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劉光琦
“物流派”啟動全國智慧物流公共服務平臺
文/本刊記者劉光琦

物流業作為我國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其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然而,當前中國物流產業的發展現狀卻不容樂觀。公路運輸完成了全國75%左右的貨物運輸量,但長期以來,公路運輸小、散、亂的狀況嚴重制約了現代物流產業的發展步伐,公路運輸90%以上的運力掌握在個體車主手中,導致公路物流規模化、集約化程度低,從而造成物流成本高企、物流效率低下。整合小、散、亂的公路物流市場迫在眉睫。
在今年全國人大會議閉幕后,李克強總理在接受中外記者提問時提及,“互聯網+”將為中國經濟注入強大活力,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中國經濟會飛起來。互聯網與傳統行業融合能釋放出強大的力量,這幾乎成為定律,那么互聯網與傳統的公路物流市場融合,又有誰能飛起來?正是在這一背景上,基于為公路物流市場提供服務的平臺型產品層出不窮。
截止2014年底,市場上涌現出來的各種類型的公路物流APP已經超過200款。除了傳統的物流行業想要搭乘物流信息化發展的順風車,涉足物流信息化平臺建設外,新興的互聯網公司也看到了未經互聯網技術改造的傳統物流市場上蘊藏著巨大的商機,于是也紛紛推出各種類型、功能不一的物流APP。一時間,物流信息平臺建設如火如荼、泥沙俱下。
但整合傳統的物流市場并非易事,滴滴和快的可以靠砸錢的方式,在短時間內高度統一打車市場,聚攏相當程度的出租車司機和打車群體。但在公路物流市場上,迄今為止,尚沒有一款APP能夠做到全國領先的地位,就算是區域性的強者也沒有涌現出來。大部分的APP無法解決原始貨源積累的難題,沒有源源不斷而又真實有效的貨源信息,聚攏大量的車源也就成了天方夜譚。可以說當前大部分的物流信息平臺正處在解決原始貨源積累的階段。即便解決了貨源、車源原始積累的問題后,物流信息平臺還面臨物流信用問題以及支付問題,如何厘清托運方、承運方、收貨方、物流信息平臺之間的關系,如何解決彼此的信用擔保問題,也是阻礙物流信息平臺做強、做大的重要因素。
由北京天成恒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開發運作的“物流派”APP著眼于解決當前公路物流信息整合平臺存在的上述問題,與商務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達成戰略合作,導入了全國近20萬家農村農副產品合作社的企業級貨主方用戶資源,不僅完成了“物流派”的貨源信息積累,而且解決了農村農副產品運輸難的問題,極大提高了農副產品的流通速度。此舉使得“物流派”APP在實現全國啟動之際,便初步解決了橫亙在物流信息平臺面前的原始貨源積累難題。
同時,“物流派”實現了與商務部維信312產品追溯管理服務平臺的成功對接,為每一位注冊認證用戶生成一個誠信標識碼、建立起了一個誠信檔案,從而使得物流信用問題的解決變得有章可循。隨著物流信用問題的解決,貨源、車源真實性的問題也將會迎刃而解,托運方、承運方、收貨方、“物流派”APP之間將形成一個互信、互助的良性生態圈。
“物流派”作為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物流金融專業委員的會員單位,基于“物流派”的物流數據積累,將逐步建立物流金融體系,實現“物流派”的在線支付、信用貸款等需求,“物流派”為解決合伙人和用戶的資金周轉需求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途徑。
“物流派”中國區合伙人計劃也是亮點之一。“物流派”中國區合伙人計劃系全國首創,是目前物流APP領域全國唯一一家以合伙人計劃模式構建市場營銷體系的移動互聯網公司。該計劃基于全國333個地/市級行政區域,將發展超300名合伙人,全權授權合伙人在所負責的行政區域開展市場推廣和整合營銷等工作,大力發展所負責區域內的車主/司機和發貨方用戶,確保用戶下載“物流派”APP,并安裝、注冊、認證成功。據了解,“物流派”為合伙人提供強力支持,包括提供合伙人手冊、產品宣傳彩頁、移動WIFI等,負責合伙人的技術和培訓支持,負責合伙人與北京總部的利益分配模式的設計。
物流業作為支撐制造業發展的服務行業,現代物流業與制造業的融合將會成為發展趨勢,現代物流產業的發展要求經營者必須具備供應鏈思維,注重從采購、生產到銷售、售后的整體供應鏈流程。在解決了原始貨源積累問題、物流信用和支付問題后,“物流派”還將為注冊用戶提供更多增值服務。
“作為一種全新的物流APP模式,真實可信的物流信息、合作共贏的開放平臺是‘物流派’的兩大優勢,我們的目標是全國2862個縣都有‘物流派’的一手貨源和一手車源。”北京天成恒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立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