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寧
摘 要:隨著經濟迅猛發展,安全管理的難度加大,安全事故的發生,企業發展受到嚴重影響,甚至有的企業(公司)面臨破產關閉,給國家、家庭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國家對事故的調查納入法律程序,出臺法律法規以遏制事故的發生,保證經濟有序發展。新修訂《安全生產法》和《環境保護法》分別于2014年12月1日和2015年1月1日正式實施,國家領導把安全工作已經提到法治的重要議事日程,體現以習主席為核心的領導班子依法治國的決心,規范企業有序發展,依法治企、從嚴治企是新的經濟發展形勢下對中國企業發展提出的挑戰,讓全國人民看到了國家對發展經濟的信心。 該文主要從建立、遵守制度標準,加強員工培訓,依法依規抓執行、加強責任心等幾個方面闡述如何抓好安全管理,提出自己的管理思路。
關鍵詞:安全管理 制度 法治 發展經濟
中圖分類號:TU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7(c)-0130-02
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大談到治國理政,強調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發揮法制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速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
2013年2月23日習近平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體學習時講話要點提出“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安全是老百姓最大的福利,安全事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事關社會和諧和經濟發展。安全管理抓上去,企業有效益,國家富足,有更多的精力發展國家經濟,在世界立于不敗之地。因此我們必須高筑安全管理的防線,架起安全的高壓線,杜絕安全事故,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不違反法律,保證安全生產和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
每當看到、聽到爆炸事故、空難事故、礦山事故、交通事故等報道,人們的心情很沉重,沉痛的教訓和法律追責,目的喚醒他們對法律、規章制度的漠視,近幾年,國家的安全形勢嚴峻,石油企業的幾起火災爆炸事故,國內外的空難、沉船事故,教訓慘痛,企業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和極大的輿論的壓力,國家的經濟發展受到影響,給正常經濟秩序帶來了負面影響,安全是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之一。做好安全工作對發展經濟意義重大。
我們要牢記“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要敬畏制度,學法、守法、用法是我們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責任。
1 我們要樹立責任意識
立足崗位,加強責任意識,從三個層面分層逐級對安全負責,實現安全壓力的傳遞。首先是嚴格執法,執法監督部門,行駛管理責任,加強監管檢查的力度,出現問題及時糾正消除,對于違反《安全生產法》和《環境保護法》堅決依法處理,實行媒體曝光,進入黑名單,提高法律的嚴肅性,敢于揭短,打擊企業不符合規定的做法,做到安全監督管理前移,不出事故,保證經濟發展;企業的管理層嚴格執行力,嚴肅規章制度,做到不亂排亂放,不破壞制度,惡劣天氣做好航班、輪船禁飛、禁行,化工企業不排放污染物等規定不折不扣的執行,以安全為前提,發展經濟提高效益,形成良性的企業管理模式,為企業的經濟發展負責,不出安全事故;提高員工責任意識的培養。做到“三不傷害”,嚴格紀律,工作做到事前有計劃,工作有方案,步步有確認,事后有總結,愛崗敬業,查找本崗位的隱患并上報,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做好本職工作。
2 樹立安全首位意識
大多數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都源于事故隱患,大部分的事故是由于“三違”造成的。 “三違”是指“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安全事故中有90%以上都是因為“三違”而導致的,“三違”是安全生產中最大的敵人,我們必須樹立安全首位意識,堅決反對“三違”行為。
工作中心存僥幸是經驗主義的表現。經驗主義也是“三違”現象的主要原因,工作中,有時為了省事,故意違章。逐漸就形成了“習慣性違章”,認為 “不可能出事,我們都是這樣干的、從沒出現過問題”這是“經驗主義者”常說的話,個別領導總愛說“我在這,你怕什么”!一旦出現了問題他們就不知所措。靠經驗表面上是重視安全,本質上忽略工作中的變化規律,忘記把安全放在首位。保證崗位安全,就必須要抑制經驗主義,只有牢記規章制度,樹立安全第一的理念,我們才能創造安全和諧的生活。
3 樹立消防安全的意識,保護生命財產
學習消防知識,提高消防“四個能力”培訓,建立安全最后的防線。定期組織消防安全培訓,保證人人能夠懂得滅火器材的使用,做到會報火警,會撲救初起火災以及掌握自救逃生的知識和技能。到公共場所了解周邊消防設施的情況及緊急出口的位置,確保火災情況下的自救逃生;同時做到不破壞和占用消防設施和消防通道,嚴格遵守《消防法》,做到安全用火和科學防火,保護生命安全。
4 重視制度,建立有效的制度約束人們的行為規范
制度就是一把公平的尺子,好的制度可以使壞念頭受到抑制,而壞的制度會讓人的好愿望四處碰壁。建立起將結果和個人責任和利益聯系到一起的制度,能解決很多社會問題,把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二戰期間,美國空軍降落傘的合格率為99.9%,從概率上來說,每一千個跳傘的士兵中會有一個因降落傘不合格而喪命。軍方要求廠家必須讓合格率達到100%。負責人說99.9%已是極限。軍方改變檢查制度,每次交貨前從降落傘中隨機挑出幾個,讓廠家負責人親自跳傘檢測。從此,降落傘的合格率達到了百分之百。跳傘的亡人事故就避免。可見制度不僅起到護身符的作用,還能決定一個企業的幸存衰敗。我們要敬畏制度,在某種意義上,安全是生存的延續。
5 安全管理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管控
安全管理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安全工作常抓不懈,一級帶著一級干,工作中要無縫對接,保證安全工作時時有人管,管安全要小題大做,斤斤計較,牢固樹立“成在全體,敗在一人”的安全理念。
做安全工作管理要不怕麻煩,工作中要做到磨破嘴、跑斷腿,宣貫制度標準要橫到邊、縱到底,管理安全要有恒心,有發現問題的意識,做到發現一個問題解決解決一類問題;遠離安全問題,把事故事件作為資源,利用資源補齊安全的短板。通過媒體、網絡信息開展工作,善于吸取他人的教訓,主動查找身邊的問題并跟蹤問題的解決過程,全方位掌握安全問題的落實情況,確保把安全工作抓實抓牢。
6 樹立培訓是給員工最好福利的意識
隨著技術的突飛猛進,管理者對安全管理等方面越來越重視,安全管理加大投入,在安全培訓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及人力,目的要讓員工明白制度規定、明白操作規程,避免員工,面對危險,稀里糊涂直到出了事故才恍然大悟。企業缺乏安全教育和培訓,職工安全知識薄弱,安全技能不熟,生產安全無法保證,企業就沒有效益。因此。培訓是企業給員工最好的福利。
培訓員工是一項有效的長期投資。是企業投入的基本成本。它能促使企業實現管理資源優化與整合,達到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效率和增創經濟效益的目的。同時員工掌握了安全知識和技術知識,為企業的生產安全提供保證,可以為企業創造財富。
7 結語
綜上所述,安全管理對促進經濟發展影響深遠、作用重大,企業如果不抓安全,就不會有發展和生存的空間,經濟效益無法保證。因此,我們必須勤奮學習,鉆研技術,建立并遵守制度、法規,消除隱患,夯實安全管理的基礎,牢固樹立安全底線意識,以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感干好本質工作,樹立“一次把事情做好”的理念,遵章守法,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實到實處,做到真抓、真干、真管,嚴格執法力度,建立管理層對安全負責制度,追究安全直線責任,確保安全生產,確保企業的生存,為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35-138,144-146.
[2] 王樹生,安紅昌,杜正梅.科學發展 安全發展[M].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2012.
[3]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管理[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13.
[4] 騰煒,劉左軍.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