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一船遠航,明亮的燈塔是驚濤駭浪中的希望;一人成長,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實現人生價值的保障;一國復興,勇于擔責、敢于擔當的好干部是干事創業的棟梁。
在我們黨執政興國的奮斗歷程中,一批批優秀縣委書記競相涌現,如燈塔般照亮人們繼往開來的奮斗之路。他們有的情牽一方熱土,心系百姓冷暖,把群眾的事當成最大的事;他們有的努力改變貧窮落后面貌,在改革大潮中敢闖敢干;他們有的堅守底線,清正廉潔,讓有限的生命散發出無限的光和熱。優秀縣委書記的典范如焦裕祿、楊善洲、谷文昌,用汗水把荒山變成青山,耕耘出一片惠及群眾的蒼翠傳奇;用真心為百姓服務,書寫出一幅愛黨愛民的感人詩篇……
在我們黨成立94周年紀念日前夕,全國有 102名同志被中組部授予“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的光榮稱號,我區杭錦后旗旗委書記王惠忠、卓資縣縣委書記常培忠以及翁牛特旗旗委書記敖日格勒3人入選。作為從全區102個旗縣中“優中選優”脫穎而出的先進典型,他們理想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改革創新、謀劃發展的責任擔當,心系民生、服務群眾的為民情懷,清廉為公、勤政務實的為政風范,就像明亮的燈塔,照亮身邊人,照亮一片天。
“真金不怕火煉。”縣委書記崗位是一塊“試金石”,能不能成為“真金”,首先要看共產黨人的政治底色。做“政治的明白人”,就是要堅定理想信念不動搖,明辨大是大非不糊涂,始終“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始終把黨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縣委書記責任重大。縣一級在我們黨的組織結構和國家政權結構中處于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如果把縣委比作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一線指揮部”,那么縣委書記就是“一線總指揮”。
縣委書記壓力不小。“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縣域雖小,卻承擔著發展經濟、保障民生、維護穩定等方方面面的繁重任務,黨的方針政策都要通過縣委書記的工作落到實處。縣委書記不僅要接受來自上級部門和人民群眾的檢驗,還要把好“權力、金錢、美色”這三關,嚴防各種誘惑和“糖衣炮彈”。
要想煉就“金剛不壞之身”,不僅要有“面對責任不含糊、面對誘惑不心跳、面對歪風不手軟”的硬功夫、真本事,更要有高度的政治忠誠和堅定的理想信念。沒有理想信念,就不能擦亮精神坐標,事業必不能長遠;沒有紀律規矩,就會組織渙散、失去民心,發展就無從談起。
王惠忠、常培忠、敖日格勒三位旗縣委書記,以實際行動為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作出了具體的注解。
不必說他們常常“五加二”“白加黑”,不知疲倦地夜以繼日工作,只因為惦記著心中那份沉甸甸的責任;也不必說他們無數次下鄉調研,用腳步丈量了轄區的每一個村莊,只因為牽掛著父老相親們的冷暖安危;單是他們以敢于“向我看齊”的姿態帶頭查擺問題、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就知道他們始終把“守紀律、講規矩”放在首位。
在杭錦旗,王惠忠帶頭遵守中央八項規定,堅持對干部嚴管厚愛,敢于動真碰硬,兩年來消化了一大批超配干部。他說:“在工作中遇到問題時,只要記住堅持共產黨人的底線,就會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就會自覺與黨的各項要求合拍。”
在卓資縣,常培忠在選拔干部和干部調動中,狠剎跑官要官賣官之風;他還建立了招投標監督制度,嚴禁親屬在辦企業、攬工程方面謀取好處。他說:“要求別人做的事,自己首先要做到。”
在翁牛特旗,敖日格勒總是帶頭執行各項規章制度,超標辦公用房第一個騰退,超標公務用車第一個處理,接待、出差都絕不突破標準。為了開好民主生活會、聽到真意見,他還請敢于發言的同志首先對自己開展批評。他說:“說得再好,也不如辦幾件實實在在的事。”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因為對黨忠誠,他們經受住了各種考驗;因為心中裝著黨、裝著群眾,他們干出了一番事業;因為“忠誠、干凈、擔當”,他們為我們樹立了標桿。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能不能帶領群眾走上脫貧致富之路,能不能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不僅考驗“當家人”的能力,更考驗其膽識與魄力。做“發展的開路人”,就是要帶領干部群眾謀事創業,一起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就是要勇于擔當、奮發有為,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就是要敢啃硬骨頭,敢于破解難題,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走在前列、干在實處
作為一名“一線總指揮”,首要的任務就是牢牢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下好縣域經濟這盤棋,才能強縣、富民。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縣情實際,也有不同的發展特點。王惠忠、常培忠、敖日格勒作為我區縣委書記的優秀代表,以順應改革大勢的“鉆勁”、敢于直面問題的“韌勁”、勇于涉難趟險的“拼勁”,在因地制宜、產業發展上闖出了新路子,在改革創新、破解難題上取得了新成績。
干事創業要有一股子“鉆勁”。為了找到杭錦后旗的發展路子,王惠忠跑遍了全旗107個村。他深知,杭錦后旗是河套地區面積最小的一個旗縣,人均耕地面積不到5畝,對于一個傳統農牧業地區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制約。經過不斷地調研、分析,他看到,必須大力發展現代農牧業,“跳出農業抓農業,圍繞農業辦工業”,才能揚長避短。目前,杭錦后旗已發展了一批特色產業品牌,糧食產業、設施農業、規模化養殖場都走在全市前列。
