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建
摘 要:我國軍工企業雖然整體規模較大,但在國際上競爭力卻不是很強,這從側面反映了我國軍工企業發展的現狀。要想軍工企業做大做強,為我國武裝力量提供可靠的裝備保障,就必須要進行相應改革。通過資本市場的運作,引入現代企業的管理模式是促進軍工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主要討論了資本市場對企業的積極作用以及通過資本市場來對軍工企業進行改革所要面臨的問題,同時也給出了相關的對策措施。
關鍵詞:軍工企業;資本市場;改革
軍工企業在任何國家都是一個獨特的企業主體,因其主要產品涉及國家安全,故企業經營好壞就不是一個企業的事情,而是關系到國家安全,民族存亡的大事。新中國以后,我們逐步建立了較完善的軍工體系,直至上世紀八十年度,軍工企業在國民經濟一直占據重要地位。改革開放后,我國根據國家發展的實際情況,對軍工企業進行了較大改革,優化了我國軍工企業的分工與布局。然而在新世紀,軍工企業又遇到了瓶頸,管理思維、科研水平等的相對落后導致在一些領域我們的軍工產品沒有優勢,特別是與歐美軍工企業相比,我們的軍工企業只是簡單的“規模大”,離做強還有很大差距。軍工企業亟待進行一場改革,以幫助我國的軍工企業林立于世界優秀軍工企業之林。以歐美軍工企業為鑒,現階段軍工企業要想獲得較大發展,資本市場的支持作用必不可少。
一、資本市場對現代企業的支持作用
(一)直接融資功能。資本市場作為一個將資金作為配置資源的市場,其對企業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在市場上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發展資本。現代企業不同于傳統資本家的家族式企業那樣,企業的資本就是家族控制,不會和別的個體分享,也不同于計劃經濟時代的企業,資本主要來源就是國家撥款或者是行政指令的銀行借貸。企業資本作為一項生產資料,完全突破了以前來源的局限,已經成為一個開放的領域。同時,隨著生產方式的變化,企業的生產越來越依賴前期的資本投入,而這種資本投入可能是占據較長時間卻不產生收益,甚至可能永遠沒有收益,也有可能在長時間的投入后產生幾倍甚至幾十倍幾百倍的收益。那么企業從哪里獲得資本,怎么才能獲得這些資本,在今天就是以股票市場、債券市場為代表的資本市場。正是這些資本市場,幫助企業以較低的成本,較快的速度獲得發展所需的資本。
(二)保證企業行為合理化。在成熟資本市場中,放棄企業股份,不再擁有這部分生產資料的,一般是對該企業未來的發展失去信心的自然人和法人,而增持或購買企業股權的基本上都是對該企業未來的發展有信心的自然人和法人,當然也有部分單純跟風投機的人,但是這部分人不是主流。這樣不僅可以使企業直接得到必需資金,而且還可以通過市場對投資者進行選擇和再選擇,合理調整企業的資本結構,實現絕大部分的企業生產資料所有者都是對企業的未來發展有信心的,同時又是有能力有條件在企業中行使權力的法人和自然人。這樣就保證了在企業中能合理發揮作用的生產資料所有者都是有能力有信心的,進而也就保證了企業行為的合理化。
二、運用資本市場進行軍工企業改革面臨的問題
(一)思想上偏向于保守。軍工企業因其關系到國家安全,因此在我國國企改革中一直趨向于保守,特別是股權上的改革。因此,即使拿出來上市交易的也只是軍工企業中的民用產品部門,或者是以民用為主的軍民融合部門。普遍的擔憂是認為一旦全面開放股權交易,可能會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這樣偏向保守的思想是現階段我們軍工改革面臨的最大問題。
(二)相關法規制度還不夠完善。軍工改革之所以現在還相對謹慎,這和我們現階段相關的法規制度不完善有著很大關系。美國的軍工企業基本是各大財團控制的,其主導權是在私人手里的,其運行是按照市場化模式進行的,但國家對軍工企業的控制其實并不弱,這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完善的法規制度對其實施的制約作用。然而我國在改革開放后雖然對法律體系進行了較為系統的建設,但針對軍工的相關法律法規并不完善,同時法律意識的淡薄讓人對現有法律的執行情況也較為擔憂。一旦進行股份制改造,軍工企業會不會被惡意收購,軍工的運行會不會還是和現在一樣能夠按照國家的意志進行,都還是一個未知數。
