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李新宇先生的《故園往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與故園留影
——讀李新宇先生的《故園往事》

2015-11-18 10:56:42李良智
雨花 2015年16期

■ 李良智

與故園留影
——讀李新宇先生的《故園往事》

■ 李良智

故園,永遠是每一個人、尤其是漂泊在外的人內(nèi)心的柔軟、溫暖、甜蜜、哀愁、悵然所在。大唐詩人李白床前明月下的故園之思,岑參馬上相逢東望故園路漫漫的故園之痛,余光中那隔著淺淺的海峽的故園之愁,在文學史上光輝燦爛。在外漂泊的游子啊,面對“故園”這詞,一碰,就淚花闌珊,一想,就夜不能寐了。寫故園的文字、文學,成了浩瀚文學世界里的一道光輝燦爛的風景。

南開大學李新宇教授,是一位著作等身的學者,講學授徒之余,專業(yè)著述之余,新著《故園往事》。這是凝聚著作者心血和深情的文字,讀罷叫人感念不已,唏噓不已。感謝先生送我兩本,讓我這個在先生家鄉(xiāng)謀食的小老鄉(xiāng),得以享此文字盛宴,感悟先生的家國情懷,體驗先生對家鄉(xiāng)的深情,讓我能夠同先生一起回味故園往事,回望那段苦難歲月。

李新宇說,寫關于故園的文字,是在母親去世以后。“人大概都是這樣吧,擁有時并不珍惜,逝去了方覺珍貴;越是找不回來的,越是不能忘懷。”“由親人又想到那片土地,故園的一草一木,記憶中的點點滴滴,都頓時珍貴起來。而且,那些東西已經(jīng)消失或正在消失,想起來難免叫人悵然。……苦難歲月的生活瑣事,早已成為歷史,但深夜回想起來,卻常常難以入睡。使自己重新入睡的最好辦法,就是起床開燈開電腦,把它寫下來。”于是,就有了這些文字。

作者接著說:“有句話叫‘文化侵略’,當下中國鄉(xiāng)間,正遭遇一場無力抵擋的城市文化侵略;還有句話叫‘話語霸權’,當下中國鄉(xiāng)間,舊有話語也無力抵抗主流媒體的話語霸權。這一切的后果,已經(jīng)毀滅和毀滅著故園,毀滅著鄉(xiāng)土和文化。因為想到這些,為文時就略微有了一點自覺:為故園留影,為歷史存檔,收拾些斷碑殘碣。”

人往往就是這樣:父母在,總感覺自己是個孩子。父母走了,卻恰恰相反,不管自己多大,都要以成人的心態(tài),挑起生活的大梁。在情感上,父母去世,這是莫大的打擊,最容易讓人回想,而這時的回想,無疑又是充滿了無奈的。作者正是在這種情感基調(diào)下,開始了對故鄉(xiāng)往事的抒寫。故園的點點滴滴涌上心來,讓人夜不能寐,于是作者奮筆疾書,不吐不快。由人,到事,到鄉(xiāng)土文化,從“斷碣殘碑”式的記憶殘片中,為故園留下一片斷影殘照。

《故園往事》的第一部分是“史地”,主要縱橫描述家鄉(xiāng)青州的歷史地理沿革。在青州的歷史敘寫中,又表達了作者對青州歷史的無奈:這里曾經(jīng)是一個州,一個府,還曾是南燕國的國都,卻又是幾經(jīng)屠城,血流成河,生靈涂炭。

大禹治水,將天下劃為九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冀州、兗州、雍州、涼州。《尚書·禹貢》記載:“海岱惟青州”,說明青州范疇是:從泰山到大海。東漢中期,青州人口已達到300多萬,70多萬戶,曾經(jīng)一度輝煌。然而到了西晉,卻只剩了5萬戶,到了“十室九空”的地步,曹植《梁父吟》寫道:“劇哉邊海民,寄身于野草。”司馬懿征戰(zhàn)公孫淵,一戰(zhàn)俘獲青州30萬人,悉數(shù)遷入內(nèi)地。青州空了。于是,遼東豐城的百姓被遷入青州,筑豐城(今壽光西)。在十六國和南北朝時期,青州15次易主。每一次都是血流成河,甚至屠城,滅絕。后趙石虎打下青州,坑殺3萬人,只留700口,然后從秦州遷來3萬戶。公元410年,劉裕戰(zhàn)青州,攻克廣固城,殺盡當?shù)鼐用瘢涣?萬婦女兒童賞給部下……

唐朝和宋朝,青州重新繁榮。但到了明朝,這里又是一片蒿草。大明永樂年間,又一次大移民,山西洪洞或直隸棗強的人,從大槐樹下,手被綁著,人被牽著,浩浩蕩蕩,被押解到青州。

先生與我的祖先,正是這群被押解而來的人!

