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天昌
殯葬繼還續須改革
□俞天昌
上?世紀70年代,我國中原地區掀起一場殯葬改革,把土葬改為火葬,把好幾百公里的公路兩側墳墓推倒,翻耕成土地,政府這項工作功不可沒。東南沿海在上世紀80年代,也掀起了殯葬改革,改土葬為火葬。特別溫州地區,在治理青山白化問題上,工作開展得非常艱難,但在政府的廣泛宣傳和耐心勸導下,許多百姓自己動手拆了自家祖墳。這項殯葬改革,不但節省了大片土地,更重要的是改變了人們舊的觀念。
中國人多地少是基本國情,加上這些年修路建房使用了大量土地,目前農田耕地越來越少,已逼近18億畝的紅線。在這種狀況下,死人和活人爭奪土地的趨勢依然嚴峻。前些年雖然在土葬改為火葬上,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但由于中國人口眾多,存放逝者骨灰盒的平面公墓,對土地的占用量仍然巨大,土地照樣一片一片被征用,新建的陵園沒過多久就“客滿”了。
我在20年前就曾提議,存放骨灰盒不應平地式,要向空中發展,建成塔式、走廊式,等等。雖然塔式、走廊式也要占一定的土地,但這比平地式占用土地要少得多。當時的提議,沒人理會。我今天還是要大聲疾呼,希望政府能為子孫后代著想,在殯葬這個大問題上繼續推進改革。骨灰存放向空中發展,是完全可行的,既節省土地,又美化環境,費用也會比平面存放便宜,如果設計和建造得好,群眾會樂意接受的。當然,如能推廣樹葬、海葬,那對于子孫后代更是功德無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