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燕梅
如何將關聯理論運用到商務英語的口譯中來
賈燕梅
【摘要】近幾年來,隨著全球經濟的增長和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世界經濟一體化格局亦逐漸完善,在這樣的背景下,國際間的商務活動正不斷趨于全球化發展。英語作為一種世界通用的、最多國家使用的官方語言,在商務貿易中的地位不可替代。因此,隨著人們對商務英語使用頻率的日漸增加及對商務英語口譯要求的不斷提高,尋找更加實用的商務英語口譯方法顯得極為迫切。莫里斯認為語用學是探討語言符號與符號使用者之間關系的學科,這是關聯理論的基礎,利用關聯理論,可以更好地進行商務英語口譯。本文主要針對關聯理論在商務英語口譯當中的運用策略進行探討,希望能夠對這方面工作有所助益。
【關鍵詞】關聯理論商務英語口譯
現如今,世界范圍內的國際商務貿易活動和跨文化交際活動正越來越頻繁,這是全球的發展趨勢,作為世界重要一員的我國亦不例外。尤其是自2001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國內的對外貿易量越來越大,而對外貿易的前提是能夠與他國商人進行良好的溝通與交流。眾所周知,英語是世界范圍內使用最廣泛的第二語言,所以人們在從事國際商務貿易活動之時最常使用英語來進行溝通。由于英語和中文在本質上的不同,所以對于中國人來說,口譯英語具有一定的難度。為了解決商務英語口譯方面的問題,眾多專家和學者主張將關聯理論應用于商務英語口譯當中,以下筆者就結合實際談一談其相關策略。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商務貿易行業日益發達,特別是自正式加入WTO后,投身商務貿易行業的商務人士數量與日俱增。在此背景下,中國同其他國家之間的商務交流活動日益頻繁,而這就使得英語這一世界最多國家使用的通用交流工具變得愈發重要。商務英語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四方面:一是能夠大大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二是能夠大大加強我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商務交流,三是能夠大大促進我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相互了解,四是能夠大大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商務英語與普通英語不同,古語有云“隔行如隔山”,商務英語正是由于其在商務貿易行業當中的特殊性而成為了該行業內所獨有的語言。那么,商務英語的定義到底是什么呢?目前國內外眾多相關專家和學者都對這方面進行了研究。皮克特認為,商務英語既屬于特定的商務技術語言,又是普通大眾的語言,其處于這二者的交界地帶,帶有一定的中介性色彩。總體來說,商務英語可以分為兩部分:商務和英語。其中,商務是商務英語的科學構成,而英語則是其語言媒介;在此觀點下,只需進一步了解“商務”的含義便可對商務英語的內涵進行界定,或者也可以將商務英語看做是專用英語的一項分支。
(一)關聯理論及其語境
關聯理論是由法國學者斯波伯和英國學者威爾遜共同提出的,是當代語用學的一個重要流派,它的出現引起了世界學術界的轟動。關聯理論是建立在人類認知基礎上的研究人類話語交際行為的一種全新方法,若想對其進行研究,首先應當要明確其探討內容:話語交際與認知之間的關系。關聯理論既非建立在規則基礎之上的,也不受公理標準的約束。關聯理論的論點為:受話人只會借助某一單一且一般的標準來瑞摩和理解話語,這個標準使受話人只會選擇唯一一種理解,而該標準就是關聯性,任何一種明說的話語交際行為都應被認為其本身便具有最佳的關聯性。關聯理論將話語交際與認知相掛鉤,指出了話語交際是一個認知-推理的互明過程。同時,關聯理論對語境進行了重新定義:語境并不僅是指與物質環境相關的信息或前文出現過的信息,還與對未來的憧憬、對科學的假設、對宗教的信仰等因素有關,其既可能是從前文信息中提取的,亦可能是從對發話人的觀察或對物質環境的感知中發現的,還可能是從文化和科學知識與常識中了解的;同時,由于在話語交際過程中交際雙方的話語是時刻變化的,所以語境在關聯理論中亦非一成不變的,而是動態、可變及可被選擇的。
(二)關聯理論中的關聯性
斯波伯和威爾遜把關聯性定義為:當一種認知假設在某特定語境中能夠產生一些語境效果時,則它在當時的這種語境中具有關聯性。這種定義是以語境效果為出發點的。語境效果有大小之分,關聯性也有大小之別,一般語境效果越大則其關聯性就越強,反之,語境效果越小則關聯性就越弱,這說明關聯性與語境效果之間呈正比例關系。因此,若想了解關聯性的大小,首先就要了解語境效果。簡單來說,語境效果指的就是發話人的明示話語與受話人根據語境所得出的認知假設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它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在舊信息中植入新信息且產生了新語境,第二類是新信息增強了受話人的原有認知假設,第三類是新信息與受話人的原有認知假設相抵觸。無論是哪一類情況,只要新信息改變了受話人的認知環境,則就會產生語境效果。雖然從理論上來看,最大關聯會使人們在話語交際之時花費最小的處理努力而獲得最大的語境效果,但在實際話語交際過程中卻不能盲目尋求最大關聯。人類的話語交際行為是希望當時的資源最優化的,也即是所花費的處理努力與所達到的語境效果達到最佳平衡狀態,這就是所謂的最佳關聯。
(一)理解過程的策略