這故園,歷史上曾是那樣的慘淡,充滿刀光劍影,幾經(jīng)荒無人煙,真正的青州人大約的確已經(jīng)不復存在了。

正是因為如此,作者說:“像大多數(shù)人一樣,我常以故鄉(xiāng)的歷史悠久而自豪。但是,當我面對幾千年的歷史而說‘我們青州’時,就會懷疑自己的資格。因為我畢竟是后來移民的后裔,明代以前的歷史并非我的先人參與創(chuàng)造的。”

作者在敘寫故園的歷史,并不是單純史實羅列,而是不時表達著自己的灼見。作者說:“一個王朝的發(fā)祥地,必然是許多百姓的苦難之地。”青州的輝煌在宋朝。范仲淹、歐陽修、寇準、富弼等幾十個宰相在此任職,作者說:“可以斷定,小小州府,任職官員中卻有幾十個宰相,這絕不可能是普遍現(xiàn)象”。范仲淹慶歷新政后,被貶鄧州,寫了《岳陽樓記》,此后又來到青州,賑濟災民、治療眼疾等事跡廣為百姓稱頌。人們建立范公亭,紀念范仲淹的政績。歐陽修和范仲淹差不多,也是因為慶歷新政,被貶出京城,到了滁州,寫了《醉翁亭記》,又倡導“詩文革新”,皇帝喪期因紫衣事件,被貶亳州,又轉(zhuǎn)青州。歐陽修治青州如烹小鮮,被青州山水吸引,縱情忘情于山水之間,卻讓青州大治,被百姓稱頌至今。作者說:“在中國歷史上,一般的官總是多事,自己不閑著,也不讓百姓休養(yǎng)生息。用今天的話說,就是運動群眾,折騰百姓,以求自己的政績或者上鏡率。而歐陽修卻讓百姓忘記了他的存在。說真的,這才是聰明人,這才是好官。”

先生出生的村子,是個地靈人杰的風水寶地。先生故園老家的村子叫“青冢”。響亮吧?唐杜甫《詠懷古跡》之三:“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杜甫的“青冢”指的是王昭君的墓。而先生的老家村名之為“青冢”則是因為皇帝的老師而得名。作者寫道:“最先的定居者是一位隱居的帝師——后周皇帝郭威的師傅。丟開城市的繁華,不理睬名山大川,選擇這里作為隱居終老之地。……他大概熱鬧怕了,所以不怕寂寞,也不怕荒涼。即使在他老死此地之后,仍然有幾萬大軍前來,用戰(zhàn)袍從四周兜來五色土,為他筑起了雄偉的墳冢,并在上面栽滿了松柏,因而名為‘青冢’。”文采斐然,深意存焉。

地靈的另一表現(xiàn)是兩條河。村東村西兩條河,在村北合為一條,今稱裙帶河,別小看這條河,這是中國最權威的史書“二十五史”中的“地理志”中有記載的,古稱“女水”。《齊記補》中說:“女水,東海龍女隱于此。……將還,作此水,甚有神焉。”這里曾是東海龍女的隱居之處,可謂臥虎藏龍的寶地了。酈道元《水經(jīng)注》及《太平寰宇記》《讀史方輿紀要》中都有記載。兩條河,給少年時代的作者無窮的樂趣,游泳,捉魚,戲水,回望少年這些往事,作者說:“直到今天,我仍然認為,對于少年,這本是應有的生活,包括逃課、罰站和編謊。當然,不編謊更好。”這真是真知灼見。現(xiàn)在的孩子,已經(jīng)沒有了這種多彩的童年和少年了。

作者還動情地寫了老宅子。一滴水里看世界,從大躍進到新農(nóng)村,拆拆建建,老宅子的變化,就是中國農(nóng)村的發(fā)展史。這里承載太多,父母的身影,兄弟們的歡笑,“那里有童年往事,有兄弟們嬉戲的笑聲,有母親的身影、足跡和氣息”。而今天,這一切都不復存在了,字里行間,蘊含著多少隱痛和無奈!

接著寫的是“西園”“南園”等園子,正如同魯迅的百草園,這里充滿了童年少年時代的歡笑和趣味,這里雜樹茂盛,野草縱橫,是鳥的天堂,是兄弟姐妹的樂園,“今年歡笑復明年”,但是,“兄弟姊妹很快大了,開始各奔東西,就像大觀園最后的那份凄涼,實在令人傷心”。作者的文字,總是有著打動人心的力量。令人讀著這些文字,聯(lián)想著自己的童年少年,共鳴著這種情感。樸素的文字,喚醒著人生之思。讀這樣的文字,是一種感動,一種提升,一種升華。人生況味,人生哲理,就在如煙的往事中,就在如敘家常的話語中。

在第二部分,作者把當?shù)氐慕Y(jié)婚、過年等風俗向讀者仔細講述。“五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風俗的不同,形成不同區(qū)域的獨特的“這一個”。

婚俗,是作者重筆渲染的部分。“絞臉”這個詞,現(xiàn)在很多人當是陌生的。作者說:“從毛臉到光臉,有一個儀式叫開臉,也叫絞臉。”毛臉,就是臉上還有汗毛的樣子。光臉,就是臉上的汗毛被拔光了的狀態(tài)。很奇異吧?作者接著說:“但我的故鄉(xiāng)不同,齊魯大地,處于漢民族主流文化中心,傳統(tǒng)禮教影響甚重,所以不做類似的廣告,開臉也就不是女孩子的成年禮,而是由姑娘變媳婦的外貌標志。”開臉之后,姑娘煥然一新,面色紅潤,特別干凈,成為名副其實的“新人”。這比當今的美容店搞得照鏡子都不認識自己是誰,似乎更有意義。

