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琪 (周口師范學院體育學院,河南 周口 466001)
冬泳作為一項全身性的冷刺激運動,不但具有獨特的健身性和較高的娛樂性,而且對人體的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和神經系統的改善都有積極作用,本研究探索長期冬泳運動對中老年人骨密度(BMD)和骨代謝能力的影響。
1.1 對象來源 周口市冬泳協會中61名(男41名,女20名)55~65歲的中老年人為冬泳組和社區老人協會中同年齡段的未系統參與體育鍛煉的53名健康中老年人(男32名,女21名)為對照組。冬泳組要求參加冬泳鍛煉3年以上且每周鍛煉至少3次;對照組可以參加一般性的健身活動。
1.2 指標測定 抽血前1 d禁止飲酒、避免吃高蛋白和油膩性食物,清晨空腹狀態下靜脈采血10 ml,3 000 r/min離心5 min分離血清,然后將血清分裝1.5 mm離心管密封,于-80℃低溫冰箱儲存待用。骨代謝的生化指標血鈣(Ca)、磷(P)、堿性磷酸酶(ALP)的測定采用日本產MODULAR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原裝試劑測定;骨鈣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指標的測定運用酶聯免疫分析法(ELISA),采用美國Thermo公司生產的S200型酶標儀測定。BMD密度采用美國產Sahara Clinical Bone Sonometer BMD測定儀測定。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5統計軟件進行方差齊性檢驗和t檢驗。
2.1 冬泳組和對照組BMD指標比較 見表1。冬泳組跟骨寬帶超聲頻率衰減(BUA)、超聲聲速(SOS)、定量超聲指數(QUI)和BMD值均高于對照組,但只有男性的各項測試指標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P<0.01);女性各項檢測指標只有SDS指標存在組間差異(P<0.05,見表2),其他指標在方差不齊時,雙側檢驗值都大于0.05的水平,95%置信區間跨0也進一步表明了各指標均值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
表1 冬泳組與對照組BMD指標(s)

表1 冬泳組與對照組BMD指標(s)
QUI冬泳組男 41 0.549±0.074 1 538.090±26.078 80.478±17.1組別 n BMD(g/cm3)SOS(m/s)BUA(dB/MHz)88 93.090±15.388對照組男 32 0.446±0.064 1 517.348±12.697 71.690±4.930 77.115±3.951冬泳組女 20 0.384±0.111 1 514.320±27.389 67.360±12.718 77.505±16.141對照組女 21 0.355±0.038 1 500.919±4.797 61.711±1.26172.385±3.338
2.2 冬泳組與對照組骨代謝能力指標比較 兩組血清P含量不存在差異;冬泳組ALP略高于對照組(P<0.05);冬泳組Ca、BGP測量值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冬泳組TRACP 5b含量略低于對照組(P<0.01)。見表3,表4。

表2 冬泳組與對照組BMD指標檢驗結果
表3 冬泳組與對照組骨代謝指標比較(s)

表3 冬泳組與對照組骨代謝指標比較(s)
組別 n Ca(mmol/L)P(mmol/L)ALP(U/L)BCP(μg/L)TRACP 5b(μg/ml)冬泳組 61 2.211±0.067 1.183±0.069 97.347±5.331 5.457±0.197 2.668±0.079對照組 53 2.141±0.032 1.175±0.043 94.135±8.007 4.851±0.058 2.813±0.096