由上文可知,在商務英語口譯過程中,譯者需要將重點放在把握話語交際雙方的信息意圖及交際意圖上面,尤其是要把握其交際意圖。那么便產生了這樣一個問題:到底如何才能夠正確理解這兩項意圖呢?從商務英語口譯的理解過程中可以發現,在對詞匯和句型都熟悉的前提下,受話人若想正確理解發話人的交際意圖,最主要的一項任務就是找到能夠使發話人的話語達到最佳關聯狀態的認知語境,從而花費最小的處理努力而得到最大的語境效果,建立起二者之間的最佳關聯。然而,在實際商務英語口譯之時,譯者經常會碰到一些陌生和不熟悉的的詞匯及句型,而在詞匯或句型不太熟悉的情況下,商務英語的口譯任務自然會變得更加困難。針對這種情況,可以采取推理的對策。推理主要有兩大依據,分別是:第一,依據發話人的明示刺激,包括言語刺激和非言語刺激,言語刺激主要有話語等,非言語刺激則主要有體態語言等;第二,依據當時的語境,例如發話人前述的話語、當時的物質環境及百科信息等。有了這兩大依據作為參考,就可以更加有效地完成商務英語口譯任務。以下面一組商務對話為例:A: “I'm afraid your offer is rather pricey. You know our order is a sizable one.”B: “May I ask what size of your order is?”假設譯者不知道“sizable”的意思,但又必須要理解這句話的意思,這時就可以根據當時語境進行推理。前半句話的意思是A認為B報價過高而想要優惠,基于百科信息或常識推斷,接下來A肯定會為了得到優惠而提到自己的采購量,再加上“sizable”一詞很可能來源于“size”,所以譯者就可以合理推測出“sizable”是“很大的,大量的”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在商務英語口譯過程中,理解環節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認知過程,其既受制于社會和文化等因素,又與譯者的個人因素及其推測能力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商務英語在口譯過程中非常看重于譯者在話語交際過程中對各種因素的把握能力,只有善于把握相關知識和關聯語境的譯者,才能夠快速準確地獲得最佳關聯,進而達到最佳的語境效果。
(二)轉述過程的策略
若想在商務英語口譯過程中順利完成轉述過程,譯者應當將使受話人產生最佳關聯作為最終目標。那么,如何才能夠達到這一目的呢?首先我們應當要明確,發話人的主要意圖有兩個,即信息意圖和交際意圖;前者比較容易把握,因為它是交際雙方的一種明示行為;而后者則不太容易把握,因為其通常是隱含的,受話人必須要通過推理才能夠理解,且交際意圖又是交際雙方的所有交際信息中最重要的成分。誠然,交際雙方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明示行為,但也偶爾會出于種種原因而閃爍其詞,此時作為譯者,必須要將其中所隱含的信息直白地告訴受話人,從而促使其理解。以下面一個情景為例:在某次商務慶功宴上,甲公司特地選購了一些食物來招待客人,其中包括上等Hamburger;外貿業務員A指著一個hamburger問同事B: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Hamburger?B:A hamburger is just a hamburger.如果僅從句意上進行理解,我們會發現B的回答幾乎毫無意義,但仔細推敲其話語就會明白其中的隱藏含義:“這個漢堡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就跟普通的漢堡一樣。”B之所以會這樣回答A,一是因為其認為A能夠結合當前語境而理解自己的交際意圖,二是其認為在當前環境下直接評價甲公司準備的食物普通是不禮貌的。由此可以看出,譯者在口譯之時必須要先認真分析和考慮發話人的隱藏交際意圖,然后再將其隱藏交際意圖直白地轉述給受話人。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隱藏交際意圖都需要進行解釋,當發話人和受話人對某一話語具有相同的認知環境之時,譯者也可以不必翻譯其隱藏含義。以下面一組商務對話為例:A: He has managed to become the deputy GM of that multinational company.B: So the tongue is the most valuable part of his body.在此對話中,B的真實交際意圖是“他之所以得到提升是因為他會拍馬屁”,如果譯者將此交際意圖直白地翻譯出來,那么就會使發話人原本想要達到的嘲諷效果消失;對此,譯者可以這樣翻譯:“可見嘴巴才是他身上最有價值的地方!”再者,有時發話人與受話人之間的語言和文化背景差異較大,這會導致其的認知環境也存在許多差異,在這種情況下,譯者還需要盡量在口譯過程中補充適當的語境以彌補雙方之間的差異。
綜上所述,隨著近年來國際商務貿易的日漸頻繁,人們對商務英語的需求越來越大,但由于語言和文化的差異,在商務英語口譯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種種問題,這時就需要合理運用關聯理論來解決這些問題,以便雙方更好地進行交流和溝通。
參考文獻:
[1]廖蕓.關聯理論關照下商務英語翻譯策略探討[J].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02):31-34.
[2]孟蓮.關聯理論視角下的經貿類法律英語翻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英譯本為例[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1(10):113-114.
[3]田玲.論關聯理論與文體學視域下的科技英語翻譯策略[J].江淮論壇,2011(06):185-188.
[4]田敏,賈德江.從關聯翻譯理論視角分析商務英語信函中模糊語的漢譯[J].新西部(下半月),2010(02):100-101.
[5]肖永賀,黃曉雄.關聯理論指導下的商務英語翻譯[J].遼寧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3):104-106.
[6]李曉暉.從關聯理論角度看語境對商務英語翻譯的影響[J].中國電力教育,2010(35):191-192.
[7]陳珊珊,余鵬.基于關聯理論的商務英語信函中模糊語言的翻譯策略[J].宿州學院學報,2015(04):72-75.
(作者單位:樂山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
作者簡介:賈燕梅(1966-),女,漢族,四川樂山人,文學學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語翻譯和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