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自然 ?感悟科學
—2015年華涇鎮自強中隊自然博物館之行
徐匯區社區學院供稿
為豐富青少年生活,增強青少年科普知識,華涇鎮婦聯組織自強中隊隊員、結對家庭志愿者及各居委婦代干部共50人參觀上海自然博物館。每位家庭志愿者帶領一對一結對的自強隊員一起開啟自然之旅,發現自然之美、領悟自然真諦。
上海自然博物館是一所包括古生物學、植物學、動物學、地質學、天文學多種自然科學的綜合性博物館。以“自然、人、和諧”為主題,通過“演化的樂章”、“生命的畫卷”、“文明的史詩”三大主線,呈現了起源之謎、生命長河、演化之道、繽紛生命、生態萬象、未來之路等10個常設展區,展示陳列了來自各大洲的11000余件標本和模型。“生命長河”展廳將蛇、猴子、孔雀等大量動物標本分類陳列,巨大的馬門溪龍模型扭動著脖子低吼,格外逼真。最有意思的是體驗自然展區,可以透過透明展箱近距離觀察活的蝴蝶、變色龍、水母等動物;在海水觸摸池,還能親手觸摸海星、海葵等海洋生物,是非常難得的體驗。
本次參觀活動為青少年打開了探索自然、認識自然、了解自然的一扇窗,架起了家庭志愿者與自強隊員良好溝通的橋梁,也激發了大家走進自然、了解生態、關愛生態的熱情。走進自然、感悟科學,華涇鎮婦聯給青少年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的平臺。
2015年上海市科普工作會議召開
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普及部供稿
未來3年(2015—2017年),市民科學素質建設將緊緊圍繞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重大戰略任務,通過行動計劃的實施,實現職前、職中和職后人群以能力為導向的科學素質的全面提升,推動創新基因植入上海城市文化,在全市形成更加濃郁的創新文化氛圍,為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奠定良好的人力資源基礎。2015年上海市科普工作會議10月14日在科學會堂舉行,副市長周波出席會議并講話。
《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綱要”)頒布實施以來,上海市民科學素質得到全面提升,2012年以能力為導向的科學素質達標率已達26.6%,處于全國領先水平。但是,面對新形勢和新需求,上海科普發展和公民科學素質建設還存在薄弱環節,要對接行動綱要,本著終身學習的宗旨,堅持職前、職中和職后三類人群全覆蓋,注重普及科技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和傳播科學思想的有機統一,提升社會公眾處理實際問題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
周波指出,以人群全覆蓋為突破口,在提高市民科學素質上下功夫;以打造品牌為抓手,在提高科普活動影響力上下功夫;以科技傳播變革為契機,在提高科普事業持續發展能力上下功夫。要充分發揮科普聯席會議和公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的統籌協調作用,積極調動各系統、各方面開展科普工作的積極性,完善科普工作的市區聯動機制,加大對基層單位的工作指導,使科普工作縱向聯動、橫向協同,形成合力。要建立科研與科普結合機制。推進科普工作與科研工作有機結合,使公眾能及時了解科研的最新發現和科技創新的最新成果。要加快形成多方投入機制。鼓勵多方資源投入,要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依法對科普事業實行稅收優惠,鼓勵境內外的社會組織和個人通過科普基金、社會捐贈來資助科普事業,使公益性科普資金具有社會籌集融資渠道,形成多渠道、社會化的科普投入格局,為開展科普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周波強調,要提高認識,不斷增強科普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聚焦重點,加快推進上海科普工作和科普事業發展。要加強協同,建立健全全社會參與、共同推進的科普工作大格局。上海科普工作要對標全球科技創新中心,以國際視野謀劃科普事業發展,不斷提升市民的創新意識,激發市民的創造活力,提升上海利用和配置全球科普資源的能力。通過建設一批具有國際水準的科普設施和舉辦一系列國際化的科普活動,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普高地。在全市形成更加濃郁的創新創業文化氛圍,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下堅實的基礎,為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