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傳迎
近年來,贛榆農商行從改革發展和支持三農經濟大局出發,把信用環境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積極采取措施,狠抓工作落實,不斷增強農民誠實守信意識,改善農村信用環境。截至9月末,各項貸款余額89.23億元,較年初增加8億元,增長9.86%。累計發放貸款80億元,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9.02億元,較年初增加3.6億元,審貸獲得率82.52%。
實施“富民授信”工程。為進一步延伸支農觸角,提高服務效能,優化信用環境,實現信貸營銷專業化、標準化,在全轄開展“富民授信”工程。組織人員采集農戶基本信息,建立基本信息電子檔案。成立以支行信貸人員、村民代表為成員的民主評議小組,按村對農戶進行民主評議,信貸員通過民主評議和實地調查,經市場營銷部審批,給予符合條件的農戶一定的授信額度,農戶可在一定額度內“隨用隨貸、周轉使用”。授信后,將授信結果在村進行公示。通過授信和公示,既滿足了農戶融資需求,又增強了“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信用意識。
創建農村青年信用示范戶。通過持續開展農村青年信用示范戶創建工作,為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搭建平臺。在區政府和人民銀行指導下,開展農村青年信用示范戶評選活動,采集基礎信息,建立信用檔案,統一指標,綜合評定。對農村青年信用示范戶實行優惠政策,被評定三星級以上的信用示范戶,貸款利率在一般農戶貸款利率的基礎上下浮三十至十個百分點,授信額度在原來基礎上增加三十至十個百分點,大力支持農村青年創業,引導農村青年樹立誠信創業意識,促進農村信用文化建設。農村青年信用示范戶憑借較高“信用”獲得小額貸款,在農村具有較強的傳導和示范效應,帶動更多農戶遵守信用,倡導誠信,并主動參與農村信用建設。截至9月末,累計發放農村青年信用示范戶貸款8900萬元,對已建立信用檔案農村青年中的7213戶累計發放貸款45608萬元。
開展形式多樣宣傳。充分發揮點多、面廣、人緣、地緣的優勢,廣泛開展宣傳活動,不斷開展以“珍惜信用”為主題的普及教育,為治理和整頓信用環境創造良好氛圍。利用廣播電視、網絡、LED電子屏、過街天橋等渠道大力宣傳信用標語,增強公眾信用意識。加大經費投入,制作宣傳卡片、宣傳折頁,以營業網點、農村金融服務站為平臺,強化對農戶信用知識宣傳。定期開展送金融知識下鄉活動,把征信作為一項重要宣傳內容,組織人員到農村集貿市場、村莊、碼頭、田頭、廠礦企業進行宣傳。利用正在開展的“富民授信”括動,向廣大農戶介紹失信、非法集資的危害,提醒農戶保護自身合法權益和信用。同時,協調區法院,把部分訴訟貸款開庭地點設在逾期貸客所在村莊,進行公開開庭,在提升貸款訴訟實效的同時,宣傳了“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信用意識,對賴賬戶、逃債戶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
不斷強化債權維護。加大力度對全行不良貸款進行排查,澄清存量不良貸款的真實情況,對每一筆不良貸款進行深度分析,綜合考量不良貸款的清收難易程度、抵押擔保等情況,制定差異化的清收盤活計劃和措施,明確清收時間節點和責任人,增強清收針對性。開展支行長清降不良貸款專項競賽,人均清收不良貸款不低于100萬元,對近4年來已經核銷不良貸款列出清單,由網點支行長認領,有針對性地加大清降力度。全力做好堵后清前工作,抓好新增貸款的質量管控,加強區域經濟形勢的研判,強調貸款“三查”盡職責任,從源頭上有效杜絕潛在有毒資產。強化責任追究,加快違規貸款責任認定工作,實行違規“零容忍”,堅決按照規章制度嚴肅處理。加強貸款管理,明確授信標準,防止貸款過度授信、盲目授信、過快增信。加大司法訴訟及執行力度。按照陳案、積案、新案三個標準實事求是地區別對待,做到快速結案。對長期板結的,借助律師事務所風險代理和公、檢、法行政力量等社會力量化解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