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李靜宇
訪談
佳怡物流:一個讓夢想起飛的地方
——專訪山東佳怡物流企業集團總裁岳麗
文/本刊記者 李靜宇

山東佳怡物流企業集團總裁岳麗接受本刊記者專訪
多年前曾經采訪過山東佳怡物流企業集團(以下簡稱佳怡物流)的創始人孫倩,數年匆匆而過,當年的采訪依然歷歷在目,依稀記得孫倩向我談起以女兒名字作為企業名稱時的那三個愿望——一是希望善待每一名員工,創造家的企業文化,給員工歸屬感;二是希望善待每一個客戶,希望每一個員工用心對待客戶交付的每一票貨,時刻珍惜公司的聲譽;三是表達一個愿望,希望公司像自己的孩子一樣茁壯成長。
今天再重溫這些樸實如華的夙愿,在心里涌動的依然是那份溫暖。
此次采訪佳怡物流總裁岳麗,當這些愿望被我無意再次提及時,岳麗向我述說了她在佳怡十四年來心智和能力的成長歷程,也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傳統運輸企業向供應鏈服務企業轉型中點點滴滴背后的那些堅守與舍棄。
2014年的3月29日,對于佳怡物流來講是一個重要的日子,正是在這一天,佳怡物流的經營管理權從創業者移交給了職業經理人團隊。
對于一個民營物流企業來說,雖然也在不斷進行企業治理結構的優化與調整,但將企業的經營權從創業者手中移交給經理人,需要極大的勇氣。這是一種權力的下放和轉移,在眾多民營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也是一個不可回避的難題和痛點。
問及背后的原因,岳麗回答說:“決策權與執行權的分離,有利于提高企業的決策質量。”在佳怡物流決策層看來,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還有利于挑選最合適的接班人,最終提升佳怡的經營能力,確保佳怡物流可持續發展,成就百年企業。
這一決策的提出與推行,展示了老一代創業者的企業家胸懷。在岳麗看來,“這種胸懷體現的是企業不追求短期利益,而是放眼長遠。”
孫倩和丈夫王琳作為企業的創始人都不到40歲,毅然決然地將企業經營權轉交給職業經理人團隊,給更多有理想、熱愛物流的年輕人提供了廣闊的職業發展平臺。
這種舍棄換來的是職業經理人團隊的信心與激情,在他們心中,“共同實現佳怡物流成為佳怡人高度認可的企業家園,成為客戶滿意的物流與供應鏈服務提供商,成為社會認可的企業公民和成為百年企業的愿景”,已成為人生前行的目標,并且都在努力地踐行。
密集的人事調整將眾多佳怡物流的“年輕”群體推上了企業的管理舞臺,成為迅速崛起的新生力量。隨著這一群體在佳怡的大幅度擴容,對企業未來的走向和管理思想體系的形成也增添了影響力和推動作用。
在當今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保守的企業絕不會有未來。佳怡物流的職業經理人團隊接過企業發展重任謀劃著未來,這個團隊既秉承企業的傳統,又具有創新精神,為開拓企業的美好未來,把“創新中國物流與供應鏈發展模式,共建理想家園”作為了自己的使命。
職業經理人組成的這個團隊今天能夠在企業長跑中接下接力棒繼續前行,這是一種責任和擔當,同時也是一種對其能力的認可。而這種能力在岳麗看來,正是佳怡物流多年來對職業經理人團隊重視戰略能力培養的結果。
作為2001年大學畢業就進入佳怡物流企業集團工作的岳麗來講,企業給予她的第一個崗位是客服專員,隨后的14年中她歷經了無數崗位的輪換,也歷經了無數的試錯過程,但正是企業給予了她很多次機會才有了今天的成長。