(三)資本市場管理有待加強和完善。雖然我國的資本市場隨改革開放到現在已經進行了幾十年的建設,市場已經初步具備了西方資本市場的融資等一般功能,但因為制度建設上還有缺陷,資本市場中的投資個體也不如西方資本市場中的那樣成熟,市場中還是存在大量投機行為,同時市場也極度不穩定。類似于2007-2008的股市,經歷一波波瀾壯闊的牛市行情之后,股市發生了暴跌,而后進入了長達六七年的熊市。如果軍工企業全面開放將股權進入這樣一個不成熟的市場,那對軍工企業的發展無疑是會產生極大負面影響的。誰也不能保證,在這樣的市場中,軍工企業能獨善其身,不被市場所累,還能正常進行生產而不受影響。
三、運用資本市場進行軍工改革的對策
(一)制定完善的產權法規,推進軍工改革。深化軍工企業的改革,需要從頂層制定和完善相關的法規體系來把握軍工企業發展的方向性問題。要弱化企業出資人依靠行政手段管理企業的行為,制定不依賴產權管控軍工企業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要通過法規的約束,促進國有股東代表適應現代企業的管理制度,習慣通過董事會、股東會以及公司章程和國家法律法規表達意見。要使這些國有股東代表習慣于相對控股企業的管理,同時要防止國有股東代表不作為,淪為個別人或個別股東的工具。要根據國家在不同軍工企業中占比情況的不同制定相應的法規和政策。只有制定完善的法規體系才能確保軍工的生產發展能與國家意志相一致,確保我國軍工企業的獨立性以及社會主義國家的性質不發生變化。
(二)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快軍工企業股份制改造。現階段,我們應該如當年破除姓“資”還是姓“社”這一問題一樣,破除思想障礙,不能把股份制改造當成洪水猛獸。西方的的各種經驗都可以為我們所用,像美國的國家不控股但有法律制度進行各種限制、英國的私有化和“金股”制度、意大利的參與制等等經驗,都可以作為經驗加以借鑒。因此,我們應當放開思想,研究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股份制改革方案,既實現軍工企業的自身發展,又不改軍工企業的本質屬性。
(三)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資本市場。現階段我們的資本市場還有很多漏洞,股市IPO的不完善,投資參與主體的不成熟,法制保障的不全面等等,因此需加強對資本市場的管理,建立健全相關制度,以確保資本市場的穩定。同時,我們還應看到,中國的資本市場還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他不太可能出現美國花旗財團、波士頓財團等這樣巨無霸式的私人財團,我們國家的大量資本還是掌握在國家或者集體手里,類似于各類社保基金、養老金、中投公司等等,其性質還是屬于全民所有或集體所有的,我們的資本并不完全和西方財團的資本一樣只追求資本的收益。因此,如果能合理運用這部分資本,在軍工企業中占據適當的比重,既實現了軍工企業的融資目的,也從另一種意義上實現了大型國企的“全民所有”,而實現這一切,就需要我們建立起一個健全完善的資本市場。
總之,通過資本市場來實現我國軍工企業的改革是一條相對有經驗可借鑒也相對科學合理的道路。要充分利用資本市場能夠優化資源配置的之一優勢,為我軍工企業所用,實現軍工企業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吳獻東. 軍工企業與資本市場和政府的關系[M].北京:航空工業出版社,2013.1
[2] 巴淑娜 江西平. 資本市場對企業的作用[J].商場現代化2007(8).
[3] 孫巖. 促進我國資本市場良性運轉的對策[J].商情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