表4 冬泳組與對照組骨代謝指標檢驗結果
BMD能反映骨質疏松程度,是骨質量的重要標志。相關研究表明BMD與骨強度呈高度正相關〔1〕,是十分重要的骨折預測指標。陳敏雄〔2〕研究結果也表明老年人跟骨BMD存在著性別的高度顯著性差異,并認為老年男性跟骨BMD明顯高于老年女性,老年男性常鍛煉組的BMD顯著高于不常鍛煉組。長期堅持冬泳運動有助于維持中老年人特別是男性骨礦含量和BMD,能有效減輕骨礦含量隨增齡而下降的幅度,起到一定的預防骨丟失和骨質疏松的作用。
冬泳運動之所以能使BMD增高,主要原因:①可能在于冬泳運動是一項全身性的冷刺激運動。骨骼肌在冷刺激中作用下,肌細胞群活力、氧化能力和血流量明顯增加,因而增加了肌肉量及肌肉收縮力,而肌肉量與骨量呈正相關、肌肉收縮是增加骨質的重要因素,從而有利于促進骨質的形成和骨礦物質沉積〔3〕。②冷刺激運動能促進激素的合成和釋放,而許多激素都可影響骨質代謝〔4〕,其中以性激素和趨鈣素最為重要,例如睪酮能促進骨蛋白質合成、Ca、P沉積,并能促進骨質生成、抑制骨質吸收,還能使骨礦含量和基質增多等。③可能是由于冬泳運動是一種戶外運動,長時間的陽光照射有利于增加維生素D的合成和促進Ca、P的吸收,加上冬泳運動后能增加老年人食欲,每日攝入的營養相對較多,相應加大了對營養物質特別是對Ca、P的吸收,Ca含量的增加則會有利于Ca向骨內輸送和破骨細胞向成骨細胞轉變,抑制骨鈣的釋放、減少骨丟失〔5〕,從而增強了BMD。
相關研究表明人體血清中的Ca、P含量能間接反映骨代謝的情況〔6〕,且只有Ca、P濃度的乘積保持在一定水平時才能確保骨組織進行合成代謝,血液中 Ca、P濃度的乘積大于40 mg2/dl2時(Ca:1mmol/L=4mg/dl;P:1 mmol/L=3.5 mg/dl),有利于Ca和P以骨鹽形式沉積于骨組織,小于35 mg2/dl2時則可能會妨礙骨的鈣化,影響成骨作用〔7〕。
長時間在室外進行冬泳運動不但加速了人體新陳代謝的過程,同時冬泳時水的按摩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胃腸蠕動,加之運動過程中較多裸露皮膚能夠更多地接受紫外線照射,也有效促進了皮膚合成更多的內源性維生素D3,這些都有利于人體對Ca的吸收,有利于增加體內Ca的含量。
研究表明血清BGP大部分是由體內成骨細胞產生后釋放到血液中的,血清Ca、P與骨內BGP含量呈密切正相關,BGP值會隨年齡的變化和骨更新率快慢而發生變化,骨組織的更新率越快,血清BGP值就會相應增高,體內血清BGP濃度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成骨細胞的活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骨轉換過程中骨形成速率的快慢〔8〕,它對反映人體骨組織瞬間的骨轉換水平和評價人體的骨代謝狀態具有獨特的意義〔9〕,因此體內血清BGP檢測目前也被認為是研究骨形成和骨更新狀態的較理想檢測指標。
本研究表明老年人長期進行冬泳運動有利于提高自身的骨生成作用和骨轉換水平,有利于提高骨形成速率、改善骨代謝狀態,能對老年骨質疏松的預防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這與歐陽梅〔10〕研究結果也較為一致,老年人通過長期進行越野行走類的有氧運動能夠增強成骨細胞活性,使體內血清BGP值增高、骨生成作用增強,使老年人的骨代謝保持在較好的狀態之中。苗福盛等〔11〕通過研究60名絕經女性在進行四種健身氣功鍛煉后BMD和骨代謝指標的變化發現健身氣功組的血ALP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認為健身氣功運動既可以促進成骨細胞建骨狀態,又能有效抑制破骨細胞的骨吸收活動。
TRACP 5b是骨代謝指標中能及時反映骨吸收作用的較重要的檢測指標之一,主要在骨吸收過程中由破骨細胞釋放,研究表明血液中TRACP 5b含量的變化明顯要早于BMD指標的變化〔12〕,血中TRACP 5b的含量增加時即預示著破骨細胞的活性和骨吸收作用在增強〔13〕,且有研究表明骨轉化率較高的代謝性骨病患者如骨質疏松性骨折患者的TRACP 5b含量均有可能出現升高現象〔14〕。吳斗雷等〔15〕的研究結果表明,絕經后婦女在通過半年或一年的毽球運動鍛煉后血清TRACP 5b活性升高,且運動一年組效果最明顯,他們認為健骨類運動有抑制絕經后高轉換型骨吸收的趨勢。綜上,長期冬泳運動能夠有效改善中老年人的身體功能,能夠降低安靜心率,提高心肺功能,且對提高柔韌、平衡和靈敏等身體素質具有顯著效果,有助于改善和提高骨代謝能力,但冬泳運動如何改善骨代謝指標的機制有待于深入研究。
1 肖建德.實用骨質疏松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178-9.
2 陳敏雄.體育鍛煉對老年人骨密度的影響〔J〕.浙江體育科學,2004;26(3):42-3.
3 張國清.青春期前期女子藝術體操運動員骨骼生長及代謝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13;49(1):84-7.
4 江福云.圍絕經期運動人群與非運動人群激素水平與骨密度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2;38(5):87-90.
5 李紅娟,王正珍,嚴 翊.體力活動與骨健康〔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35(8):37-42.
6 俞 越,曹國峰,張世剛,等.老年髖部骨折患者骨密度、骨代謝指標及血清瘦素水平表達分析〔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12;10(2):24-5.
7 張冬梅,馮 波,倪亞芳,等.老年原發性骨質疏松患者骨密度、骨代謝的生化指標和骨質疏松性骨折關系的研究〔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1;17(4):304-6.
8 羅世興,秦 雪,趙勁民,等.廣西沿海漢族成年男性骨鈣素臨床參考值的建立和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1;15(3):488-91.
9 賈 媛,周 鵬,張艷軍.骨鈣素及其功能研究〔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28(5):899-900.
10 歐陽梅.越野行走對老年人骨密度和骨代謝指標的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0(8):1065-7.
11 苗福盛,王 猛.健身氣功對絕經女性骨密度和骨代謝影響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2;28(3):107-9.
12 汪四海,劉 健,曹云祥,等.60例強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骨鈣蛋白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變化及其相關性分析〔J〕.安徽中醫學院學報,2012;31(1):9-13.
13 郭 勇,郭 春,閆玉仙,等.周期性張應變對破骨前體細胞和破骨細胞增殖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影響〔J〕.醫用生物力學,2012;27(3):299-304.
14 曹燕明,劉訓志.骨代謝指標在老年骨質疏松性骨折后變化的臨床應用〔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1;17(1):18-20.
15 吳斗雷,李 素,唐 暉.毽球運動對絕經后婦女骨密度和骨代謝的作用〔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34(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