花轎,顯然具有濃重的中國味。這比當今的寶馬、奔馳車成片,更讓新娘尊貴。更讓人大開眼界的是作者的敘述:“平民百姓一輩子卑微,但有兩個場合卻可以高貴:一是死了出殯的時候;一是結(jié)婚的時候。下層農(nóng)家的閨女,結(jié)婚時鳳冠霞帔,與誥命夫人相差無幾。而新郎的裝束,一般是八品模樣。官員們……遇到發(fā)喪或娶親,他們卻會繞道而行。如果無路可繞,就要退到路邊讓路。”為新娘新郎讓路,顯然要比為官員讓路、清場,更有人情味。

作者寫了“彩禮”“嫁妝”等,但這里的“彩禮”,不是今天意義上的“賣兒鬻女”般的動輒十萬挑一百萬挑一的現(xiàn)金猛砸。那時的彩禮,惠而不費,豐富而有意義。“下帖子”,確定婚期。“下禮”,用食盒裝起來一斗米、一斗面、兩刀肉、兩條魚。下禮的隊伍浩浩蕩蕩,抬的東西卻并不貴。無論遠近,11點之后到達女方家,飽餐一頓,取了賞錢快意而歸。作者的筆下故事,總是充滿了現(xiàn)場感。送嫁妝,同樣是浩浩蕩蕩,人越多越有面子,家具、生活用品、被褥,等等,被褥的“八鋪八蓋”就是高檔次。

濃墨重彩寫的是過門、拜天地、入洞房。這是婚禮的高潮。很多獨特的婚俗讓人感到新鮮:例如“新媳婦的腳不能沾地”,例如紅紙包裹的紅磚壓房檐,例如大門兩邊左貼龍右貼虎,例如女方有送親的,男方有領親的,例如院子里拜天地,而不是電視里的堂屋中拜天地,例如新人要邁火盆,例如拜天地之際新人開鎖子,例如入了洞房新人要有一系列吃的儀式,例如入洞房后新娘的親戚或同鄉(xiāng)要“送小飯”,例如鬧新房叫“要火燒”,例如婚禮后第二天要上喜墳,墳墓上壓紅色墳頭紙……豐富多彩,富有意趣,同時捎帶了歷史細節(jié)。

與其他風俗一樣,婚俗也在變遷。作者說:“對權力而言,文化領域的事,是很容易破除或改造的。”振聾發(fā)聵,一語中的。

年俗,這是作者另一個風俗刻畫的重點。

作者從辭灶寫起,這一活動或許很多地方都大同小異,但活動內(nèi)容卻大相徑庭。灶王畫像是草紙?zhí)咨∷⒌模瑢儆跒H坊年畫系。濰坊的楊家埠木版年畫,是全國三大木版年畫之一。今日的青州,是屬于濰坊地區(qū)的。灶神像,又非灶神一人,還要有財神和八仙以及招財童子等諸神,年歷節(jié)氣,幾鋤幾餅,幾龍治水,草籽幾分,都有印刷,指導著農(nóng)人的一年農(nóng)事。供品也是獨特的,柿餅、軟棗之外,有種叫“糖瓜”的甜品不可缺。蒲松齡教授過的清朝乾隆年間臨朐人馬益著寫的《莊農(nóng)日用雜字》寫道:“早晨二十三,辭灶在眼前。糖光稱幾兩,黃面烙幾盤。燒香供神馬,疊錁化銀錢。奠酒辭了灶,拾掇置辦年。”這里的“糖光”,就是糖瓜。糖瓜,形若瓜,質(zhì)為糖,又甜又黏。老百姓的想法是質(zhì)樸的,就是想甜住黏住灶王的嘴,從而更好地“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這和魯迅筆下的“膠牙餳”如出一轍。

作者接著寫忙年,先是大掃除,又寫“忙吃的”,殺雞燉蘑菇,做豆腐,蒸饅頭,蒸年糕,松肉,炸魚,炸丸子,讀著那些多彩的文字,看到了人們的忙碌。而在忙碌的人們中,女人是最忙的,“越是沒有足夠的原料,女人們就越是勞累,越是費盡苦心”。

關于過年的描寫,作者更是不遺余力,趣味盎然。作者是大學教授,每年的新年過后,新學期開始,都要詢問各地學生過年的情況,得到的回答卻普遍不如人意。因為現(xiàn)在過年,沒有作者故園過年的那種味道:美食的味道,香燭的味道,鞭炮的味道,放開鋪陳之后,作者卻說“年味還在種種忌諱中”,這真是知者之言,“種種忌諱”,可能不科學,但卻很有必要。有了忌諱,才讓人心懷敬畏,心有虔誠,有所不為,有所不敢為,說些“過年的話”,做些“過年的事”,人心向善,互為祝福,祝福聲中體味著人與人之間的純潔與美好。這遠比啥都不講究、啥都不信、啥都不怕、啥都敢做要強百倍。有所敬畏,“舉頭三尺有神明”,做事就不敢太昧良心。在這濃濃的年的味道里,在敬畏之中,小孩子虔誠地給長輩拜年,大人們充滿愛心分些小糖果,分點壓歲錢,目的就是“壓祟”,讓孩子有所敬畏而并不驚怕。

