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啟成

摘 要:該文論述了安全評估理論與方法在船舶機艙設備中運用的可能性與重要性,對船舶機艙設備進行安全評估的方法與主流模式展開了系統討論,通過比較分析,基于當前機艙設備在安全評估理念與方法上的缺失與不足,作者針對性提出了船舶機艙設備安全評估的發展建議。
關鍵詞:安全評估 機艙設備 方法方向 建議
中圖分類號:U663.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9(b)-0096-02
在現代海事領域,對航海領域的安全理念不斷加強,船舶的安全性能不僅對其自身的正常生產與運行產生重要影響,在國家的層面上,也是應對海事作業安全,增強海事競爭力的軟實力的重要體現。世界各國都在海事安全領略加強了技術投入與資金投入,確保航海運營的安全,因為一旦出現事故,對國家在國際上的影響都會很大。
海上船舶機艙設備的安全性能評價是核心工作,目前我國海事船舶領域的安全評估理念與方式的實施上尚與發達國家存在一定差距,如何正確運用安全評估方法具有戰略性意義。安全評估的內容方法隨著安全理念的創新在不僅僅是海事領域,在社會生活其他方面諸如煤礦企業、交通運輸企業、化工業等都發揮著極為關鍵的作用,將安全評估方法與理論運用于海事領域船舶機艙設備,是海事界比較引人關注,也是值得研究的課題。規范化、系統化的安全管理與評估方法,可以有效地預防海事風險,提高海事作業效率,確保航海船舶性能穩固。
1 船舶機艙設備系統安全評估的理念與重要性
在船舶機艙設備系統中引入安全評估理念,加強了船舶安全的管理的過程,所不同于傳統安全管理的是,傳統的安全管理模式有一定的滯后性,往往是事故發生之后才會采取向對應的措施與開啟一定的管理機制,這對于控制事故損失,加強整體安全理念是沒有絲毫意義的。出海作業或者海上運營,船舶的安全性能極為關鍵,也是航海運輸船舶所承擔的非常重要的職責,是航運安全的本質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安全評估(Security Assessment)對船舶機艙設備中出現的局部或者整體上的性能缺陷、技術缺陷給予了科學的、邏輯的系統評價,幫助船舶管理人員與決策人員對船舶性能有整體的認識,及時對存在安全隱患的部位與構件進行了及時的預判,以便于船舶管理人員、技術與設計人員準確地認知當前設備系統的安全性能,以幫助他們更好地進行海事作業的決策與安全隱患下應積極采取的應急與備案的措施。
機艙作為船舶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安全至關關系到船舶整體性能的發揮,關系到海上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國外發達國家對船舶設備系統的安全評估與管理研究的水平一直都領先于我國,在技術和理念上也相對比較成熟。近年來,在海事界,出現船舶安全的事故屢見不鮮,有海上船舶撞擊、沉船、發生火災等事故,究其原因,根本在于船舶機艙設備系統設計不合理,技術存在缺陷,管理人員安全理念缺失,技術操作不規范等等。對船舶機艙設備進行安全管理與評估可以大大減少船舶運行的風險。
2 當前我國船舶機艙設備安全評估的主流模式
在我國的船舶領域,也有過對安全評估方法的嘗試,但是研究與實踐的水平不高,基本都處于初步階段,不具備評估的科學性與前沿性,也不能適用于當前復雜的社會環境與具體的作業實踐。隨著安全領域在我國海上運輸行業越來越得到重視,安全評估的方法必須做出適應性與針對性的調整,安全評估的模式與措施應根據我國的基本情況與具體的環境,目前我國船舶機艙安全領域運用到的主流的評估方法有以下幾個方面。
2.1 FAS評估法
FAS,是一種具有科學性的評估方法,其理念是以數據作為評估的基礎,在數據的基礎上,建立模型,對所評估對象的安全影響因素進行甄別,以影響因素對船舶系統安全的權重因子與等級相關系數進行分析和邏輯化的計算,在組織內部對不同系統之間的安全影響的相互關系進行分析,比較權重關系,得出其對船舶安全產生安全影響的程度。其評價的具體過程可以用以下邏輯(圖1)示意:首先確定安全隱患的源頭,進行識別;然后進行系統的安全評估;最后提出降低安全隱患的決策性意見。在進行安全評估方面所提出的措施又可以作用于識別和決策階段,真正對安全實現了雙向與循環的動態控制。
在FAS的評價系統中,所對安全進行評估的具體對象常常將組織或者系統中某個部分進行評價,如對機艙安全進行評價與評估就可以將機艙設備作為一個單元的評估對象。
