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學飚+陳潔+朱斌
石墨-輕水反應堆十年磨一劍
50多年前,國家“一五計劃”期間,武漢鍋爐廠破土動工,開啟了一段我國核反應堆,特別是艦船用核反應堆堆內構件研制的光輝歷史。1960年,公司臨危受命,在研制手段有限、人員經驗不足、技術條件匱乏、沒有相關產品研制經驗的艱苦條件下,承接了由一機部下達的石墨-輕水反應堆本體的研制任務。該產品為石墨-輕水反應堆中關鍵部件,由36個組件構成,產品凈重1500余噸。公司邊建設、邊研究、邊制造,歷經10年的不懈努力,終于于1971年,研制成功國內首臺石墨-輕水反應堆本體,標志著我國核反應堆本體研制水平向前邁進了堅實的一步。
成功試制專項工程產品為國防建設添磚加瓦
因為在石墨-輕水反應堆本體研制過程中的優異表現,公司成功躋身水下艦艇的研制隊伍,在專項工程產品研制領域獲得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和提升空間。1966年,隨著公司技術隊伍及研制能力的不斷壯大,公司開始承擔第一代艦船用專項工程產品反應堆堆內構件、一回路凈化系統再生式熱交換器、非再生式熱交換器的研制任務,這也是國內首臺該類型產品的研制,同時承制的產品還包括專項工程使用的大型過濾器、深水炸彈、重水容器、遠距離操作吊裝工具等非標準設備。
雖然公司在前期已開展了石墨-輕水反應堆本體的研制,但在研制過程中,仍遇到包括薄壁筒體焊接及固溶處理、薄壁筒體加工技術及變形控制、板型零件孔系位置度加工、深孔加工、異形零部件鍍鉻、多孔系對中、堆芯支承結構件的裝配、304NG材料α相含量偏低等技術難點。本著對國家負責的態度,抱著為祖國國防事業及核電事業發展作貢獻的決心,經過近10年的努力,公司成功研制出國內首臺專項工程產品堆內構件、一回路凈化系統再生式熱交換器、非再生式熱交換器,提前完成了國家下達的任務。
投身國防事業新型號產品榮獲突出貢獻獎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國際環境的變化,增強國防力量的變得刻不容緩。公司響應國家號召,積極投身國防建設,繼續承擔專項工程產品反應堆堆內構件、一回路凈化系統再生式熱交換器、非再生式熱交換器的研制工作。
由于新一代型號產品較老型號產品研制時間間隔較長,專業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嚴重流失,裝備設施的老化,資金短缺和新一代產品技術難度大等諸多因素,給工廠新產品的研制造成很大困難。為恢復型號產品專項工程產品反應堆堆內構件、一回路凈化系統再生式熱交換器、非再生式熱交換器的研制能力,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特殊手段。首先,科學制定技術人員培訓計劃,采取邊研制邊學習的方式,利用工作之余,加強相關技術人員的技能培訓;其次,組織專題攻關團隊,對新產品中的技術難點開展專題攻關;第三,抓緊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保障條件建設、關鍵工藝裝備的論證以及生產組織機構的調整;第四,調整公司預算,為專項工程產品的研制提供資金保障。通過以上措施,公司在短時間內掌握了相關研制技術,攻克了十多項關鍵加工技術,保障了專項工程產品的研制質量和進度。
2001年3月,公司首臺新型號產品順利交付,取得了一次用戶檢查合格、一次驗收合格、一次預裝合格的好成績。2007年,黨中央、中央軍委授予公司“高技術武器裝備發展建設工程突出貢獻獎”。
走軍民融合路實現東方武核跨越式發展
2008年底,中國東方電氣集團為構建完整的民用核島主設備鏈,與武漢鍋爐集團強強聯合,成立東方電氣(武漢)核設備有限公司,打造船用和民用堆內構件專業制造服務基地。標志著公司正式進入軍民用核電堆內構件產品市場,成為艦船用堆內構件唯一定點供應商,國內重點民用核電堆內構件供應商。
新公司成立后,立即著手文化建設工作,在繼續發揚原有的軍工精神的前提下,又創建了誠信透明的核安全文化,在公司內部對軍工文化、民核文化、公司文化開展專業輪訓,較好地實現了文化融合。在質量保證體系方面,開展二層次、三層次文件的有效融合,做到質保體系的融會貫通,用高標準、嚴要求的確保產品質量;在產品制造能力方面,公司經過有效的工藝評定,不斷提高車間生產效率;在技術能力方面,公司精心策劃,組建主業技術團隊進行專題攻關,使軍民產品研制技術得以有效互換。
除開拓民用核電市場外,公司還繼續為我國國防建設貢獻力量。在民核產品方面,成功交付首臺CPR1000二代半技術產品,正在研制的AP1000三代技術產品,標志著公司成功邁入民核產品市場。同時公司還肩負著新型水面、水下艦艇同堆內構件及相關熱交換器的研制。2013年,公司成功交付HEA堆芯支撐結構件、堆芯出口溫度測量組件;2014年公司成功完成清華大學低溫堆工程堆內構件的研制。
“十三五”期間,公司將繼續以“打造世界一流的核裝備供應商”為發展愿景,不斷提升企業自身核心競爭力,努力制造質量最好、使用最安全、用戶最滿意的核電產品,堅持“東方出品,必屬佳品”的用戶承諾,為國防建設、中部崛起、復興大武漢、形成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核電產業鏈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