在這里,我們體味到了那種年文化的醇厚而悠遠。

第三部分是“志異”。一說“志異”,大家就會想到蒲松齡。李新宇先生的故園,距離蒲松齡的家鄉(xiāng)80里。作者說:老人們都不把《聊齋志異》當小說,更不認為是創(chuàng)作。這真是奇特的見解。“那是蒲松齡搜羅、記錄的一些事。”那些事并非蒲松齡的想象,更非編造的,而是生活現(xiàn)實的一部分。從蒲松齡的故鄉(xiāng),到李新宇的故鄉(xiāng),的確盛產(chǎn)鬼狐故事。青州鄭母村有個明代狀元趙秉忠,就是今存青州博物館的全國孤本狀元卷的作者,他與貔子精的傳說家喻戶曉。趙狀元后代尚存,世世代代沒人不信。史書記載說,趙秉忠因得罪魏忠賢而獲罪,當?shù)卣J為是蓋樓得罪了貔子精,貔子一夜之間將傳單貼到皇城:“南京到北京,都是趙家兵。”大明乃朱家天下,都成了趙家兵,這還了得!《故園往事》中寫到一個小鬼給清代文華殿大學士馮溥頂燈的故事,而在鄭母的傳說中,小鬼也給趙壯元頂燈。

面對歷史上那些傳說,你可以“打死也不信”。但《一個還魂的神醫(yī)》中寫的事,我實地考證過,也問了附近村子的同事,卻是千真萬確!這個故事發(fā)生在上世紀80年代,見證者都還健在。一個不識字的農(nóng)家婦女,大病已死,突然又活了過來,能說,會走,開始人們以為是“詐尸”,沒想到這位農(nóng)家婦女突然聲稱自己會看病。作者寫道:“一是這女人不識字,50年代初上過識字班,學會過幾個,但幾十年不用,早就忘了。二是從娘家到婆家,她身邊沒有懂醫(yī)道的人。但在坐堂之后,她卻開口就是當歸、厚樸、黃連、半夏,藥方一串又一串,從《湯頭歌》到《傷寒論》,聽上去似乎滾瓜爛熟。她說著,別人記,開出的方子是禁得住醫(yī)書檢驗的。”

作者還與醫(yī)學院的同學一道實地觀察過,對真有病的,她看病到位,對沒病故意去試探的,她一眼瞧出。我的考證結(jié)果也是如此。作者所言不虛,并非聳人聽聞。確實神了奇了怪了。我學的貧瘠的科技知識,顯然不能解答這一問題。

在這一部分,作者寫了不少志異故事,都是身邊人身邊事,例如《大姐家的火災》《岳父的經(jīng)歷》,都讓人看得“拍案驚奇”。作者的岳父是讀書人,也是軍人,是徹底的唯物主義者,卻遇到了很不唯物主義的事:冰天雪地、戰(zhàn)火紛飛的朝鮮戰(zhàn)場上,大冬天竟然在一山坡上吃到了初夏才有的樹上的青杏……不是幻覺,幾十年過去,依然清晰記得。

對于這些怪異現(xiàn)象,作者說:“學者強調(diào)實證,但實證的好處不過是避免輕信,而事實上一些東西往往既不能證實,也不能證偽。比如靈魂,比如神仙與鬼怪,那是實驗室和手術臺至今無能為力的。如果這個世界一切都明明白白,生活將是多么蒼白!”

這一部分,作者寫得奇異疊出,情節(jié)曲折。幾分真實,幾分虛幻。叫人手不釋卷,又百思不得其解。故事好多,引人入勝,讀來可與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媲美。信或不信,并不重要,很多看似不可信的事,就在那兒神秘地存在著,問題只是我們還沒有能力破解其中的秘密。

第四部分寫的是親人。

這一部分,我是帶著眼淚讀完的。至親莫若父母之愛,至痛莫若雙親去世。父母的去世,給作者無盡的痛。寫母親,“周年祭”“三年祭”“十年祭”,三大篇,一悲三嘆。寫父親,“最后的時刻”“回憶一生”,“追憶”,三大篇,一悲三嘆。淚光中的記憶,總是由定格的歷史剪影組成。作者寫了不少經(jīng)典的想念母親的“歷史鏡頭”。困難的年月,生活之衣食住行柴米油鹽,莫不給雙親帶來巨大的挑戰(zhàn)。民以食為天,要吃飯,母親就要推磨,推碾,要攤煎餅,饑荒歲月,要采集樹葉草根補充口糧。這讓我想起我的求學歲月,那時我的母親也是每個周末給我攤煎餅,濃煙滾滾,涕淚橫流,為我準備一周的飯食。我們稱之為“地瓜干老滾”,就是用地瓜面滾出來的煎餅,和上磨推出來的煎餅糊糊攤出來的煎餅不同,更為低級。滾煎餅和辣疙瘩咸菜,撐起了自己艱苦的求學歲月。讀到作者寫的母親攤煎餅的情節(jié),我母親為我攤煎餅的鏡頭躍上心頭,讓人共鳴落淚。“即使是在1960年,我們兄弟五個,沒有一個餓死。我們沒有另外的收入,一切的一切,都歸之于我們有個好母親。”回憶當時的食物來源:草根,樹葉,能吃的都吃了,文字中不乏獨特年代的獨特記憶,作者寫道:“核桃葉子是不能吃;棗樹葉子是不能吃的;國槐葉子能當飯,但吃多了會腫臉;桑樹葉子很好吃,但吃了容易犯困;榆葉最好吃,榆錢是美味;洋槐葉好吃,洋槐花更是佳肴;柳樹葉雖然有點苦,但用清水煮了,在冷水里泡一泡,就可以吃了;楊樹葉子需要長時間浸泡,否則是很苦的;青蒿、黃蒿、白蒿都是可以吃的,只是要選嫩的,同樣需要煮過之后再浸泡……”這是獨特年代的生存經(jīng)驗和生存哲學!很新奇吧?嚼得菜根,百事可成。這種記憶,這種“經(jīng)驗”,讓今天的孩子讀一讀,多好!感謝作者為那個年代的記憶留影,我要讓孩子們讀一讀,議一議,最好是讓孩子們體驗一下。

“記得送母親入土歸來,三哥的叮嚀語重心長:別因為沒有娘了,就不回家了!”誠哉斯言,痛哉斯言!

