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編輯部
有思想的學術和有力量的文學
■ 本刊編輯部
2014年5月,中國長篇小說高峰論壇在江蘇師范大學召開。在論壇開幕式上,“中國長篇小說創作與研究中心”和“江蘇師范大學作家工作坊”同時揭牌。論壇結束不久,在江蘇省作家協會和江蘇師范大學的支持下,依托江蘇師范大學文學院,“中國長篇小說創作與研究中心”創辦了《雨花·中國作家研究》雜志。經過緊張籌備,雜志現在呈現在諸位面前。
我們倡導有思想的學術。有思想的學術才是真學術。劉夢溪先生有言:當今的中國,有學者,有專家,有教授,但缺少思想家。即便是某個領域的專家,也不一定都有思想。市場上充斥著大量的著作,但稱得上有思想的著作很少。為此,本刊倡導思想和學術的有機結合,倡導能有效指向當下問題的學術與批評。簡言之,就是提倡有思想的學術和有學術的思想。本刊歡迎一切符合此標準的研究文章。
我們倡導有力量的文學。真的文學是有力量的。當下的長篇小說創作無論是數量還是體量,不可謂不龐大,但能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總是少之又少,這又是為何?因為許多作品失去了力量——認識并超越現實的力量,穿透并擊碎黑暗的力量,鼓舞并追求真理的力量。如果文學遠離了這些,遠離了真實的生活,它還能稱之為優秀的文學嗎?為此,本刊歡迎一切“形”“神”兼備的文字,那種在形式上創新同時又扎根于中國大地、帶有煙火氣的有力量的文學。
這是一本新刊。新刊的困難在于一切都需要摸索,摸索也意味著一種創新。《雨花·中國作家研究》為月刊,考慮到研究與創作的兼顧,本刊單月為學術版,雙月為原創版。我們的辦刊定位是明確的,那就是致力于中國作家的經典化,以發表長篇小說的研究文章與原創長篇作品為主,兼及當代作家作品評論和其他文學體裁。在辦刊過程中,我們將以開闊的視野,緊密追蹤當下文學,放眼世界華文創作,努力實現單雙月刊物的良性互動,把原創作品和學術評論相互結合,形成作品與研究相互輝映、互為鏡鑒的良性局面。
學者李新宇說過,知識分子的理想生活狀態,無非就是“一報一刊一大學”:有一張能自由發表觀點的報紙,有一本能自由發表學術文字的刊物,有一所能自由傳播思想和學問的大學。現在,這樣的一本刊物就擺在各位面前,我們期待著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