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李靜宇
面對新常態 迎接新挑戰
——第七屆中國冷鏈物流行業年會暨2014年冷鏈50強與中國冷鏈活動周側記
文/本刊記者 李靜宇

2014年12月12日~14日,由中國冷鏈物流聯盟(下簡稱聯盟)、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冷凍與冷藏食品分會聯合主辦的第七屆中國冷鏈物流行業年會在京隆重召開。來自全國各地841位企業家和24個展商參加了年會。年會為中國冷鏈活動周主論壇,同期舉辦了2014年度中國冷鏈物流50強企業測評和中國冷鏈物流杰出人物發布活動。
中國冷鏈活動周開展了冷鏈科普講座、出版了《冷鏈技術裝備集中采購推薦目錄》、《中國冷鏈運行及50強發展報告》、2012-2014《中國冷鏈年鑒》合訂本發行儀式、同期還舉行了“融資租賃、冷鏈蜘蛛計劃”分論壇。
活動周期間在年會主論壇上,有“胡潤排行榜”美譽的中國冷鏈物流50強測評活動正式發布,該活動有四個方面作用。一是樹立行業形象,建設行業標桿,打造誠信示范作用,塑造50強品牌榮譽無形資產。二是統計、檢測、摸底我國冷鏈行業發展產出比,反映行業運行環境、企業生存狀態、增長率、利用率、利潤率、服務質量與水平的年度測評。三是見證企業由強到大的成長歷程,記載反映行業發展水平,透過50強詮釋縮影冷鏈行業。四是通過50強精準的數據報告,解析當前問題與預測未來的挑戰與風險,并研究出可持續發展的路徑和策略。
開幕儀式上,中國冷鏈物流聯盟理事會主席范端煒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劉秀梅代表年會聯合主辦單位致歡迎辭。年會首先舉行了2012-2014《中國冷鏈年鑒》合訂本發行儀式,中冷聯盟名譽主席王之泰與解思忠為年鑒出版揭幕。
測評發布會結束后,中冷聯盟副主席、羅蘭貝格國際管理咨詢公司大中華區總裁吳琪解讀“中國冷鏈物流運行情況及50強企業發展報告”、國家發改委綜合道路運輸研究所副所長汪鳴解讀《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助推冷鏈物流發展與建設、中冷聯盟專家團委員/中國物流學會副會長王佐分析經濟“新常態”企業生存之道。
來自雨潤農產品、福田汽車、鄭明物流、亨斯邁、榮慶物流、福瑞通、東方柳汽、阿里巴巴集團、盾安冷鏈、德和資、可耐福、海底撈的企業代表依次在年會上做了專題報告和經驗分享。
目前,我國冷鏈物流的信息化建設仍比較落后,信息設備的配備不夠齊全,沒有形成健全的信息網絡,由于缺乏準確的信息,往往造成冷鏈產品流通的盲目性。國內農產品和食品市場上幾乎沒有一個經過統一規劃設計的信息系統,只能提供少部分功能的類似于財務管理軟件或者庫存管理的軟件。各企業之間信息化程度參差不齊,很多企業至今還沒有意識到信息化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一部分。少數企業雖擁有自己的信息系統或和發布平臺,但由于缺乏行業統一的信息平臺以供各企業進行信息交流,使得本應多邊共贏的物流企業相互之間缺乏必要的了解,造成了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的盲目性。
2012年,我國就出臺了《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進入物流領域的實施意見》,意欲打破民間投資進入物流業的政策“玻璃門”,為民營物流企業營造公平的市場競爭條件。這一政策精神對于民營冷鏈物流企業自然是利好,按理說會讓民營企業蜂擁而入,但據了解,民營企業大多目前還只能望“冷”興嘆。在民營企業看來,雖然有國家政策精神的引導和支持,但由于冷鏈物流這個新領域門檻過高、困難重重,所以,很多民營物流企業只能是望而卻步,即便是已經涉足冷鏈行業的民營企業,目前也大多只停留在冷鏈物流配送環節,沒有自己的冷庫,而且以市內和短途配送為主。
面對這些新常態下的瓶頸、挑戰和機遇,會議認為:新的一年里,冷鏈物流行業和中國冷鏈物流聯盟應當堅持以“構建現代冷鏈物流體系”為基本出發點,以做大做強我國冷鏈物流產業、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為根本,以整合優化全國各地優質冷鏈物流資源,強化新理念和新技術應用為手段,構建完善的全國性冷鏈物流網絡服務平臺。聯盟將繼續深入開展“區域聯盟、專線聯合”工作,大力推行“三不八定”冷鏈標準(即不斷鏈承諾、不混裝承諾、不低價競爭承諾與定時、定溫、定量、定路、定人、定價、定結、定盟)配套的“冷鏈蜘蛛”計劃。隨著生鮮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積極推動冷鏈物流社區配送的基礎建設和科普宣傳。
“中國冷鏈物流行業年會”從2008年開始,已經連續舉辦六屆。本次年會回望2014、展望2015,是一個有主題、有內容、有態度、有責任的行業年會。
年會上,中國冷鏈物流聯盟主席范端煒通報了中冷聯盟近年來陸續開展的12項品牌工作,包括舉辦了23屆中國冷鏈萬里行、出版了3部中國冷鏈年鑒和3張全國冷鏈分布圖、認定了100家全國食品冷鏈物流定點企業、召開6屆中國冷鏈行業年會、測評一年一度中國冷鏈物流50強和冷鏈行業年度十大杰出人物、舉辦了10次“全國冷鏈物流培訓班”、建設了中國冷鏈物流網、中國冷庫資源網、中冷聯盟冷鏈資源公共平臺三大行業門戶等。
2014年年6月1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確定了農產品物流、制造業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再生資源回收物流等12項重點工程;農產品物流被放在了12項重點工程之首本身,以糧食為主的大宗物流和以果蔬為主的冷鏈物流代表了未來農產品物流的兩個發展方向。
2015年,冷鏈聯盟將繼續堅持推動食品制造業與冷鏈物流兩業聯動發展。眾所周知,食品物流與其他行業物流最大的區別或者說特點就是冷鏈。這也是確保食品供應鏈全程安全的最重要的環節。而由于專業性強,投入大,相對于其他行業物流,冷鏈物流更須走第三方物流的道路,即由同一家物流企業對同一家食品企業的冷鏈食品實施全過程物流的服務和監管。用一句老百姓的俗話說就是:不至于因為“鐵路警察各管一段”,而在關鍵時刻掉(斷)鏈子!而確保冷鏈的“不斷鏈”,正是中冷聯盟的使命所在!正是基于這一神圣使命,中冷聯盟提出了“食品制造業與冷鏈物流兩業聯動、冷鏈可持續發展、冷鏈蜘蛛計劃”等行業重大方略并逐步賦予實施。
目前,中冷聯盟成員網絡覆蓋23個省份、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10個國際戰略合作區域,擁有全國冷庫容量兩千多萬噸、冷藏車29444臺,中冷聯盟4765家成員匯聚冷鏈產業上下游各個環節資源,網絡遍布一二三線城市,是了解中國冷鏈物流全面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