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 楊華清 孫鳳龍 李強 劉祖耀 辛耀華


【摘要】目的比較研究的方法觀察同期與分期進行雙側全膝關節置換術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方法選擇110例雙側TKA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手術方式分為同期置換組和分期置換組各55例。比較兩組患者術后膝關節功能恢復情況、早期并發癥及住院費用。結果術后6個月,同期置換組和分期置換組患者左右側膝關節H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同期置換組平均住院費用顯著低于分期置換組(P 【關鍵詞】骨關節炎;膝關節置換術;同期;分期;膝關節功能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742(2015)06(b)-0086-02 膝關節骨關節炎發病早期多采用藥物保守治療,對保守治療無效、具有手術指征的患者應考慮行全膝關節置換術(Total KneeArchroplasty,TKA)。原發性膝關節骨關節炎常累及雙側膝關節,雙側發病率約占患者總數的30%左右。全膝關節置換術是目前臨床治療雙膝骨關節炎的有效手段之一,但關于同期與分期雙側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一直是臨床骨科爭論的焦點。該研究隨機選取2011年1月-2014年8月間該院收治的11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對照研究的方法,對比研究同期與分期進行雙側全膝關節置換術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旨在為臨床合理選擇雙側TKA手術方式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 1年1月-2 014年8月,在該院接受雙側TKA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的1 10例患者的臨床數據資料。依據手術方式不同,將患者分為同期置換組和分期置換組,每組55例。同期置換組:男18例,女37例;年齡3 3~60歲,平均(53.52+5.26)歲;其中合并心血管、呼吸系統慢性疾病23例。分期置換組:男16例,女39例;年齡51~69歲,平均(54.42+4.18)歲;其中合并心血管、呼吸系統慢性疾病25例。所有患者均白愿參與該次研究,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合并心血管、呼吸系統合并癥等資料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O.Ol)。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所有患者均為重度膝關節骨關節炎,符合《骨關節炎診治指南》2007年版診斷標準,且經保守治療無效、具有手術指證。排除膝關節創傷、骨惡性腫瘤患者及不愿接受手術治療者。 1.3 研究方法 ①同期置換組患者行一期雙側全膝關節置換術(TKA),患者人院后經體格檢查和相關輔助檢查后,評估能耐受同期手術打擊,在同一住院周期內、一次麻醉下行雙膝關節置換。分期置換組在不同住院周期內分期內(手術間隔3~10個月)、在兩次麻醉下行雙膝關節置換。兩組患者均采用持續硬膜外麻醉或氣管插管下全身麻醉,取前正中切口人路,逐層切開后,取出病變膝關節,置入骨水泥型人工膝關節,完成膝關節解剖學復位后、清除周圍積血,放置負壓引流條,逐層關閉切口。 ②術后常規采用抗生素預防感染,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預防靜脈血栓栓塞癥。為保證對比研究的有效性,該研究兩組TKA手術均由同一組手術醫師完成。均采用后穩定型假體(posteriorstahilized prosthesis, PS). 1.4 研究指標 ①術后并發癥及住院費用:觀察兩組患者術后14d內發熱、假體周圍感染、深靜脈血栓(Peep Vein Thromhosis,DVT)形成等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兩組兩組平均住院費用。 ②膝關節功能評分(HSS):術后通過門診和電話隨訪6個月,根據HSS膝關節百分評分系統進行膝關節功能評定。 1.5 統計方法 全部數據資料用SPSS 15.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檢驗,膝關節功能評分及住院費用等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術后膝關節功能的恢復情況比較 術后隨訪6個月,同期置換組和分期置換組患者左右側膝關節H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平均住院費用及術后早期并發癥比較 同期置換組平均住院費用為(20287.60+500.1)元,分期置換組平均住院費用為(28588.50+550.57)元,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目前骨科醫生大多憑借臨床經驗和患者的年齡、體質、合并癥等一般情況來選擇雙側TKA的手術方式。同期雙側TKA沒有統一的手術適應證標準,部分重度雙膝骨性關節病患者也會自愿選擇分期置換治療,無法進行準確的比較,因此關于同期、分期TKA手術方式選擇一直是骨科討論的焦點。 該研究結果顯示,術后隨訪6個月,同期置換組和分期置換組患者左右側膝關節HSS評分比較無差異性(87.68±4.18vs88.17±4.57,88.32±4.15vs87.06±4.46),且雙側膝關節功能評分均大于87分。國內外文獻資料也有類似的文獻報道,提示兩種雙側TKA置換手術方式均能有效改善雙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膝關節功能。 該研究還發現,同期置換組患者年齡和心血管、呼吸系統合并癥均低于分期置換組,從一個側面提示合并癥多、對手術耐受程度低的患者更適宜進行分期TKA手術。同期置換術在同一住院期內、同一麻醉下進行,而分期手術住兩次院、行兩次輔助檢杏、麻醉及抗生素治療,因此同期置換組患者平均住院費用顯著降低。但由于同組置換組同時進行雙側膝關節手術,手術創傷大,切口出血多,對患者的打擊大,術后早期極易發生發熱、切口感染、關節假體感染及深靜脈血栓形成等并發癥,因而同期置換術安全性低于分期置換術。但戴金良等旨出,分期手術在間隔3~10月后進行,未置換側膝關節可能發生屈曲攣縮等畸形,影響置換側術后的功能鍛煉。 綜上,同期雙側TKA置換術和分期雙側TKA置換術療效和危險性并存,臨床骨科醫生應對患者進行個性化的評估,為雙側TKA患者提供合適的手術方式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