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
音響技術在戲曲中的作用
■陳忠
當今,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市場經濟的不斷繁榮,人們對物質生活的需要和精神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人們對藝術的欣賞鑒別更是有所不同,為此,戲曲藝術便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道文化大餐,當觀眾享受戲曲藝術的同時,音響便首當其沖地成為戲曲舞臺中的重要角色,釋放出它的最強音。
做為一名從事音響的技術人員,首先要明確自己的屬性和從屬關系,找準自己的位置和工作切入點,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音響的優勢。音響在服務戲曲藝術方面著重以音源為動力,根據劇場的建筑結構和空間大小,結合現場的聲噪、分貝和演出實況而定,目的是讓觀眾在視覺和聽覺上得到最大的享受。這樣就對音響專業工作者提出了一個更高的要求。業內部分專業音響人員誤認為音響就是推進加強音量的響度,音量越大覺得越好,卻忽略了音質的美感。其結果觀眾沒有得到美的享受,卻飽受著震耳欲聾的折磨,僅此一點便是一個不合格的音響專業人員,搞音響的都知道,一個好演員,一部好作品沒有音響的助推和支撐是達不到成功彼岸的,優美的音樂是通過音響師的調試而最終達到悅耳的效果。戲曲也是同樣,演員在舞臺上的出色表演和聲腔的完美結合,就需要和音響師緊密配合。在演出過程中,劇情的變化不單單靠演員的表演和聲腔去感染觀眾,而且還需要美妙的音樂和樂手對各種樂器的演奏,讓藝術再次升華,而每件樂器都有它的共性和獨特性,要想使每件樂器能夠在演出中發揮出各自的特色。音響對其來說尤為重要,比如錫劇中的主胡,它的音樂應該突出明亮而不干燥,圓潤而不失色,這就要求音響師對其調音時“提升、拓寬、飽和”力求表現出主胡的色彩,又如彈撥之秀——琵琶,它的音色清脆富有彈性,秀美動聽,在調音時“拉窄、飽和、提升、潤色”使撥彈樂器最大限度地發揮出本身特色,好的音樂要靠低音襯托,低音在音樂中的作用就是基礎和牢固的根基。為此調試低音樂器如:大提琴、貝司等相關樂器,調試時應“拓寬、加厚、飽和”只有這樣調試出的音響效果才能全方位的兼顧,才能使觀眾在觀看演出時飽賞眼福和耳福,綜觀音響在戲曲中的作用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音響師并非“一蹴而就的事”,為此音響不是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也不是開大關小的不科學方法,而是現實條件下的一門專業學科。
綜上所述,音響作為一門專業學科,其服務宗旨包括社會各個門類,尤其是戲曲藝術,最后音響作為所有發聲體的輔助工具,可謂是“身輕意重”,這就要求音響師具備過硬的技術水平,良好的心理狀態,博學識廣的文化修養,克己奉公的敬業精神,才能把音響這門科學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戲曲藝術事業,把優美動聽的聲音灑滿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