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夢軒
舞蹈在兒童劇里的運用
■韓夢軒
《青奧火炬手》是由南京市話劇團創作并傾力為青奧會打造的一部兒童劇,2012年至2014年在各個小學、社區演出五十多場,深受廣大師生、市民喜愛。我很榮幸的被應邀成為了《青奧火炬手》的舞蹈編導。該劇講述了小學生馬叮叮和韓美美要爭當青奧火炬手,一個偶然的機會在小蜜蜂波妞的帶領下來到了魔幻王國,在這次經歷中,他們一起了解了機智、勇敢、善良、公平、友誼的意義,通過各種奇遇與考驗,他們收集到了代表奧運精神的五色光,最終經過青奧知識競答,產生了青奧火炬手的故事。
當時在這部劇中和導演溝通時,發現了這種新穎的舞臺戲劇“必合語言、動作、歌唱,以綜合演一個故事”。以優美而舒展的曲調,細膩而深刻的感情品味和挖掘這故事情節中的拼搏和期盼,會察覺到角色之間為爭當火炬手的些些阻力。導演恰是巧妙地抓住了這些細節和戲劇中的矛盾沖突點,希望能將其以藝術技巧加工,將舞蹈作為這里情感表達的一種方式。在這里,本人認為可以說舞蹈是輔助性、延續性的,也可以不是輔助的,而有一定的獨立性。是通過舞蹈各種優美的舞姿和復雜的技巧形象地為基本元素創作了不同調式、不同節奏、不同情緒。角色的勇敢、機智、堅定,還有一段雙人舞更是融抒情與敘事于一體,讓觀眾不僅是欣賞和感受不懼艱難轉合中的情感起伏,錯落有致,覺得這樣的綜合戲劇結構,能使整部戲脈絡理性清晰、敘述流暢、戲劇敘事的各基本要素比例得當。
俗話“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經過思考,我覺得有三個地方特別需要出現舞蹈。第一個就是在開場前的一段集體舞,第二個是主人公遭遇到了挫折和失敗時的情緒宣泄,第三個就是最后大家都贏得了榮譽后的表現。那么如何把舞蹈的元素融入到兒童劇中表達呢?這個當然先要讀懂劇情,明白掌握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才能準確得運用舞蹈語匯將劇中特色表現給觀眾。舞蹈的多元化,多元素,也是需要妝容的,通過相應的裝扮,更好地突出主題,更好地吸引人們的眼球,做到最好的視覺美!譬如第一段的音樂整體是非常歡快輕松的,從構思的第一出發點考慮到大多數的觀眾群是小學生,所以首先在道具方面采用了生活中常見的,例如課堂上的小課桌等搬上了舞臺。我覺得這樣易于小朋友接受和理解。為了更好地烘托出劇本中開場和現場的氛圍,在設計動作上主要考慮到歡快和青春的節奏,其中利用了錯步跳、左右劃步,多米諾隊形的動作變換、加強節奏點的處理、卡通娃娃的造型和動律等元素來表現,令開場就抓住觀眾的注意力。特別是根據每個人物的不同設定了比較固定的姿態,從而使音樂各方面有助于人物性格的刻畫。而在第二段中,首先音樂上就有了變化。整體的氛圍比第一場安靜了許多,再看劇本中這里是要詮釋出主人公內心的失落和挫折感的,就安排這里是一段獨舞,本人就采用了偏現代舞元素的動作在里面表現。比如利用了很多收放呼吸的胸腰動律、快蹲慢起,轉圈轉身、涮腰接吸腿跳等動作。?在主人公內心情感的表達完后,還加入了一段帶點表演配合的雙人舞,因為想表現劇本中要求呈現的朋友之間互相激勵、互相幫助的情景,再配合臺詞這個在情緒上的表達就更顯突出了。也許這樣的表達方式,相信小朋友們會更容易入戲和懂得實質的含義。到了最后的尾聲部分,包括謝幕,劇本中要體現出的主題是團結的力量就是大,團隊的合作精神獲得勝利的思想,此時所有演員都在臺上,節奏對比上更為多元和鮮明,對劇情的發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就把這段群舞加入了民間舞里的一些民族基本步伐和隊形變換結合在一起,有三角形、大斜線、圓形烘托出熱鬧的場景和集體榮譽感。最后導演還希望有和現場的小朋友們進行互動的環節,本人特意還安排了類似玩游戲時的場景,譬如手拉手穿城門啊、手拍手跳格子啊,利用跑跳步從一個大圓變化成兩個及多個小圓等,最后這部兒童劇就在美好的結局和美妙的音樂舞蹈中結束了,給小朋友們留下的是積極向上、互助互愛、歡樂學習的正能量,我也從中學到了不少東西,實現藝術傳播、文藝陶冶的目的,積累了很多經驗。
