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青
(濟源市第三人民醫院耳鼻喉科 河南濟源 459000)
變應性鼻炎是指易感個體接觸過敏原或變應原引起的鼻黏膜慢性炎癥,又稱過敏性鼻炎[1]。臨床表現以鼻癢、鼻塞、打噴嚏、流涕等癥狀為主,影響患者日常工作與生活。變應性鼻炎易復發,病情遷延難愈,現階段臨床上治療變應性鼻炎的方案繁雜,療效參差不齊。為比較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與氯雷他定治療變應性鼻炎的臨床效果,現收集140例變應性鼻炎患者的臨床資料,結合文獻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濟源市第三人民醫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40例變應性鼻炎患者的臨床資料,均符合1997年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分會制定的《變應性鼻炎診斷及療效評定標準》中變應性鼻炎的診斷標準[2]。排除標準:①近1個月內全身或局部用藥治療變應性鼻炎的患者;②合并鼻竇炎、鼻中隔偏曲、呼吸道感染、鼻息肉等疾病;③對應用抗組胺藥或者激素有禁忌證者;④妊娠期、哺乳期婦女及肝腎功能嚴重障礙者[3]。根據入院順序隨機將14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n=70)和對照組(n=70),觀察組中男33例,女37例,年齡18~47歲,平均(30.2±9.2)歲;對照組中男32例,女38例,年齡17~48歲,平均(41.2±9.6)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均與患者及家屬簽定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抗組胺藥治療方案,氯雷他定(河南天方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7066)10 mg口服,1次/d,連續治療2周為1個療程。觀察組采用鼻用丙酸氟替卡松噴霧劑(葛蘭素威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ADE99031106,規格50 μg/120噴)治療,每晨起清潔鼻腔后左右鼻孔各噴2次,連續治療2周為1個療程,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1個療程后行療效評定。
1.3 療效評定標準 密切觀察并記錄患者噴嚏、流涕、鼻塞、鼻癢等癥狀變化,根據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分會制定的《變應性鼻炎診斷及療效評定標準》中變應性鼻炎的療效評定標準[2]:①顯效:流涕、鼻塞等癥狀消失,鼻腔呼吸通暢,半年內無復發;②有效:流涕、鼻塞等癥狀消失,鼻腔呼吸通暢,半年內偶有復發;③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出現頭痛癥狀,影響日常工作與生活。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統計兩組患者用藥后治療總有效率及不良反應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分析,定性資料的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觀察組共出現3例(4.3%)藥物不良反應,對照組出現8例(11.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對比(n,%)
變應性鼻炎是指接觸變應原后產生特異性抗體結合在鼻黏膜淺層細胞的細胞膜上,導致鼻黏膜處于致敏狀態,屬于鼻黏膜炎癥性疾病[4]。臨床癥狀以鼻癢、流涕、鼻分泌亢進、鼻黏膜水腫為主。發病機制為致敏源接觸鼻腔黏膜時,刺激肥大細胞、嗜堿性細胞的IgE受體,造成上述細胞釋放白三烯、組胺、緩激肽、前列腺素等炎癥介質,刺激鼻黏膜,引起鼻腔不適癥狀[5]。
臨床上治療過敏性鼻炎的主要藥物包括糖皮質激素、抗組胺藥等。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是糖皮質激素受體的強效激動劑,具有較強的抗炎、抗過敏作用[6]。局部用藥通過鼻黏膜吸收,見效快,降低了藥物用量及不良反應。從本次統計的結果分析,采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噴劑治療的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且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治療變應性鼻炎有效率高,局部用藥安全、方便,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李文超.鼻用丙酸氟替卡松治療變應性鼻炎的臨床療效[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15):130 -131.
[2]謝冰斌,劉月輝,劉建國,等.丙酸氟替卡松對變應性鼻炎鼻黏膜重塑動態影響的實驗研究[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1,25(5):232 -235.
[3]蹇華,馬成,陽婷,等.低溫等離子聯合丙酸氟替卡松噴鼻劑治療過敏性鼻炎96 例報告[J].中國醫學創新,2011,8(25):141 -142.
[4]周健,鄒嘉平,張磊,等.丙酸氟替卡松和依巴斯汀聯合治療持續性變應性鼻炎療效觀察[J].醫學臨床研究,2011,28(10):1976-1977.
[5]陳星,朱鵑芬.辛芩顆粒聯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噴劑治療變應性鼻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2011,19(5):351-352.
[6]魏燕高,肖喜艷,巴云鵬,等.變應性鼻炎患者血清 IL-2、IL-4及IL-12含量及意義[J].河南醫學研究,2012,21(1):88-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