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芝 李傳軍 趙占福 于慶鋒 李雅偉 雒新宇


摘 要:隨著計算機技術和軟件開發技術的不斷發展,為提升國有資產的管理水平帶來了新的契機。該項目通過高校的國有資產管理信息化和自動化,提高學校的國有資產管理水平,實現國有資產的動態化管理,為領導提供決策基礎,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提出了新時期高校國有資產管理模式的創新思路。為了學校科學、高效、快速的發展,學校資源整合力量勢在必行。通過國有資產信息化管理的改革和建設,徹底改變學校在國有資產管理上的不良局面。
關鍵詞:國有資產 績效評估 轉換效率 保值增值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9(b)-0201-02
1 高校國有資產管理
高校國有資產管理,即:要準確了解學校資產狀況,規范和加強學校資產管理,完善資產管理制度,提高資產使用率,及時發現當前學校資產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保證學校資產的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按照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相結合、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相結合的資產管理原則,完善對學校資產的動態管理,為學校領導提供決策依據。高校國有資產管理主要包括:保障物,即要保障教學、辦公、科研等必須的物質條件;確認物,對固定資產產權界定確認明晰,賬目清楚;利用物,提高利用率,充分發揮資產的使用效益;保護物,保護儀器設備安全使用,資產不流失。該文主要對如何充分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進一步提升高校國有資產管理能力和解決好資產管理過程中的相關問題進行研究。
2 國有資產管理信息系統
以某高校為例,經過多年的建設和遷置,學校資產賬面價值接近9億元,房屋建筑面積近30萬平方米,學校的搬遷和多個學科專業調整,給學校的房產使用管理和資產帶來較大變動。每次清查都會或多或少地遺留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
2.1 國有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
針對某高校國有資產的用戶類別及權限詳細分析,該信息系統主要涉及三類用戶,其角色用例分析如圖1所示。
某高校國有資產管理功能主要有:資產管理用戶的資產管理和統計報表功能如圖2 所示;查詢統計用戶的資產查詢統計功能如圖3所示;系統管理員用戶的數據庫歸檔和系統管理功能如圖4所示。
2.2 學校公用房屋管理信息化系統模式創新和實踐
目前,隨著高校的迅速發展,辦公、教學、生活和住宅區域場地規模不斷增大,對原來的、傳統的、分散式的管理模式也很難適應日常綜合管理的需要,要利用相應的現代化管理手段,對房產、土地進行管理。主要完成“服務”和“管理”兩個功能。
學校根據學校情況實際制定相關方案,結合現有房屋使用條件全體考慮,結合市場化原則,進行有償使用,對學校的行政用房、教學、科研、實驗用房根據學校各二級單位的要求,進行統籌安排。學校堅持以學生為要根本,以教學為中心,對教學、科研、辦公用房按指標分配、切塊管理,以有償使用為手段,促進學校辦學資源的合理配置。制定標準,核定面積,定額分配,有償使用,將量化管理與有償使用融入了管理辦法。此種方法改變了原有的整體分配,無償使用的房產管理方式,通過這種方式不僅保障了學校房屋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同時也提高了房屋的利用率。對有效調控學校房屋,按照教學、科研等方式按需分配房屋有了充分保證,促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新的制度結合信息化建設,如圖5所示,使房屋管理得到了較好地解決。主要是對校區概況、樓棟房屋、公房管理(教學科研用房、行政用房、學生宿舍、食堂用房等);要借鑒重點大學的管理經驗,進行定額分配和有償使用,申請審批、合同管理、租金收繳;變更、變動等日常管理;經過查詢可以詳細了解公房的詳細情況。對學校整體房屋情況有較好地把握,可以實時查詢,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土地管理。主要是把學校所有的土地進行輸入和統計,包括:宗地四至、測量情況和發證情況等內容,還要包括地表建筑物的情況,主要是包括所有建筑物的樓層數、房間數和面積數。
(2)房屋的使用管理。包括教學科研、行政、學生宿舍、食堂、附屬用房和經營用房的使用情況。可以按人查房、按房查人、空置公房,實現動態管理。
(3)對學生宿舍進行管理統計。學生宿舍樓棟及房屋管理,主要包括房屋入住、調房、單個或批量退房等內容。
(4)修繕管理。要對年度維修計劃預算,房屋維修流長帳,質保期提醒等(計劃、報修、維修)。通過建立報修和修繕流水帳明細,嚴格控制維修成本,并可以深入進行“維修部位、維修單位、維修情況”的分類統計分析,從中發現問題并輔助決策提供依據。我校的三種報修方式有:電話報修、網絡報修、門衛人工報修。
(5)利用管理信息系統實現電子地圖功能。地圖方式直觀展現房地產各種信息,以房間為歸屬地。
