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觀
1954年的春天,西爾維特·科貝特還只是一個19歲出頭的姑娘,她家居住在法國南部靠近大海的瓦爾勞里斯鎮。而20世紀最著名和最具影響力的西班牙油畫家、雕塑家巴勃羅·畢加索(1881—1973)就住在她家的隔壁。
當時,畢加索早已注意到了科貝特,不過,科貝特還完全不知道。直到有一天,科貝特正在花園里散步,她忽然聽到一陣響聲,然后看見在花園的圍墻上,慢慢地伸出一幅畫來。
那是一幅扎著馬尾辮的女孩兒的畫像。科貝特馬上跑到隔壁,找到畢加索。畢加索微笑著對她說:“畫中的這位女孩兒就是你,還有你那可愛的馬尾辮。”
《扎著馬尾辮的女孩兒》是畢加索以科貝特為原型創作的許多繪畫作品中的一幅,后來,這幅畫也成了畢加索的代表作之一。50多年以后,莉迪亞·科貝特(1968年西爾維特·科貝特移民英國時把名字改為莉迪亞)——那個曾經扎著馬尾辮的女孩兒已經成了一名畫家,并舉辦了自己的畫展(科貝特的水彩畫展于2007年在英國德文郡埃克塞特市展出)。
目前,科貝特居住在英國的德文郡,她回憶起了被畢加索當作“繆斯女神”的那三個月中的模特兒經歷。那一年,畢加索已經72歲了,科貝特不明白這么有名的畫家畢加索為什么會選擇她當模特。從墻上冒出來的第一幅畫——《扎著馬尾辮的女孩兒》,是畢加索在瓦爾勞里斯鎮第一次見到科貝特后,憑著記憶完成的。“我當時并不知道他在畫我。”科貝特回憶說,她的聲音輕輕的,還帶著一些法語的口音。
科貝特把自己的頭發扎成馬尾辮,這是她父親的建議。畢加索以科貝特為模特兒創作出了40幅完全不同的畫作和幾件雕塑品,但每一件作品都有那根馬尾辮。實際上,大名鼎鼎的畫家畢加索選擇科貝特作為模特兒并不是迷戀上了她。
后來,科貝特才意識到自己當時只是“兩個女人之間的過渡”。畢加索不久前剛和長期情人弗朗索瓦絲·吉洛特分手,弗朗索瓦絲為畢加索生下了一男一女(兒子叫克勞德,女兒叫帕洛瑪)。弗朗索瓦絲主動離開畢加索以后,扔下兩個年幼的孩子在家陪伴父親。科貝特至今還保留著那張她摟著兩個孩子與畢加索一起合影的照片。照片上的畢加索戴著一頂非常不協調的毛皮帽子,站在科貝特的后面。但不久,畢加索就結識了28歲的西班牙女子杰奎琳·洛克,并很快墜入了愛河。畢加索與弗朗索瓦絲分手后,杰奎琳·洛克就成了他的情人。1961年,35歲的杰奎琳·洛克與80歲的畢加索結了婚,并陪伴他走過了人生的最后10多年。
雖然從1954春天至初夏的那段時期已經過去了這么久,但是科貝特對當時的情景仍然記得很清楚。科貝特回憶道:“畢加索對我很溫柔,他知道我是一個非常害羞的19歲的女孩兒。”

在科貝特看到自己的第一幅畫像以后,畢加索便邀請她到他的工作室做自己的模特兒。科貝特說:“當然,我當時還有一些防范心理,不過也非常受寵若驚。使我感到高興的是,畢加索對我的恐懼與擔心非常敏感。”畢加索給科貝特畫的第一幅肖像畫完全是具象派的,但是隨著兩個人交往的加深,畢加索的繪畫風格開始變得更加立體化。“當我和畢加索面對面坐下來聊天時,他其實極少談論繪畫藝術。在我端坐在搖椅上給他當模特兒時,他就用那大而黑的眼睛注視著我,偶爾也會看看花園深處。有時候他會談起他自己的一些經歷,但沒有問太多關于我的生活。他很喜歡玩游戲,我們時常模擬坐在一輛汽車里,然后我們到外面坐到他的真正汽車里,我們兩個人一起坐在后座上,汽車沒有人開動。在許多方面,畢加索看起來就像一個孩子。”
科貝特與畢加索的交往還不到一個月,法國的新聞記者就知道畢加索有了一位新模特兒。非常有影響力的雜志《巴黎競賽畫報》報道了這個消息,同時配有科貝特的照片。這篇報道被畢加索的鄰居——法國電影導演羅杰·瓦迪姆和他的女友碧姬·巴鐸看到并且告訴了他們。科貝特微笑著回憶道:“有一次,瓦迪姆和女友碧姬·巴鐸來到畢加索的家里。碧姬·巴鐸希望畢加索給她畫像,不過被他拒絕了。畢加索表示自己一次只能使用一個模特兒。”盡管碧姬·巴鐸后來成了全世界聞名的電影明星,但畢加索在為科貝特畫像的時候,還是拒絕了她。