與母親不同,父親的去世倒是有幾分英雄氣:“父親八十三歲的生命路程戛然而止,一杯在手,含笑而終,畫下了一個瀟灑的句號。”作者的父親生前身體一直很好,本家孫子結(jié)婚,老太爺自然要坐首席,“那天宴會接近尾聲,飯已上桌,酒至最后一杯。他突然往椅背上一靠,同時閉上了眼睛”。悲傷之余,叫人可慰的是沒受罪,沒受病痛的折磨。人生五福之一之“考終命”,這就是吧?作者父親的一生可圈可點:上過洋學堂,背過“總理遺囑”,讀完了四書,自學過五經(jīng),參加過兒童團,當過教師,獨特的經(jīng)歷承載了豐厚的歷史內(nèi)容。

除了父母之外,李新宇先生還寫了祖父、曾祖、高祖、本圣大爺、本典大爺、最初的茶友、雨花嫂子等。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歲月,都躍然紙上。濃濃的親情,讀來讓人蕩氣回腸。

人不能忘本,不能忘祖。祖父、曾祖、高祖,一脈相承,作者不乏考證的文字,寫得很精彩。例如,寫高祖,讀書習文,又練習武藝,為了保住自己的地里的西瓜,只身大戰(zhàn)長毛軍:“那一天,他正在地里忙活,一隊‘長毛’經(jīng)過,涌向了他的瓜地。高祖把披布往腰里一扎,雙手叉腰,站在地邊大喝一聲,‘長毛’軍竟然一個個站住,而且有人從瓜地退了出來。但他們很快醒過神來,知道呵斥他們的并非上司,而是孤身一瓜農(nóng)。于是惡戰(zhàn)開始了,結(jié)果是瓜地里留下了幾具尸體。翰卿(作者高祖的字,筆者注)公也躺在里面,一把長槍就插在他的肚子里,成為他生命的最后造型。”

《本圣大爺》同樣寫得精彩:“本圣大爺是哪一年去世的,我已記不清了。記憶中的形象沒有年齡的變化,是定型的:花白胡子,臉有點灰;穿一身肥大的衣服,油漬麻花;拿一管長長的煙袋,要伸直了胳膊才勉強能點上。他搖搖晃晃地走在大街上,從他住的村南頭,走到我家住的村北頭,那是來找我的父親喝茶聊天。”文字干凈,敘事簡潔,卻能傳神。

“無情未必真豪杰”,在這一部分,我們看到了一個學者的兒女情懷。大丈夫,真性情。對親人、對友人的那份真情實意,無處不在,流淌在字里行間,流淌在記憶里。

第五部分寫的是“自我”,是作者自己青少年時代的種種往事。

特定年代的小學生涯,是這部分的重點。小學生涯之外,還寫了農(nóng)業(yè)學大寨,寫了自己求學間隙的畫作,寫記憶中的小屋,山中的白云,悠遠的艾香。有鄉(xiāng)情濃郁的記憶,也有苦澀的少年往事。

作者成長在特定的年代,濃墨刻畫,正是為那個時代留影。

青年時代的“學大寨”描寫,很有特色。到遙遠的山中,與幾千名青年一起,建設一個仁河水庫的描寫,更是一個時代的獨特記憶。

寫自己的童年,寫夜哭,寫兒時的歌謠,寫幼兒園,不一而足。轟轟烈烈的大躍進,讓自己患上了夜哭而不能安眠的毛病,于是吃包了朱砂的豬心來治療,從此,“無論世間發(fā)生什么事,我都能安然睡我的覺”,顯然這是雙關語,以至于到后來的“耐榮辱,抗寒暑,月圓月缺,刀風劍霜,詩人傷感,我獨木然,豈非幸運?”而這,顯然是“外化內(nèi)不化”的人生化境。作者依然記得兒時的歌謠,依然能夠朗朗上口地背誦出來,這可見歌謠對兒童教育的重要。月嫲嫲、小板凳、小老鼠、大姑娘都能入得歌謠而來,對兒歌來講,或者有的并沒啥意義,卻清新可人,親切上口,兒童喜歡,過目成誦,經(jīng)久不忘。作者寫道:“這是中國歷史上文學傳播的一般規(guī)律,所以很有創(chuàng)造性的東西一般沒有生長的空間。但是,即使經(jīng)過無數(shù)遍淘汰和過濾而精華盡失,即使只剩下不咸不淡的‘純文學’,只要你是唱著它長大的,一旦回憶起來,就會覺得它非常親切,而且有一種特別的美。”

