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忠+任英飛+張劍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祖國的大地,背負著民族的希望,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這也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武裝、創建革命軍隊的開始。從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兩萬五千里長征到八年抗日戰爭、三年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國軍人為祖國的解放事業、和平安寧書寫著一首首壯麗詩篇。
熾熱的軍旅生涯,鑄就了軍人鋼鐵般的意志;嚴格的軍事訓練,強健了軍人雄壯如山的體魄;苦樂與共的崢嶸歲月,凝結了軍民血濃于水的深情厚誼。今天,讓我們一起領略當代軍人的鐵血風采。
盛夏,內蒙古區域訓練基地靶場。
一名三級警士長據槍伏地,一陣有序的槍聲響過,300米外的靶標上,10發子彈10個彈孔集中分布在一個雞蛋大的圓圈內。
為了檢驗這位射手百步穿楊的功夫是否像官兵們傳說的那樣“神”,我們取出一根事先準備好的牙簽立在靶檔下一號靶位處,距離100米。這樣的距離,我們用肉眼根本看不見立在那里的牙簽。只見他拔起一片草葉,立在風中,用眼角瞄了瞄草葉搖擺的幅度,迅速地據槍、瞄準、擊發。“啪”一聲,槍響之后靶壕處士兵報靶:“牙簽命中!”
是誰擁有如此“神”的功夫?他就是2015年度武警部隊十大訓練標兵、武警部隊狙擊專業高級反恐特殊人才、武警內蒙古總隊狙擊教員史永紅。
神猜!槍聲一響確定子彈軌跡
細雨霏霏,霧氣濛濛。
訓練基地靶場,射擊地線100米開外,一排靶標緩緩豎起。
“不行,10環偏右上。”槍聲剛響,站在學員小張身后的史永紅抬頭瞅了瞅靶標,說出了結果。
“這么遠,天這么陰,你肉眼也能看見?我不信!”
兩人走到靶標前,結果讓小張啞口無言。
站在射手身后,通過槍響就能確定子彈軌跡,這簡直就是“神猜”!
其實“神猜”不是猜,而是通過細看射手的動作和子彈飛行軌跡作出的判斷,這靠的是十年如一日練就的本領。
“練就極致,志成大器。”史永紅把靶場當家,不管是烈日炎炎,還是刮風下雨,即使沒有教學任務他也要24小時守在靶場:定型訓練,兩個小時紋絲不動,任憑蚊蟲叮咬、眉掛汗珠;定力訓練,臥下去像一塊“石”;專注力訓練,用細針穿過6顆小米粒也不眨一下眼……
不懈的苦練成就“肌肉記憶”。史永紅把自己的體會悉數教給學員:在強化訓練的基礎上,每打完一槍,他就讓學員根據擊發動作、槍的后座、天氣、風速等,先猜測彈著點再看靶,結合彈著點再回顧自己的射擊動作。現在,只要是史永紅的學員,槍一響就會條件反射地判斷出子彈的飛行軌跡,在大腦中形成彈著點“數據庫”。
“學語言要有‘語感,打槍也要有‘槍感。輕叩扳機就知道子彈軌跡,這就是‘槍感;人槍合一,這就是‘境界。如果能找到‘槍感,成為‘神猜,那么你離‘金牌射手就不遠了。”?學員面前,史永紅總是如此強調。
神奇!有限子彈教出精兵強將
崔江龍、劉攀超、常明星……提到自己帶出的享譽武警內蒙古總隊的優等射手們,史永紅充滿自豪。當狙擊教員10年,他帶過的學員數百名,全區武警狙擊手都是他的徒弟,精兵強將遍布12個盟市。
2013年,武警部隊11個月的訓練比武中,他帶領他的狙擊小組A、B兩隊戰嚴寒、斗酷暑,堅持日均14小時超常訓練,不斷挑戰生理、心理極限。他和隊友一道,不斷破除難題險局,精心鉆研特戰的訓法、戰法,采取訓演結合、訓保結合的方式,狠抓體能、智能、技能、心理“四位一體”訓練。在最終的比武中,B隊獲得團體第一名、A隊獲得團體第三名。這樣的優異成績展現了內蒙古武警將士們驍勇的風采。
2013年7月,武警部隊軍事集訓在呼和浩特舉行,史永紅擔任此次集訓的狙擊教員。經過短暫的集訓后,在向各級首長展示集訓成果的表演中,他的學員們成績驕人:所有目標全部命中!
有人說,神槍手是用子彈“喂”出來的。史永紅卻說,狙擊槍手是用腦子練出來的。每次訓練他都要學員用腦思考、用心體悟,所以他的教學法也比較獨特:每次射擊只給射手20發子彈。“把每一發子彈都當成最后一發,你才會覺得珍貴,才會更加動腦筋!”
