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志祥
(浙江衢州供電公司配電設備組,浙江衢州 324002)
淺析低電壓綜合治理工程建設的方案
鄭志祥
(浙江衢州供電公司配電設備組,浙江衢州 324002)
低電壓是影響電網正常運行,導致電氣設備故障發生幾率增大的重要因素,低電壓問題的出現,嚴重影響著供電企業與部門的供電效率與供電質量,同時對于居民正常的生產生活用電也會造成影響,因此,必須要加強對低電壓的綜合治理,加快低電壓綜合治理工程的建設,降低低電壓現象的發生幾率,從而減少低電壓問題給人們日常生產生活帶來的不利影響。
低電壓 綜合治理工程 建設方案
在過去供電技術較為落后的時期,低電壓現象十分普遍,而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電力生產與輸送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的電網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低電壓問題的發生幾率也大大降低,但在部分地區仍會出現,加強低電壓綜合治理工程建設,對低電壓問題進行全面的綜合治理,對于提高我國電力系統供電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
1.1 對電氣設備的危害
低電壓問題的出現會對電氣設備造成較大的影響,以家用電器為例,低電壓的出現會導致電動類家用電器的實際電壓低于其額定工作電壓,導致單相電機轉矩急劇減小,電機轉速下降,運行溫度升高,加速絕緣老化,嚴重情況下可能導致電機燒壞,造成電氣設備的損壞。同時在低電壓條件下,由于無法滿足一些家用電器電機的啟動電壓,會導致電器難以正常啟動和運行。此外,低電壓問題還會導致電氣設備有功功率下降,造成嚴重的能源浪費。
1.2 對電子類設備的危害
低電壓問題對于一些需要外接電源的電子類設備也會造成一定的危害,以電子計算機為例,計算機在低電壓條件下運行時,會導致計算機的圖形出現畸變,計算機顯示亮度會出現波動,同時也會造成電子計算機內部的各元件溫度升高,影響電子元件的精確性,從而導致計算機出現運行故障,性能受到影響,而且溫度過高還有可能造成電子元件的損壞,導致重要信息丟失。
1.3 對照明類電器設備的危害
照明類電器設備也會受到低電壓的影響,一般情況下,低電壓問題的出現會導致電燈類的照明設備發光效率變低,導致電燈照明度的下降,低壓問題的頻繁出現會加劇電燈的損耗,影響電燈的使用壽命。對于部分高亮度的氣體放電燈,當電壓過低時,將可能導致鎮流器無法正常響應,電燈無法正常點亮。
2.1 網架結構不合理
電網網架結構設置的合理與否,直接關系著電力供應的效率,在我國的一些地區,由于電網架設時間較早,隨著區域建設與發展的不斷加強,原有的區域電網網架結構已經不能滿足現階段區域發展的實際需求,部分變電站的位置分布與電力系統負荷中心存在偏差,部分饋線供電半徑過長,供電能力相對不足,這也就給低電壓問題的出現創造了條件。
2.2 高峰期用電集中,電壓不足
在一些區域的電力使用具有著顯著的時間規律,在高峰期用電過于集中,會造成時段性的電壓不足,無法滿足高峰期的用電負荷,這也就導致了在用電高峰期的低電壓現象的發生。在一些中小加工企業集中的區域,如企業用電與居民生活用電通過同一變電站線路供應時,將有可能導致企業生產集中用電時間段出現低電壓問題。而在一些外出打工人口較多的農村地區,還存在季節性集中用電的特點,如冬季打工人員返鄉時期,電力設備與系統負荷急劇增加,變壓器無法滿足負荷增加的需求,便可能會導致低電壓問題的出現。
2.3 電網升級改造滯后
在一些區域低電壓現象的頻繁出現,主要是由于電網升級改造存在滯后性,對于老舊、損壞以及功能性較差的電力系統設備沒有及時進行改造與更換,這也就會導致原有設備無法滿足用電需求的
增長,或不能與系統中其他已完成改造的設備良好的配合,影響電力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從而導致低電壓問題的發生。
3.1 網架結構的優化建設
低電壓綜合治理工程建設首先要對不合理的網架結構進行調整,要根據區域內供電需求的實際情況以及區域發展的變化,有計劃的對網架結構進行優化建設與改造,提高網架結構設計與布置的科學性,使區域供電系統設備及線路的供電能力能夠充分滿足區域供電需求。如變電站位置的設置上應確保其處于負荷的中心,還要合理的調整供電饋線的供電半徑,從而減少低電壓問題的發生。
3.2 配電網調壓能力建設與改造
低電壓綜合治理工程的建設要注重對配電網調壓能力的建設與改造,配電網調壓能力建設包括變電站調壓能力建設、線路調壓能力建設、配變調壓能力建設以及臺區調壓能力建設等。在實際的建設過程中,要加強變電站的有載調壓能力與遠程監控能力的建設,通過電網線路改造或線路調壓器的安裝提高線路的調壓能力,通過更換寬幅調壓變壓器來提高配變調壓能力,通過加裝低壓線路調壓器或進行設備的升級提高臺區線路的調壓能力。
3.3 電壓監測網絡與通訊網絡的建設
通過加強電壓監測網絡與通訊網絡的建設,加強對區域電網實際電壓的監測與數據的有效利用,也是低電壓綜合治理工程建設的重要內容。電壓監測網絡建設包括變電站電壓監測網絡建設、線路電壓監測網絡建設、配變電壓監測網絡建設以及臺區電壓監測網絡建設。通訊網絡建設包括變電站通訊網絡建設、線路通訊網絡建設以及臺區通訊網絡建設。通過監測網絡的建設,提高對電網系統中電壓分布與變化的實時監測效率,并將監測數據通過通訊網絡傳送至相應節點,通過節點網絡系統的遠程控制,及時啟動或調整設備的運行,從而實現對低電壓問題的及時處理。
3.4 投訴處理機制的完善
低電壓綜合治理工程的建設還應該注重對投訴處理機制的完善,對于接到的低電壓投訴應及時做好記錄與上報,并能夠快速安排人員進行檢修處理,并且要做好檢修記錄,對于低電壓問題較為嚴重的情況,應首先做好對故障的分析,確定故障類型、區域以及影響程度,并及時查明原因,對于系統內部問題及時進行整改,建立明確的責任制度,確保責任落實到位,從而提高投訴處理的效率。
鑒于低電壓問題對于電力供應與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電力企業及相關部門應加強低電壓綜合治理工程的建設,從低電壓問題產生的原因著手,針對性的采取有效措施,優化電網網架結構、強化配電網調壓能力、加強電壓監測網絡與通訊網絡的建設、完善投訴處理機制,從而全面的對低電壓問題進行綜合治理,以保障電力服務的質量,提高我國電網運行的效率。
[1]王長善,袁宏斌,車成華.低電壓治理中的誤區[J].農村電工,2013(3):44.
[2]蘇敬德,關于解決農村低電壓的措施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年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