這樣一個情景交融的藝術創作過程,就是一個情感表達的交流溝通。以情感人、以情帶舞是舞蹈表演的關鍵所在,舞蹈是情感的藝術,情感是舞蹈內在的生命的核心。舞蹈形象的情感通過舞蹈表演者的形體語言得以真實表達,通過演員的形體語言得以完美塑造,通過情感表達和形象塑造的有機結合,完成了藝術傳達的使命。而這樣的藝術效果,只有以情感體驗和舞蹈形象塑造出來。任何舞臺表演形式都是通過一系列動作、語言、姿態、表情、造型等藝術元素的綜合。眾所周知,與文學、文字和語言等交流方式相比較,肢體動作和形體語言是藝術傳達的最直接的表現手段,也是作品形象的內心情感的最直接的抒發方式。但也恰恰是舞蹈表演的藝術表達的局限所在,在舞蹈表演中很難將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進行演繹,而是通過藝術手段,可以運用形體語言和戲劇表演的形式去塑造角色形象,以及在此基礎上對人物認知準確地把握。在舞臺戲劇中,不可否認的是,生動貼切的臺詞演繹和戲劇表演中也使舞蹈表演增加了許多藝術魅力。同時,作品的精華、意蘊,有時舞蹈表演才屬于真正表演中容易起到烘托氣氛、渲染情感、調動情緒等作用的表現形式。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人們認識能力的不斷提高,用來表現作品人物形象的喜怒哀樂和內心活動,有越來越多的表演形式。這些平臺是詮釋舞蹈作品的一個重要藝術表達手段,始終貫穿在整個舞蹈表演過程中。對塑造舞蹈形象、情感表達、氣氛渲染等起到了重要作用。舞蹈作品的人物性格、情節變化、意蘊意境,都與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諸如舞蹈節奏的快慢、舞蹈動作的大小、舞蹈力度的強弱、也是根據“情”的改變而變化的。此外,在其他藝術領域,肢體語言同樣重要。例如,世界幽默大師卓別林的電影風靡全球,但是他的電影卻是無聲的。在無聲的電影中,卓別林用其豐富的表情、富有藝術幽默的肢體語言,奠定了自己在世界藝術史上的地位。我們與外國人溝通時,也經常用肢體語言來增進溝通,因為有很多肢體語言是無國界的。文藝表演中的舞蹈藝術是以肢體動作為表現工具,通過舞蹈的節奏變化、深刻的藝術加工來表達情意。情感的體現與運用使舞蹈作品具有了藝術生命力,比單純的舞蹈形態模仿產生更強的藝術震撼力。在舞臺上,表演者更要以情動人,把舞蹈的動作與內心的藝術情感完美結合在一起,以自己的真情實感激發廣大觀眾內心的藝術情感,達到與觀眾的共鳴。具體來說,提高情感的藝術具有感染力的。在戲劇與舞蹈的相結合中表演一個角色,必須首先認識到這個角色所處的歷史背景、生活環境以及所表演人物的心理特征,只有掌握了這些內在的東西,演員才能與角色合而為一。舞臺表現力是演員內在情感與舞蹈動作的自然結合,它是感性與理性相互作用的結果。綜合的舞臺劇表現力既展示演員對作品的再認識、再創造,所涵蓋的文化底蘊也是舞臺表現力的前提條件。由此可見,舞蹈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藝術,它涉及到文學、戲劇、音樂、美術等諸多文藝門類,任何表演都需要感情的積淀,感染觀眾是十分有利的。力量、柔韌度、穩定性(控制能力)、協調性和靈活都是觀眾在欣賞作品的同時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和升華。在這諸多的“想象”與“創作”之中,舞蹈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既要表現編導的創作意圖,又要超越編導的創作意圖,加上自己對藝術形象的理解進行二度創作,才能擔負感染觀眾再度聯想的重任。
通過這次的實踐,我發現舞蹈還可以出現在更多的不同的表演形式里,包括音樂劇、舞臺劇、配樂詩朗誦等等。因為舞蹈是最美麗的肢體語言,真正的靈魂,真正舞動出來的美麗是發自內心的,是由內而外的美麗。它可以很優美很優雅地表達舞者想要訴說的一切!會使任何形式的表達更畫龍點睛,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