不過科貝特聲稱,自己對碧姬·巴鐸的電影事業也有過幫助。她回憶說:“當我第一次在畢加索家見到碧姬·巴鐸時,她還是一頭黑色的頭發。因為我記得瓦迪姆曾經贊美過我的金色頭發,所以我就建議碧姬·巴鐸把頭發染成了金發。”后來,碧姬·巴鐸以金發碧眼的形象出現在銀幕上,成了一位電影明星。
科貝特為畢加索當模特兒一直持續到當年初夏。有一天,畢加索帶她參觀他自己的房子,并一起進了臥室。畢加索開始在床上蹦蹦跳跳。這使科貝特意識到,這可能是他希望他們的關系更親密些。不過他們并沒有發展到那層關系,科貝特回憶道:“畢加索只是給了我一個很奇怪的擁抱,僅此而已。”
盡管這樣,科貝特現在認為,雖然畢加索對她表現出了明顯的著迷,但他也可能是在利用她,以使他的情人弗朗索瓦絲感到嫉妒,因為弗朗索瓦絲的離去,深深地傷害了畢加索。事實上,弗朗索瓦絲后來在回憶錄中寫道,她認為畢加索正在利用科貝特讓自己回心轉意。
科貝特回憶道:“在我的記憶里,畢加索當時處于困境之中,他過得很不快樂,我也很想幫他解脫苦悶。”
在科貝特為畢加索擔任模特兒幾個星期之后,畢加索曾經表示應該給她一些報酬。“這時我開始懷疑他可能想讓我脫掉衣服,盡管他從來沒有真正要求我這樣做。”實際上,當那年夏天快要結束的時候,畢加索確實給科貝特看了一幅一位年輕的裸體女孩兒的畫像。科貝特說:“雖然畫像中的女孩兒并不是我,但是他確實說過這幅畫的靈感來源于我。”
不過很快,科貝特為畢加索當模特兒的日子就結束了。因為畢加索開始愛上了杰奎琳·洛克,不久他們兩個人就從這個地方搬走了。但科貝特和她的母親仍然還在瓦爾勞里斯鎮居住。
科貝特回憶說:“畢加索在離開之前,他給了我兩幅肖像畫。一幅是素描畫,另一幅是后來他讓我挑選的油畫。他在畫上簽了字,并且給了我一本已簽好字的書。”1956年科貝特結了婚,但不久她的丈夫得了重病,當時他們的日子過得非常艱難。“我只好把素描畫賣掉,籌集了一些錢。后來我非常后悔,不過當時實在沒有辦法。不久我又不得不把油畫也賣掉了。”買畫的是一個美國紐約人。幾年以后,科貝特試圖把畫買回來。“那個買畫的人說他愿意把它還給我。但是他一直沒有這樣做,現在我真的不知道那幅畫怎么樣了。”
科貝特將永遠記住并感激1954年的那個春天。她說:“如果愿意,我可能會愛上畢加索。不過說實話,他的年紀太老了。”那時畢加索已經超過72歲,而科貝特還不到20歲。

不過,畢加索也給科貝特留下了一些實質性的東西——這就是對藝術的熱愛。“ 藝術這東西確實很奇怪。我以前在學校里學過藝術課程,后來也與一些所謂的藝術家有過交往。但是直到40多歲,我才去藝術學院并開始真正意義上的畫畫。直到那時,我才用自己的大腦去畫畫。我知道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畢加索教會我的。當我為畢加索當模特兒時,他曾經鼓舞與啟發過我。也許真正教會我畫畫的人就是畢加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