。
其次,牌記提供的史料,往往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當時社會狀況。明弘治十一年(1498)刊本《西廂記》牌記中有當時《西廂記》“家傳人誦,作戲搬演”的記載,由此可知《西廂記》一書當時即已有很大的影響以及很普遍的讀者群了。上文提到的明代李漁“維權”的牌記中,還有一段“……或照式刊行,或增減一二,或稍變其形,即以他人之功,冒為己有。……大海以內,不知凡幾?!币环矫嬲f明當時盜版侵權現象比較普遍,另一方面當時盜版的手段也是多種多樣的。
總之,作為古籍重要要素之一的牌記,無論是在刊刻之時還是在當代,都有著重要的作用,更是廣大古籍研究者、收藏者、流通者不可或缺的幫手。
參考文獻:
[1]葉德輝.書林清話[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105.
[2]曹之.中國古籍版本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437.
[3]張顯成.簡帛文獻學[M].北京:中華書局,2004.
[4]王海剛.明代圖書牌記及其廣告特色[J].中國出版,2011(5).
[5]時永樂,王景明.古籍牌記的起源與價值[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8(1).
[6]顧惠冬.漫談古籍牌記[J].圖書館雜志,2002(6).
[7]門鳳超.古籍牌記的特點[J].新世紀圖書館,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