作者寫自己上幼兒園,“我上幼兒園是為了吃飯”。人民公社成立了,村里辦起了大食堂,但有一天,卻突然領不到飯了,原因是村里辦起了幼兒園,他的“編制”在幼兒園,食堂的飯送到幼兒園了。為了吃飯,他只好上幼兒園。作者感嘆說:“從那時候起,我就懂得了一個道理:要想讓人聽話,最好的辦法是拿走他的飯,然后用飯引著他,想把他領到哪里,他就得跟到哪里。這就像拿一把青草引著牛羊轉(zhuǎn)圈子。當然,條件是除此之外別無青草。為了創(chuàng)造這樣的條件,就要割掉周圍的青草。”在幼兒園里,作者還學會了用秫秸制作跳蚤。“幼兒園的老師長得很好看,說話也好聽,而且脾氣好。……院子里有幾捆高粱桿,我們的老師就地取材,開始教我們用席篾編狗、插燈籠、編燈籠、做‘懶老婆’,還教我們插跳蚤。”“不一會兒,就有幾個孩子割破了手,老師弄一把干土撒上,血就止住了,于是繼續(xù)玩。”

那個年代的幼兒園就是這樣,孩子割破了手,抓把土按上,或者燒一點棉花灰按上,孩子打鬧,搞破了鼻子,流鼻血,就用一種野菜學名叫小薊的葉子揉捏成一團,塞進鼻孔,塞起來。沒有因此而哭的,沒有因此而叫的,更沒有因此家長來鬧的。孩子們活得皮實。

小學生活記憶,一連寫了8個“殘片”:上學第一天、初小的課堂、難寫的作文、表“忠心”、查“反標”、找“傳單”、勞動課、勤工儉學。

上學第一天的行頭有必要交代一下:

“我的書包特別引人注目。那是母親在我入學前為我縫的,在一片灰暗和破舊之中,一個藍色華達呢做成的新書包也似乎能夠閃光。”“在我的書包里,裝著一塊新石板,那是大哥為我買來的。”“在我的書包里,還有二哥給我的一個精致的活頁夾。”

母親縫制的書包,大哥買來的石板,二哥送的活頁夾,這就是作者上學的行頭。讀來,叫人倍感親切。石板,對現(xiàn)在的孩子來說,是一個陌生詞語。它是石頭板制作的,A4紙大小,鑲一木框,配以石筆,買起來廉價,使用起來便宜。后來才有磨砂玻璃的那種,再后來就消失了。至于活頁夾,也算是當時的高檔學習用品,用來夾試卷或講義,我一直用到高中畢業(yè)。

作者的小學是分初小和高小兩個階段的。初小上的是“復式班”,這是今天的詞語,好幾個年級的學生擠在一間屋子里,看似混亂,卻學會了好幾個年級的課程。本子用不起,香煙盒拆開,扯平,也成了作者的作業(yè)紙或絕佳的“畫布”。“我在那些紙片上畫過一系列歷史人物:關羽、張飛、趙云、周瑜、呂布、穆桂英……畫過多少?早已無法計算,有那么一兩年,大概是天天都要畫。”

畫了,還送給同學們分享。1975年,一個同學出嫁前,還保留著作者十幾年前的8張小畫。更有甚者,在《一張三十年前的畫像》中,寫到一個闊別幾十年的老友寄來的作者32年前創(chuàng)作的一幅畫像。“她說看了我的文章,沒有留言,但感慨頗多,想起了我給她畫的一張像,于是翻箱倒柜,果然找到了。”32年啊,可不是小數(shù)字,作者征得老友的同意,將作品收入了書中。這畫作,定格了作者老友的青春年華,承載了作者少年時代的天賦與才情。

小學的課堂是豐富多彩的,有著和今天諸多的不一樣的地方。譬如作文,作者說是“難寫的作文”,顯然不是作者文筆所致,而是那種框定。題目要由老師框定,立意要由時代框定,要寫工農(nóng)兵,不能亂引申。作文模式要框定,一般開頭“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然后具體化,歌頌一番,接下來,筆鋒一轉(zhuǎn),“想起了萬惡的舊社會。”有了框定,作文就難了。而內(nèi)容的框定,就更是“人生撒謊作文始”了。李新宇先生懷念那位使他得到解脫的校長,但那位校長也無力讓學生不撒謊。

表“忠心”,查反標,找傳單,都有精彩的細節(jié)。所謂找傳單,是找臺灣撒向大陸上的宣傳品。這事我也參加過,撿到傳單要上交。“今天夜里,蔣匪的宣傳品就投到了我們這一帶。上級指示要打一場人民戰(zhàn)爭,讓一切宣傳品都淹沒在人民戰(zhàn)爭的汪洋大海之中!”這是典型的當時找傳單前的誓師語言。大家分頭去找,玉米地,高粱田,有的同學拾到了傳單,還有的同學拾到了牛肉干。傳單和牛肉干都是要上交的,但更多的是上交了傳單,而偷食了牛肉干。傳單上印著繁體字:“親愛的大陸同胞,你們受苦了……”而“喪失了階級立場”的同學后來說“那牛肉干確實很香”。這些情節(jié),是即將忘卻的記憶,感謝作者讓這一情景重現(xiàn)。