2.2 指標性規范評價法
這種評估方法則將現行船舶領域有關于安全方面的規劃與標準作為進行評價的重要依據,具體指的是船舶系統的設備與構件在入海與航海作業的過程中,管理與技術人員依據規范的指標與評估標準對所涉及的安全因素進行逐一的識別與評判,對不符合標準的或者在檢查的過程中發現錯誤的項目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這種方法雖門檻低,需要的技術投入少,但是效果難以保障,因為船舶系統發生安全的因素復雜多樣,不可能與標準規范上的操作一一匹配,也就使得方法在運用上缺乏一定的靈活性。
2.3 可靠度計算分析法
該評價方法的思路是通過假設概率發生的可能性,運用可靠性理論與方法,對船舶發生的故障內容進行及時和有規模的數據統計,進而降低風險,控制船舶的故障概率的行為??煽慷鹊挠嬎惴椒ǜ鶕饔糜谠u價的先后機制可以分為預評估分析、失效模式與設備分析、事件分析與故障分析。在我國目前采用故障分析具有一定的前景,該評價方法則邏輯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后果,運用演繹法的思維進行樹枝狀的原因分析,從而深刻認知發生事故的原因與結果的邏輯關系。該評價方法從整體的角度出發,以定性方式對樹狀結構體系中發生的隱患與結果進行數據概率事件分析,但所受到的限制就是對建樹的模型要復雜得多,且前期對數據的收集極為重要,數據作為今后分析的基礎。
3 結語
在我國船舶機艙設備的安全評估、方法與理念當前還有一定的局限性,且上述分析的方法在理論上可行,但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還是存在很多間接性考慮不到的要素,對評估的結果缺乏可靠的準確度。
FAS法作為一種整體綜合的評價方法,理論性強,實際操作比較困難,且對評估過程中的發生因素沒有做具體的內容上的要求。指標參照的評估法比較死板,缺乏一定的靈活性,對指標的參照檢查只是從統一的標準進行界定,而對船舶機艙設備事故中出現的各種各樣的情況沒辦法做出一個針對性的解釋,也具有一定限制??煽啃缘脑u價計算方法,具有一定的邏輯性與科學性,它是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上,對子系統與母系統在事故原因與事故結果方面進行關系的分析與評價,通過樹枝結構的邏輯模式進行評價,前期投入的努力較大,數據的收集略為困難,樹枝模型的建立比較龐雜,但相對于前述兩種方法,在理念與科學性上有一定的優勢。
海上船舶機艙的安全事故存在多種因素的可能性,不可能是某單一因素造成的結果,因此在今后的評估方法的實施與內容的革新上,除了對上述三種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運用之外,更加注重對事故因子的核查,多從事故發生的因素進行評估,以預防為主,治理為輔的思路展開評估工作。有時候要多運用幾種評估方法進行綜合性評估,之后針對最可能的影響因素再進行肢解性地安全評估,確保評估方法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馬紅濤.船舶機艙安全評估分析與展望[J].世界海運,2013(12):36-37.
[2] 方泉根,王津,等.綜合安全評估(FSA)及其在船舶安全中的應用[J].中國航海,2004,58(1):1-5.
[3] 張仕海,朱建元.船舶安全質量管理策略[J].航海技術,2004(5):79-80.
[4] 郭開展.船舶機艙建造的組織管理[J].江蘇船舶,2008(1).
[5] 趙炎.船舶機艙設備運行數據采集系統的研制[D].廈門:集美大學,2013.
[6] 董良雄.船舶機務安全系統風險預警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2.
[7] 英起波.船舶安全檢查質量綜合評價體系研究[D].大連:大連海事大學,2013.
[8] 張強.基于我國船旗國檢查結果的船舶安全評價研究[D].大連:大連海事大學,2014.
[9] 章伯華.船舶檢驗與船舶安全檢查相關問題的探討[C]//中國航海學會內河海事專業委員會第七屆委員會委員大會暨2012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
[10] 姜方榮.風險評估與船舶安全管理[J].世界海運,2013(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