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新
藏貓貓,又稱捉迷藏,是我們小時候最喜歡玩兒的一種游戲,為無數人的童年留下了美好回憶。
游戲畢竟只是游戲,可最近我們卻發現這種游戲走進了我們的生活。《中國紀檢監察報》上的一篇文章《“四風”問題有哪些新“變種”?》曬出了中央八項規定實施兩年來“四風”的各式新“變種”。個別人為了享受過去的“特權”,繼續過“吃公家、喝公家、花公家”的日子,諸如中央不讓公車私用,咱就“私車公養”“任性租車”;明著大操大辦收受禮金不行,咱就不收現金紅包,改收微信紅包……這些人為應對上級檢查和群眾監督玩起了藏貓貓游戲。
藏貓貓游戲怎么一個玩法?諸如“私車公養”,一些領導干部利用手中的簽字報銷權,將私車的維修、油耗等費用直接拿到單位來“消化”,各種花費不低于在編公車,形成“私車公養”模式。諸如“任性租車”,一些地方在督查中發現部分干部在公車不能用的情況下,“任性租車”辦私事,更有甚者假借私車公用為由報銷油費。諸如“掛假車牌”,有的干部公務出車時用“正牌”,辦私事時用“假牌”,給公車披上私車的外衣,兩牌互換逃避檢查。
為什么他們還要玩這些花樣兒呢?因為他們很清楚,公車私用已被嚴令禁止,沒有例外,沒有特殊,沒有下不為例。但是,骨頭里有“當官不發財,請我都不來”思想的領導干部,雖不敢和中央唱對臺戲,不敢明目張膽搞“四風”,但總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欲望,所以他們“不得已”玩起藏貓貓游戲,把違法違紀問題藏起來。
“四風”問題由來已久,不能指望認真一下就可以“藥到病除”。要知道“任性的權力”原本就不安分:有時只是會收斂一些或者轉向“地下”,很多時候還會變著法的“任性”以滿足自己的欲望。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我們應該意識到解決“四風”問題將是一項“長期戰役”,要解決的問題、面臨的任務依然艱巨。
“私車公養”“任性租車”“掛假車牌”等是嚴禁公車私用形勢下出現的新“對策”。從查出來的“四風”新變種看,藏貓貓只是游戲的一種“玩法”而已,一定還會弄出新花樣來。
沒有任何借口,沒有任何理由,一定要查清都是誰在玩藏貓貓游戲,而這些人一定是不守紀律、不講規矩的,一定不是心中有戒、令行禁止的,因此,這些人需要我們加倍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