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璞
吉林醫藥學院附屬醫院康復醫學科,吉林吉林132013
基于ADL評估在康復科分級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李玉璞
吉林醫藥學院附屬醫院康復醫學科,吉林吉林132013
目的探討基于ADL評估在康復科分級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康復科住院的6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取基于ADL評估的分級護理對患者進行康復治療,比較護理前后的康復效果。結果經為期30 d的治療和護理后,患者在衣、食、住、行、個人衛生以及總得分方面的評分分別為(13.07± 4.59)、(16.66±3.53)、(14.51±4.26)、(13.38±4.06)、(15.18±3.97)和(71.00±3.86)分,均顯著高于護理前的(6.12± 3.12)、(10.28±4.15)、(9.07±5.52)、(7.70±3.61)、(6.93±2.96)和(38.62±4.86)分,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ADL評分區間分布上,治療前>96分、76~95分、51~75分、26~50分和<25分的患者分別占0.00%、8.06%、32.26%、35.48%和24.19%,治療和護理后各評分區間的患者分別占20.97%、45.16%、14.52%、11.29%和8.06%,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取基于ADL評估的分級護理對康復科康復治療的患者進行護理,效果顯著。
康復科;ADL;分級護理
隨著康復醫學的發展和進步,許多醫院尤其三甲醫院都開設了康復科,以為腦血栓等患者的后期康復提供更為專業的醫療服務[1-3]。由于早期受到當時護理理念和技術方法的制約,大部分醫院并沒有根據患者的個人情況提供有針對性的護理服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整體護理效果。在這一背景下,將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評估應用于具體的護理工作中[4-7],根據ADL評分對患者進行較為合理的等級劃分,并以此為基礎開展分級護理服務,可使護理工作與患者的實際情況相一致。我院康復科采取基于ADL評估的護理方法對護理工作進行優化,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康復科住院的6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36例,女性26例;年齡35~73歲,平均(51.25±4.17)歲;22例為腦梗死,12例為腦出血,8例為腦外傷,4例為腦動脈瘤,10例為脊髓損傷,6例為椎管腫瘤。所有患者在腦外科等科室進行藥物或手術治療后,在康復科進行后繼的康復治療和護理,在入院時或轉入康復科時均采用ADL進行評估,ADL評分為16~91分,平均(38.62±4.86)分。
1.2 護理方法
對所有患者采取基于ADL評分的分級護理,以使護理工作具有明確的針對性,具體工作內容如下。①ADL評分<25分的患者:該類患者一般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是護士護理工作的重點。在日常工作中,要實時觀察其體位是否舒服,并每2小時為其翻身1次;每日早晚進行全身按摩1次,30 min/次;觀察和協助患者排便,做好皮膚的清潔;日常康復訓練方面主要以簡單的床上康復活動訓練為主。②ADL評分為26~50分的患者:在生活護理方面,指導和協助患者盡可能的獨立完成一些活動,如簡單的洗漱和進食等;同時護理工作的重點向康復訓練傾斜,如借助各種康復器械和輔助設備,完成手部、上肢和下肢的功能訓練等[8-9]。③ADL評分為51~75分的患者:生活護理與康復護理并重,如在生活護理方面,指導和鼓勵患者完成基本的日常活動,穿脫衣褲鞋帽等;康復護理方面,與ADL評分為26~50分的患者比較,增加康復訓練的強度和時間。④ADL評分>76分的患者:護理工作完全以康復訓練為主,如行走訓練和站立平衡訓練等[10-11]。
1.3 評價標準
經為期30 d的護理后對患者進行ADL評分,具體評分標準分為衣、食、住、行和個人衛生5個項目,每項各占20分,總分100分,得分區間為0~25分、26~50分、51~75分、76~95分和>96分,分別表示極度殘疾、重度功能障礙、中度功能障礙、輕度功能障礙和生活完全自理5個級別。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患者護理前后ADL評分的比較
經過30 d的康復護理后,患者在衣、食、住、行、個人衛生以及總得分方面的評分高于護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患者護理前后ADL評分的比較(分,±s)

表1 患者護理前后ADL評分的比較(分,±s)
與護理前比較,*P<0.05
?