讓人大開眼界的還有勞動課、勤工儉學。“學生也是這樣,以學為主,兼學別樣,即不但學文,也要學工、學農(nóng)、學軍,也要批判資產(chǎn)階級。”這是毛澤東五七指示中的片段。記憶中的小學生活,就有了鋤地、拔草、捉蟲、栽地瓜、拾麥穗、掰玉米。還要勤工儉學,采槐米,收集棉槐種子,撿蟬蛻,養(yǎng)兔子,拾糞。作者寫得很詳細。對今天的人來說,尤其是孩子們,簡直是從沒聽說的天書。例如拾糞,小學生,上學卻要背糞筐,學校里搞得臭氣熏天。孩子們早起,背了糞筐,迎著薄明,走街串巷,去撿拾凍成硬塊的人畜糞便,而且是為了“從臉紅到心紅”。這獨到的風景,除了《故園往事》,我還沒有看到有誰寫過。

“生計”這一部分寫得最貼近人心,也最能打動人心。相信只要是從那個年代過來的人,都會有刻骨銘心的體驗。我讀這部分的時候,可謂處處驚心,處處共鳴。這里有我少年時代的田野的風情畫,有和我一樣的少年時代的躍動的伙伴,有我在那段苦難歲月自己淘來的各種“美食”,有我們父輩創(chuàng)造出來的各種“吃食”。在這里,作者寫了不少叫大家感到稀奇的東西,或者說是稀奇的吃的東西。例如“谷荻”,茅草的花苞,綻開了就是荻花。白居易“楓葉荻花秋瑟瑟”,寫的就是它。但在花苞尚嫩時,吃起來,甜甜的,軟軟的。我和小伙伴們不知道多少次在春天的原野上采過。《谷荻》生動地描寫了清明前后采谷荻的情景:“在村頭、灣邊、茅草地上,孩子們一群群、一堆堆、一簇簇,笑著、鬧著、低頭、彎腰,發(fā)現(xiàn)了好的,就干脆蹲下來,有的則干脆趴在地上。一邊是努力地提,一邊是此起彼伏地唱:谷荻谷荻,抽筋扒皮。今年出來,明年還你。”

多么美的圖景!歌謠也美!然而,那個叫“同意兒”的女孩,卻因為只有谷荻可吃而餓死在茅草地里。

作者拋開榆錢不寫,拋開榆葉不寫,寫了榆皮。榆樹渾身都是寶,也就是說,渾身都可以吃。“榆皮曬干碾成粉,我的故鄉(xiāng)叫‘榆面’。……榆皮食用,也是用它的黏與滑。一些食物粗糙得難以下咽,一些食物散得拿不成團兒。這就需要榆皮。比如谷糠,比如地瓜蔓粉碎的那些面面,包括國家救濟的‘糠麩粉’(由谷糠和麥麩合成)要想蒸成窩窩頭,真是難為巧媳婦……只要拌進一些榆面,問題就解決了。”

這些食物,對于今天的很多人來說,已經(jīng)是天方夜譚。還有作者筆下的“毛大嫂”。我們也是這樣稱呼的。不能望文生義,不是姓毛的大嫂,而指的是白楊樹的花穗。作者寫道:“想起毛大嫂,耳邊就響起兒時早春里必唱的歌謠:毛大嫂毛大嫂,過了寒食沒處找……毛大嫂于早春第一個出現(xiàn),不知道救了多少人的命。”“在我最初的印象里,就是穿了棉襖,挎了筐子,與小朋友們一起,眼睛盯著樹梢,守候在白楊樹下。一陣風過,就有一些飄落下來,我們就搶著把它撿進筐里,然后繼續(xù)守候。”

總是有好美的場景,總是伴隨著生活的沉重。當然也有戲劇化的輕松場面:作者原在吉林大學任教,打算回關內(nèi),消息傳開,眾多大學伸出橄欖枝,汕頭大學更是開出了豐厚的待遇,卻因為忽然發(fā)現(xiàn)了南開大學的一片白楊林,看到了正在揚花的毛大嫂,于是決定去南開。南開大學待遇并不豐厚,但是,“毛大嫂,你的價值也許真的不能用錢計算”。

困難年月,食物不夠吃,于是有了“偷吃”。在《偷吃》中,作者表現(xiàn)了一種寬容的姿態(tài),“偷瓜摸果不算賊”。作者還寫到了自家的祖訓:“不欺沒娘的孩子;不罵要飯的女人;不打偷吃的餓鬼”。有偷吃,于是有了“看坡和看場”。莊稼熟了,地里需要人去看。莊稼運回到場院里,也需要人去看。但卻往往監(jiān)守自盜,看坡和看場的人,恰恰是偷東西最多的人。社員偷,避開隊長,但隊長也偷,只是不能讓社員看到。寫到這里,作者突發(fā)聯(lián)想:“我想起了當下的腐敗。其實,今日官場腐敗風,與當年公社偷盜風,很有相似之處。二者的本質(zhì)都是偷盜。之所以成風,是因為沒人看管。之所以沒人看管,是因為主權不明。既然是沒主兒的東西,不偷白不偷,自然大家都要偷一把。解決的辦法其實并不復雜,關鍵是讓一切都有明確的主人。”