在成長的過程中,企業的創始人孫倩給予了岳麗耐心的指導和教誨。“正是在董事長孫倩的耐心指導下和自己不懈地學習與努力,我度過了自己職業生涯中最初那些年的磨合期,開始不斷自我反思,同時在企業良好的成長氛圍中不斷充實自己。”岳麗回顧過去感慨地說。
岳麗回憶說,我不僅在基層工作多年,同時在集團下屬的多個子公司工作過,還擔任過濟南點點儲運有限公司總經理,山東佳怡運輸有限公司運營總監、總經理,山東佳怡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等職務。
歷經磨練下的岳麗在2011年被任命為佳怡物流企業集團副總裁,2013年被任命為執行總裁,2014年根據公司戰略規劃,企業實現了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岳麗被任命為集團總裁,帶領職業經理人團隊共同負責企業的經營。
在岳麗看來,佳怡“家”的文化給員工的成長提供了源泉和活土,對此,岳麗介紹說,“佳怡物流非常重視員工學習,企業愿意在人才培養上投入,這樣有利于員工成長,同時不斷完善企業的激勵和分配機制,保證了員工有足夠的積極性。”
佳怡物流在堅守最初信念的同時,對新的市場進行了鋪墊和布局。
“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停滯不前的企業或是沒有布局的企業絕不會有未來。”岳麗說。
佳怡物流以公路零擔貨物運輸業務起步,16年過去了,已經形成了“兩大核心產品+兩大支撐產品”的業務結構。“兩大核心產品包括公路運輸產品和物流與供應鏈產品,其中公路運輸產品主要提供公路零擔貨物運輸產品、公路小整車運輸產品和公路整車運輸產品三類服務;物流與供應鏈產品主要為7大行業提供物流與供應鏈服務,包括汽車備件行業、直銷行業、電器行業、醫藥行業、快消品行業、文化用品行業和時尚用品行業;兩大支撐產品包括物流園區產品和物流信息技術產品。”岳麗介紹說。
進入2015年,佳怡物流提出了持續推進以“提高客戶體驗”為目的的產品升級和服務升級以及持續提高移動互聯技術在產品升級和服務升級中的應用范圍的規劃。
對此,岳麗談及了此舉的原因所在,在她看來,“曾有的運營方式不能適應客戶對物流企業的需求,新常態下客戶的物流服務需求明確化和個性化特點越來越明顯,物流企業的運營方式必須更多地關注客戶需求,提高客戶服務體驗。”
在這種轉變過程中,佳怡物流感知到移動互聯技術對于物流企業進行產品升級和服務升級是非常好的工具。“從物流企業內部的情況來看,隨著物流行業從業人員的年輕化,移動互聯技術的應用更符合從業人員的習慣,有利于提高運營質量和管理效率,對客戶而言更容易滿足客戶物流過程透明化的要求。”岳麗分析說。
佳怡以此為契機,不斷提高服務客戶的能力,提高客戶的體驗感,為此佳怡從多方面入手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佳怡物流認為,首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提高信息技術能力。為此佳怡物流組織了50多人的軟件團隊,專門提升企業內部信息化,并實現和客戶的系統對接需求。
其次是項目管理能力。組建培養擅長物流、供應鏈、信息技術、財務、項目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團隊,為客戶提供專業的物流與供應鏈解決方案,定制客戶滿意的物流與供應鏈服務產品,使每個項目從籌備期、運作初期到成熟期都能得到順利運行。

再有是資源整合及應用能力。在自有運輸資源、倉儲資源和配送資源得到有效應用的基礎上,實現自有資源與整合資源相互補充,更好地服務于客戶。在過去的10多年里,佳怡物流在零擔貨運起家后并未在這個市場里深耕,而是向合同物流下的供應鏈管理轉型。
一個貨運起家的物流企業如何做好合同物流需要的要素很多。根據岳麗的介紹,有三點是非常關鍵的因素:一個是物流企業必須有足夠的信息技術能力,一方面要實現企業內部的信息化,另一方面有能力實現與有物流需求企業的信息共享。二是物流企業必須具備提供基于供應鏈管理的解決方案能力的人才團隊,這項要素決定了你是否可以和有需求的企業進行正常對話,實現合作。三是“自有+整合”的物流運營資源模式;做合同物流的企業相當一部分是提供服務的物流資源,包括運輸資源、倉儲資源和配送資源,倘若全部是整合的,這雖然能滿足一些的客戶需求,但是岳麗認為,想做強做大合同物流,物流資源一定不能是全部整合的,需要自有+整合相互補充,才能提供更穩定、更有競爭力的物流服務。而佳怡物流也是這樣踐行的。
在價格競爭激烈的合同物流這個紅海之中,如何生存和立足,對于佳怡物流這個邊成長邊壯大的企業來講考驗重重。
岳麗說,“合同物流的發展方向一定是基于制造企業供應鏈管理的合同物流,如果合同物流僅僅是采購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或是逆向物流中的個別環節,或是個別環節中的一部分,那么合同物流的方向很容易走向以犧牲服務為前提的簡單的價格競爭,這樣無論是對于物流服務的需求方還是對于提供方,都不是良性的。”
最終,佳怡物流在發展項目制的模式中,供應鏈管理也形成了自己的發展模塊。岳麗介紹說,“從制造企業的整個供應鏈上的優化降低物流成本,在服務和價格之間不斷地找平衡點,有利于在提高服務的同時匹配合理的價格,對于需求方和提供方都是雙贏的。”
今天,在合同物流不斷深耕的佳怡物流,供應鏈服務平臺2.0又將啟動,2.0將更好地實現企業內部資源協同,更好地實現與上游客戶和下游供應商的交互和協同。
多年的謀略布局,佳怡物流企業規模迅速擴大,業績超過了同行業中許多有著幾十年歷史的傳統運輸企業,被山東省經貿委列為重點扶持的三大知名品牌企業之一,榮獲中國物流百強企業、國家AAAA級物流企業、中國民營物流企業十強等200多項省級以上榮譽獎項。“佳怡物流”被評為山東省著名商標、山東省服務品牌,被山東省政府評為服務業先進單位。
當然,佳怡物流在合同物流領域的建樹,并不意味著貨運業務地位的下降。“發展合同物流,并不意味著貨運能力無需再做努力,正相反,貨運能力依然是佳怡物流的重要命脈,也萬萬不能失去。”岳麗強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