干事創業要有一股子“韌勁”。卓資縣是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常培忠“摸清家底”后敏銳地看到,對于這樣一個農牧業特色產業規模不大、工業主導產業不強、第三產業發展滯后的地區,招商引資是唯一途徑。從2009年上任到2013年的4年間,常培忠成立了6個招商工作組,他每年平均有4個月要領著招商組在外招商。有時侯僅僅得知一點招商信息,常培忠也要想方設法進行對接聯系,跟蹤洽談。一次,他大年三十跑到鄂爾多斯和企業負責人商談,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奔波在兩地間,并拿出專項優惠政策與項目對接。功夫不負苦心人,目前已經有20多個億元以上項目在卓資縣落戶,引進資金達210億元,這讓卓資縣的工業經濟挺起了腰板。
干事創業要有一股子“拼勁”。翁牛特旗是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和欠發達地區,是“國貧旗”。經過深入細致調研,敖日格勒決定把簡政放權作為改革的核心任務,對原有191項行政審批事項通過取消、合并、轉化等方式,減少106項,保留了85項,并全部納入政務服務中心統一辦理,審批時限平均壓縮60%。通過減政放權,全旗私營企業和農牧民專業合作社的數量顯著增加,非公經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活力。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攻堅克難的法寶,是黨的干部必須修煉好的基本功。做“群眾的貼心人”,就是要真正做到“心系群眾、熱愛群眾、服務群眾”,就是要在“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行動上深入群眾、工作上依靠群眾”,多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以干部的辛苦指數換得群眾的幸福指數
心中始終裝著群眾,才能視群眾為家人,視民生為家事;對群眾有真感情,才能想群眾所想,憂群眾所憂。正如卓資縣委書記常培忠所說,要做一個合格的旗縣委書記,首先要做到“知民意、辦民事、用民官、得民心”,要“多下雪中送炭之勁,少為錦上添花之事”。
一個干部干得怎么樣,分量重不重,百姓心中自然有桿秤。
杭錦后旗旗委書記王惠忠把對群眾的深厚感情體現在為群眾辦最現實的民生事業上。為了讓全旗人民享有更好的公共服務,他多方籌措資金,相繼建成旗醫技大樓、陜壩中學、老年公寓等一批重點民生項目,而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建成的旗黨政辦公樓至今未動一磚一瓦。
卓資縣縣委書記常培忠的為民情懷集中體現在解決發展欠賬上。始終把水庫建設、通道建設、教育文化基礎條件改善作為重點任務來抓,花大力氣改善全縣城鄉基礎條件。老百姓說:“這兩年縣里的大事情辦的多了,我們種的地有水了,出門的路更通暢了,孩子上學條件好了,生活確實比過去好了。”
翁牛特旗旗委書記敖日格勒“把百姓當親人”集中體現在扶貧攻堅上。從擔任旗委書記那天起,他就與旗委領導班子立下這樣一條誓言:心為民所想,事為民所做,帶頭扛重擔、挑大梁、打硬仗,絕不辜負組織的信任和百姓的期望。為了扎實推進“十個全覆蓋”工程,他把辦公地點設在了嘎查村一線,哪里問題多、困難大,就去哪里現場辦公,現場研究解決問題,保證建一個、成一個,建一批、成一批。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才會沉淀多少真情。”三位旗縣委書記用行動證明:只有心中牽掛著群眾,才能心往下想、眼往下看、腳往下走;只有帶著真心為群眾解決實實在在的民生問題,才會得到群眾真誠的認可與歡迎。
“班子強不強,關鍵看班長。”作為“第一責任人”,不能僅僅滿足于嚴以律己、慎獨慎微,更要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做“班子的帶頭人”,就是要帶頭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帶頭搞好“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帶頭抓班子帶隊伍,帶頭依法辦事,帶頭廉潔自律,帶頭接受黨和人民監督,帶頭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堂堂正正做官
一個好的班子帶頭人,就是一種有形的價值觀、一種鮮活的正能量。有了身先士卒的勇氣、向我看齊的銳氣、走在前列的正氣,才能有以上率下的底氣,才能有干事創業的硬氣。
在選人用人上,王惠忠堅持慎權慎獨,將黨管干部原則和發揚民主有機結合,采取重要崗位“兩推一征”、一般崗位“三推一選”初始提名辦法,讓群眾公認公信的優秀干部脫穎而出。兩年來,推薦選任了8個重點部門一把手和53名優秀年輕副科級干部,激發了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
“一個黨支部好不好,帶頭人很重要。抓好基層黨建工作,是做好所有工作的前提條件。”為解決農村“炕頭黨支部”的問題,常培忠下決心加大基層黨組織建設力度。村里建起了村委會辦公室,還有書屋、廣播站,電腦電視互聯網俱全,每年基礎黨建經費投入達到千萬元以上。通過三年的努力,基層的辦公條件明顯改善,“兩委”成員的工資和其他待遇都有了保障,黨組織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
為確保翁牛特旗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有特色、出成果,敖日格勒連續8個月沒有休過周末。他創造性地提出“全覆蓋”征求意見工作法,組織32名處級干部帶領22支工作隊、270個工作組、2065名旗鄉干部,集中利用4天時間,深入全旗22個蘇木鄉鎮場街道,開展了鄉不漏村、村不漏組、組不漏戶的下鄉調研走訪活動,征求群眾意見建議28760條,梳理歸納為3412件,不僅了解了群眾訴求,也找準了問題、查實了病灶。一位70多歲的老黨員激動地說:“有敖日格勒這樣的好書記,翁旗的老百姓知足啦!”
聞鼙鼓而思良將,時代呼喚更多的好干部。
當此之時,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社會形勢更為復雜多變;當此之時,“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正在協調推進,挑戰多,任務重;當此之時,“三嚴三實”正在全面展開,對黨員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聆聽時代的巨浪濤響,守望心中明亮的燈塔,每一位黨員干部都應認真思考:我們要向這些優秀縣委書記學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