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慶祥
主持人語
■楊慶祥
好的批評應該是一個什么樣的形態,什么是好的批評,批評的目的、功能是什么,這些問題都需要思考。很多工作都需要我們做,但是我們沒有去做。我們缺乏這樣的意識,我們常常在文學教育和文學閱讀中把批評家撇到一邊,主要集中在作家作品上面,很少考究與之共生的批評史,而實際情況是,作品,尤其是經典作品,都是經由不同時代不同批評家反復“讀”出來的,我們常常忽視了這個問題。
在我看來,考察90年代以來的文學場域,有一批優秀的批評家不可忽視,他們是巨大漩渦的中心,以巨大的能量聚集了一大批作家在他們的周圍,這是一個富有創造力的時代應該出現的圖景,作家和批評家之間出現了強烈的、頻繁的、有效的互動,組成了一個完整的、“雜草叢生”同時又充滿生機的“文學現場”。在這其中,李敬澤是無法繞開的核心人物,他可以說是90年代以來最重要的批評家。《致理想讀者》是李敬澤最新著作,精選了他近年來的重要批評文章和訪談,其中既有對新時期文學的總體性論述,也有大量關于新銳作家和文學現象的細致剖析。《雨花·中國作家研究》本期推出《致理想讀者》專輯,從不同的視角觀照“李敬澤式”的批評,以期提出一些有意義的話題,對當下的文學批評有所啟示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