2.2 患者護理前后ADL評分分布情況的比較
經過30 d的康復護理后,ADL評分區間為>96分、76~95分、51~75分、26~50分以及<25分的患者比例與護理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患者護理前后ADL評分分布情況的比較[n(%)]
康復醫學科是我國醫學領域的新興學科,康復護理學隨之也成為護理學的一個分支學科,且康復科護士的日常工作與其他科室比較,有著本質的不同,如以神經科為例,護士主要工作內容為遵醫囑為患者輸液和發藥等,在工作中完全處于醫生助手的地位,而在康復醫學科由于患者均經過系統的治療,生命體征已經完全穩定,此時醫生的治療工作起到的作用已經非常有限,相應的康復護理工作則為患者后期康復起到更為重要的作用。
在護理工作中,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制訂護理措施將成為未來護理學的發展趨勢之一,這就使如何對患者進行準確合理的分級成為未來優化護理服務的前提。在患者的康復護理方面,ADL評分對患者的衣、食、住、行等多個方面進行衡量和評分,為分級護理提供較為準確的依據[12-13]。護士通過患者的評分結果,可以直觀地了解患者目前階段主要存在的問題和護理工作的重點,避免以往護理工作中對多名患者采取相同護理措施的弊端[14-15]。如對于ADL評分較高的患者,護理工作完全以康復訓練為主,這樣既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護士的工作強度,也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復。本研究中,采取基于ADL評分的分級護理措施,經過為期30 d的康復和護理后,患者的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的ADL評分均明顯提高;另外護理前多數患者ADL評分均集中在51~75分和26~50分兩個分數段,治療后45.16%的患者的ADL評分處于76~95分區間,這些均說明了分級護理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復效果。
綜上所述,采取基于ADL評估的分級護理對康復科康復治療的患者進行護理,效果顯著。
[1]韓梅.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重型顱腦損傷術后偏癱肢體康復效果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14):96-97.[2]班彩琴.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重型顱腦損傷后肢體偏癱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12):175-176.
[3]王敏.康復科亞重癥過渡病房的建立與管理[J].護理學雜志,2014,29(7):57-58.
[4]王玉珍.康復督導在腦卒中偏癱患者ADL訓練中的應用[J].臨床護理雜志,2012,11(3):14-15.
[5]吳玉娥.系統化ADL訓練在促進腦梗死患者早期下床的臨床研究[J].當代醫學,2014,20(3):27-28.
[6]石榮光.“無陪”護理模式對老年骨科患者康復訓練效果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49-50.
[7]鐘玉群.3+1整體康復護理模式在老年癡呆癥患者康復中的應用[J].廣東醫學,2011,32(20):2754-2755.
[8]汪玲怡.早期肢體功能鍛煉對腦卒中患者肢體康復的影響[J].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2011,9(6):471-472.
[9]楊飛卿.臥床肢體功能鍛煉器對外科ICU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5,25(10):96-97.
[10]王義平.不同護理模式在燒傷患者早期肢體功能鍛煉中的效果比較[J].中國衛生產業,2011,8(5):26-28.
[11]曾璐.軀干控制訓練對腦癱患兒綜合能力及活動功能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5,25(16):100-101.
[12]黃小珍.早期介入ADL訓練對半髖關節置換術患者術后康復效果的影響[J].白求恩醫學雜志,2015,13(3):332-333.
[13]許義芳.早期康復介入對腦卒中患者ADL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學,2015,27(4):97-98.
[14]何青艷.腦卒中患者偏癱恢復期的康復護理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2015,31(6):119-120
[15]李振香.心理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10):10.
Application effect of based on ADL assessment on grading nursing in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LI Yu-pu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lin Medical College in Jilin Province,Jilin 132013,China
Objective To prob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based on ADL assessment on grading nursing in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Methods 62 patients in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4 to May 2015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grade nursing of based on ADL assessment,and rehabilitation efficacy was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Results After 30 days of treatment and nursing,the scores of wearing clothes,eating,housing,walking,personal hygiene and total points were respectively(13.07±4.59),(16.66±3.53),(14.51±4.26),(13.38±4.06),(15.18±3.97)and(71.00±3.86)points,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6.12±3.12),(10.28±4.15),(9.07± 5.52),(7.70±3.61),(6.93±2.96)and(38.62±4.86)points of before nursing,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P<0.05).On the ADL score interval distribution,percentages of patients obtaining more than 96 points,76 to 95 points,51 to 75 points,26 to 50 points and 25 points and below were 0.00%,8.06%,32.26%,35.48%and 24.19%in turn.After treatment and nursing,they were 20.97%,45.16%,14.52%,11.29%,8.06%in each scoring interval,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P<0.05).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rehabilitation in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application of grading nursing based on ADL assessment scale can obtain a remarkable efficac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Grading nursing
R493
A
1674-4721(2015)12(b)-0193-03
2015-08-10 本文編輯:李秋愿)
李玉璞(1976-),女,本科,主管護師,主要從事康復醫學的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