圍繞著那個年代的生計主題,作者還寫了倒地瓜、曬瓜干、馇豆腐、討火。

倒地瓜,很有特色的活動。“晚秋或者是初冬的早晨,地里的莊稼已經(jīng)收完,地里的枯草結(jié)滿了霜。天蒙蒙亮,就有人走出村子,在薄霧中匆匆奔向田野。他們肩上扛了頭,手里提了筐,或者那筐就在頭上,挑在身后。于是,天亮之后的田野上,三三兩兩,到處都是刨地的人。人們知道,他們不是刨地,而是在‘倒地瓜’。”依然是充滿場景美。但場景或許是美的,那可是實實在在地在流汗,只因為口糧不足。曬瓜干,作者寫道:“晚上走到村外,四周都是燈火,滿耳都是切瓜干的聲音,還有呼老婆、喚孩子的聲音……正是曬瓜干時的‘典型情境’。”作者寫得很詳盡,僅僅切瓜干的刀,作者就寫了礤刀、趕刀、輪刀等多種。

馇豆腐,也叫菜豆腐或小豆腐吧,就是豆?jié){加菜加鹽的那一種。作者寫得很詳盡,蘿卜、蔓菁、辣疙瘩纓子,或者鮮菜,都可以制作馇豆腐。為了吃飽,當時的農(nóng)民都是發(fā)明家,粗剌剌的看似農(nóng)家棄物的菜葉子、菜纓子,經(jīng)過用開水煮制,加豆?jié){,加鹽花,都能翻做成一等一的美味。

討火,在今天更是新奇的事。作者說:“拿了柴草到別人家引火,在我的家鄉(xiāng)叫‘討火’。這個‘討’字,就是‘討飯’的‘討’。討飯,是因為沒有吃的;討火,是因為沒有火種。”然后,就把我們帶入了一切都憑票供應,農(nóng)民連火柴也舍不得用的年代。聚在街上的女人們,到了做飯的時候,都在靠時間。看到誰家的炊煙起了,就趕緊拿了柴草去引火。“全部的小算計,不過就是為了節(jié)省一根火柴。”

美景之中,總是帶有控訴之聲,是歷史的記憶,是一個民族苦難歷程的思索。

道不完的故園情,說不盡的故園事。思維的閘門一旦打開,筆下便是汩汩滔滔,連綿不絕。作者列了很多題目,準備寫個詳盡的故園。但還是因為別人早有所記敘,于是作罷。

作者計劃寫而沒寫的題目還有如下:推磨、等碾、納鞋底、過麥、摟柴火、攤煎餅、撈油泥、糧票、布票、煤票、油票、救濟糧、救濟布、救濟款、襯領、叉褲……每一個,都是時代的記憶,寫起來都會很精彩。很可惜,作者沒有寫。

作者說,“偷吃”問題,也因為莫言的《豐乳肥臀》中上官魯氏用胃偷豌豆的描寫,就不再寫了。本來寫的糧票,因為劉恒的《狗日的糧食》,也不再寫了。關于布票和救濟布,想起劉玉堂和趙德發(fā)的小說,也覺得不必再寫。作者是文學史家,很清楚別人寫了的,如果不能超越,就不必拾人牙慧。的確,作者所寫的,都是別人很少涉筆之處。而在別人寫過的地方,只要重寫,就一定是有獨到之處。

《故園往事》,是一部立體的時代影像。選取了一個時間段落,截取了一個空間區(qū)域,將塵封的記憶打開,喚醒沉睡的往事,在這特定時間特定區(qū)域里,讓我們“一滴水里看世界”。一個個讓人感慨萬千的故事,紛至沓來,撞擊我們的心扉,叩問我們的靈魂。無奈我筆力笨拙,無論如何堆砌,也不能透原文本精彩之萬一。

(責任編輯:湯娜)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久久中文字幕不卡一二区| 久久免费视频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456亚洲人成高清在线| 亚洲高清资源|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国产91精品调教在线播放| 日韩第一页在线| 青草视频久久| 亚洲天堂区| 欧美午夜一区| 国产色图在线观看| 国产Av无码精品色午夜| 欧美a网站|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91麻豆国产精品91久久久|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 欧美成人aⅴ| Jizz国产色系免费| 91网站国产| 成年免费在线观看| 色婷婷综合激情视频免费看 | 欧美另类图片视频无弹跳第一页| 欧洲高清无码在线| 欧美在线一级片|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mv| 中美日韩在线网免费毛片视频 |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躁88| 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国产精品3p视频| 国产丰满大乳无码免费播放| 亚洲第七页|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电影| 少妇精品网站| 国产精品视频猛进猛出| 97影院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露脸视频| 国产又大又粗又猛又爽的视频| 欧美国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观看| 18黑白丝水手服自慰喷水网站|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 欧美黄网在线| 小说区 亚洲 自拍 另类| 香蕉eeww99国产精选播放| 99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免费 | 午夜天堂视频|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播放| 国产男人天堂| 国产欧美另类| 亚洲毛片在线看| 中文字幕久久波多野结衣| 欧美yw精品日本国产精品| 狠狠久久综合伊人不卡| 91在线国内在线播放老师| 嫩草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在线成人| 伊人激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精品天海翼一区二区|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费看|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 欧美亚洲香蕉| 国产手机在线小视频免费观看 |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 91福利在线看| 亚洲成人福利网站| 国产成人在线小视频| 国产va视频|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99热亚洲精品6码| 99精品影院| 国产成人AV男人的天堂|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3| 丁香婷婷激情网|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久久久久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