訓練中每打完一輪,史永紅都會把隊伍集合起來,讓大家交流各自的體會。心理怎樣變化、心跳節奏怎樣變化、據槍動作是否變形……學員們暢所欲言,一談就是10來分鐘。
子彈有限,就得多進行空槍預習。“就那么幾發子彈,打一發少一發,不把方方面面想清楚根本舍不得打!”現任特勤中隊中隊長劉攀超說,“這樣的訓練,打一槍有一槍的感覺,打一槍有一槍的進步,一發子彈就要練出一箱子彈的效果。”
凡有急難險重任務,史永紅和他的戰士們都會勇上一線打頭陣。他們圓滿完成了2004年公安部“雷霆一號”案犯押解任務,參與了2007年呼和浩特市“6·08”群體性治安事件處置、自治區成立60周年大慶安保,組織參與了2008年奧運安保,順利完成了2009年我區代號為“6·16獵虎行動”的聚眾巨賭圍捕、“10·17”越獄逃脫和“11·26”特大殺人案等抓捕任務,參與了2011年我區“5·30”維穩任務……他們用實際行動履行著邊疆衛士的錚錚誓言。
神氣!苦練實練成就高級人才
冷靜、精準的射擊,是電影里狙擊手們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但對于一名真正的狙擊手來說,這還遠遠不夠。
2014年10月,武警部隊舉行了狙擊專業高級反恐特殊人才考核鑒定。此前這一考核鑒定舉辦過兩屆,可前兩屆上沒有一人能夠通過考核,最終均被淘汰。
經過各總隊層層選拔、精挑細選來的26名頂尖狙擊手齊聚這次考核的現場。這些“神槍手”中,有來自“雪豹突擊隊”的頂尖高手,有特警學院“獵鷹突擊隊”的精兵強將……其中還有來自內蒙古總隊的史永紅。
考核科目是針對各種復雜條件下的實戰場景設置的,其中的要求古怪、刁鉆、嚴苛。第一個科目要求狙擊手在無依托情況下,30秒內用三發子彈對100米外的一個雞蛋大小的靶子進行射擊。在這個科目中史永紅三發全部命中,滿分!一個科目后26名選手已有一半被淘汰。考核進行到第6關時,整個考核現場只剩下史永紅一個人。隨后的“大俯角射擊”科目更為驚險刺激:靶位晃動3次,每次晃動時間僅有1秒,選手要在這短暫的時間里完成對目標物的射擊。對于任何一名剛剛攀上高樓、心跳加速的狙擊手來說,都很難捕捉到這一閃即逝的機會。這個科目難度之大可想而知,2013年首次參加考核鑒定的史永紅就敗在這一關。
為了攻克這個難關,史永紅臥薪嘗膽,練就了一項劇烈運動之后瞬間平心靜氣并進行高空大俯角射擊的絕技。他每天快速攀上山頭,在心跳驟然加速的情況下憋氣到大腦缺氧時再射擊。經過反復的訓練,他掌握了在心臟加速跳動時驟然減速、瞬間開槍射擊的本領,并練到了得心應手的程度。但一年后當他再次面臨這一關挑戰時,平靜的內心突然出現一絲波動,第一次靶子一閃而逝,第二次他也沒有選擇射擊,第三次靶位晃到0.6秒時,槍聲響了,現場一片寂靜:子彈正中眉心,靶紙上留下了一個圓圓的彈孔!此時現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史永紅一舉打破了三年來武警部隊狙擊專業高級反恐特殊人才考核鑒定“零”通過的歷史,他也成了官兵們心目中的“偶像”。
在日常與官兵的交流中,他積極探索、及時總結,提出了20余種行之有效的狙擊訓練方法,如“注意力練習法”“記憶力練習法”“手指穩定練習法”“心理調控練習法”等,為總隊狙擊手培訓探索出了一套全新、完整的培訓模式,拓寬了輕武器射擊領域的教學方法,贏得了武警內蒙古總隊官兵的高度認可和贊譽。
史永紅在2013年榮獲全軍優秀士官人才獎一等獎,2014年被評為武警部隊狙擊專業高級反恐特殊人才,2015年5月29日被評為“十大訓練標兵”并受到武警部隊表彰。他還先后于2001年、2009年參加武警部隊排爆骨干集訓、狙擊手集訓,并被評為“優秀學員”“優秀狙擊手”;被武警內蒙古總隊評為“優秀狙擊手教員”“訓練標兵”“奧運安保先進個人”。如今,史永紅把培育更多“特戰精英”“狙擊尖兵”作為自己的使命,并為之奮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