通過實踐證明,此種管理制度使學校有限的房屋得到了有效利用,新的制度還有不足的地方,還有一些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但學校房屋管理已經進入了良好運行的軌道。
2.3 學校儀器設備管理信息化系統模式創新和實踐
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好學校的儀器設備,弄清楚學校的資產分布情況,是學校資產管理的重要職能。在每一次進行資產清查工作中都會有一些問題。學校各二級單位對國有資產管理認識不夠、其資產手續不健全、相關管理過程脫節等。為了更好地達到資產管理的使用效率,提高管理手段,首先從資產管理的文件上進行制定和落實,制定了《***高校國有資產管理辦法》《***高校一般設備管理暫行辦法》《***教學、科研設備管理辦法》和《***大型儀器設備共享管理辦法》等制度。在國有資產管理實施過程中加強了基層單位對資產管理的落實,主要通過各二級單位的資產管理員來執行,資產管理員對主要負責本單位的固定資產的一切變動手續辦理,把住本單位固定資產的管理關。此項規定的實施,較好地保證了學校總體規劃得到貫徹,其資產管理的重要性得到很好地認識。
學校對資產管理進行了實時和動態管理,實現了全局一盤棋的功能。對不同地服務對象有不同的服務功能,學校領導、二級單位領導、教職工個人對學校資產情況進行網絡查詢,把資產管理真正做到為學校的各項工作做為基礎服務。
2.4 國有資產管理應用模式研究
國內各個高校根據該校的實際情況管理國有資產,沒有一個統一的資產管理模式,各個模式之間也沒有完整的界限之分,例如可以將集中管理模式與宏觀模式結合起來。即組建以職能部門為中心的三級管理體系,在全校統一管理下,權利下放,系、處和中心、實驗室等職能部門分別承擔二、三級管理,并對資產的直接使用者實施有效的監督與管理,管理責任落實到人。由于在集中管理中的具體事物分散給第二、三級,在第三級上是具體的資產使用者,其管理責任明確,但主要權力集中在第一級,這樣“權錢交易”因權錢分開而難以一次“交易”成功,這在客觀上起到了防止資產流失的作用。通過探索研究,不斷創新管理模式,克服了單一模式管理下“各自為政”的弊端,理清各層次及有關部門的相互關系,建立比較理想的高校國有資產管理模式。
3 結語
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并對學校國有資產進行錄入和統計,查詢和不同服務對象的應用不同,進行查詢。達到“知家底、助管理、輔決策、看得見”。
(1)知家底。徹底清查高校房地產的基本情況,做到數據準確無誤,變更及時準確,再也不會為統計數據而發愁,同時還可以為進一步實現高校公房定額分配及有償使用提供保障,避免人員調整而給房地產管理工作帶來“人為影響”。
①全面了解房地產的“家底”:房屋總面積、套數和間數,空房源等。
②可按“房屋用途、分類、類型、建筑結構、座落”等分類統計。
③可按“使用單位(二級學院、校級處室)或個人”分類統計。
④按照“學校產權、非學校產權”的情況分類統計。
⑤房屋經營管理:房屋出租、合同管理、到期提醒、租金收繳管理。
(2)助管理。提供“房屋申請流程審批、公房有償使用、房屋使用變更、租金收繳、房屋交易、合同管理”等日常管理的全部功能,將極大地幫助用戶實現動態的日常房地產信息的監管,并且及時有效的掌握高校房地產現狀和歷史記錄的情況。
(3)輔決策。提供“固定報表、任意項目的查詢統計分析和打印輸出、靈活的統計電子圖表”等數據分析功能,將充分地輔助領導在相關數據基礎上作出正確的決策分析。
(4)看得見。提供“電子地圖”功能,可以實現以“土地為中介,房屋為歸屬地”的全方位的、直觀的監督管理,可以在地圖上點擊任何一間房屋,即可看到與房屋相關的所有匯總信息(房屋信息、使用信息、維修信息、檔案信息、資產家具情況等),真正做到看得見的監督管理。
參考文獻
[1] 梁麗娟.高校國有資產管理模式與績效評價研究[D].焦作:河南理工大學,2008.
[2] 李科.高校國有資產管理平臺的設計與實現[D].天津:天津大學,2013.
[3] 陳剛.新時期我國高校國有資產管理模式創新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09.
[4] 田曉靜.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管理探析[D].西安:西北工業大學,2010.
[5] 謝秀珶.高等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與新型框架的建構[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6.
[6] 陸建剛.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研究[D].青島:青島建筑工程學院,2000.
[7] 韓江麗.基于法人治理結構的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研究[D].濟南:山東財經大學,2014.
[8] 鐘亮鋒.我國高校國有資歷產管理的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08.
[9] 何志勤.我國高校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學,2007.
[10] 熊一.我國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