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互聯網金融的特點和主要涉及領域;其次從銀行的信貸業務、存款業務和中間業務三方面分析了互聯網金融對其產生的影響和沖擊;最后,提出了我國商業銀行應該采取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商業銀行;對策
一、互聯網金融的概念和特點
互聯網金融(ITFIN)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計算、社交網絡以及搜索引擎、app等互聯網工具,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業務的一種新興金融。
它的特點有以下幾點:(1)便捷性。無需到銀行營業網點,客戶只需擁有一部智能手機或電腦設備,就可以輕松完成資金的劃轉和信貸,互聯網金融極大地方便了客戶。這種便捷性是它最大的特點。(2)普惠性。傳統金融服務大都只針對中高端收入群體或大型企業,而互聯網金融憑借互聯網作為渠道,降低了金融服務的成本,提高了服務的覆蓋面和可獲得性,使小微企業和低收入人群能夠獲得價格合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務。(3)風險性?;ヂ摼W金融的風險表現在兩方面。一是信用風險大,互聯網金融的相關法律尚不完善,因為互聯網金融違約成本較低,所有容易誘發惡意騙貸、卷款跑路等風險問題。二是網絡安全風險大,中國互聯網安全問題突出,網絡金融犯罪問題不容忽視。
二、互聯網金融主要涉及領域
(一)第三方支付。根據2010年央行在《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中的定義,第三方支付是指非金融機構作為收、付款人的支付中介所提供的網絡支付、預付卡、銀行卡收單以及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的其他支付服務。2010年至今,央行一共發布了五批第三方支付牌照,持牌單位共計269家。目前第三方支付已成為線上線下全面覆蓋的綜合支付工具,2014年,第三方支付市場整體交易規模達23萬億元,同比增長54.2%,其中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59924.7億元,同比增長391.3%。第三方支付公司的運營模式可以歸為兩種,一是獨立的第三方支付模式,包括快錢、易寶支付、匯付天下、拉卡拉等。二是以支付寶、財付通為代表的依托于自有電商網站,提供擔保功能的第三方支付模式。
(二)P2P網貸。P2P(Peer-to-Peerlending),即點對點信貸,是指通過第三方互聯網平臺進行資金借、貸雙方的匹配,需要借貸的人群可以通過網站平臺尋找到有出借能力并且愿意基于一定條件出借的人群。網貸平臺數量近兩年在國內迅速增長,迄今比較活躍的有350家左右,而總量截止到2015年4月底已有3054家。與銀行貸款相比,網絡借貸的特點是:信息搜集和處理效率更高、業務流程更簡便、突破了傳統的“重擔?!憋L險控制手段。
(三)大數據金融。大數據金融通過分析和挖掘客戶的交易和消費信息,掌握客戶的消費習慣,使金融服務平臺在營銷和風控方面有的放矢。
(四)眾籌模式。眾籌即大眾籌資,指通過互聯網方式發布籌款項目并募集資金,以實物、服務或股權等為回報募集資金的模式,參與方包括籌資人、平臺運營方和投資人,按項目回報方式分為股權眾籌、獎勵眾籌、公益眾籌和債權眾籌四種方式,具有低門檻、多樣性、依靠大眾力量、注重創意的特征。
三、互聯網金融對傳統商業銀行的影響
(一)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影響。傳統商業銀行的資產業務主要是貸款,具有貸款金額大、需要抵押物、周期長、手續煩索等特點,面向的客戶是大中型企業。而互聯網金融貸款流程簡化、貸款時間短、貸款種類多樣性,在服務小微企業及個人貸款業務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目前,阿里小貸已經搭建了分別面向阿里巴巴B2B平臺小微企業的阿里貸款,和面向淘寶、天貓平臺上小微企業、個人創業者的淘寶貸款,推出了淘寶(天貓)信用貸款、淘寶(天貓)訂單貸款、阿里信用貸款等微貸產品。
(二)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存款業務的影響。第三方支付平臺對商業銀行的存款業務影響很大,分流了商業銀行儲蓄存款。以阿里巴巴為例,2013年6月阿里開通余額寶,這是支付寶打造的余額增值服務,把錢轉入余額寶即購買了由天弘基金提供的貨幣基金,可獲得收益,而且余額寶內的資金還能隨時用于網購支付,靈活提取。余額寶一經推出即給我國商業銀行的存款業務帶來了巨大沖擊。2015年4月,數據顯示余額寶對接的天弘增利寶貨幣基金一季度規模再增1327.88億元,達7117.24億元,已經對商業銀行的活期存款形成了分流和競爭,其威脅不容小覷。
(三)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影響。一是直接沖擊銀行卡結算、代理收付等結算業務。與商業銀行網上支付相比,第三方支付價格更低,絕大部分普通會員都是免費使用,并且具有延遲支付功能,所以更被大多數消費者所接收和喜愛。二是逐步向代理基金、保險等金融領域滲透。2013年證監會發布新版《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明確擴大基金銷售機構類型,使第三方支付滲透到基金銷售行業。在保險領域,2015年4月20日,保監會批復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發起設立第三方支付公司——寶付通,而在此之前,中國平安、安邦保險、合眾人壽等公司通過直接收購、間接持股、大股東控股等不同方式已經設立了“關聯的”第三方支付公司。至此,第三方支付依靠明顯的價格優勢,通過代理基金、保險等業務與銀行傳統代理、理財業務進行競爭。
四、我國商業銀行應該采取的應對策略
(一)加強同互聯網科技企業的合作。這種合作表現在:一是技術上的合作。商業銀行是個高度依賴現代信息技術的產業,所以我國商業銀行應該加強同互聯網科技企業合作,開發出更多的適合本銀行的軟件系統。二是客戶信息共享的合作?;ヂ摼W科技企業掌握著大量小微企業的銷售、信用等寶貴信息,商業銀行應主動與其合作,為資質良好的小微企業客戶提供融資服務。三是打造小微企業線上融資平臺。商業銀行可以拿出一部分資金與互聯網科技企業共建小微企業線上融資平臺,擴大自己在小微信貸的市場份額。
(二)以客戶為中心,提高服務效率。首先要細分客戶類型,根據不同客戶的財務狀況和理財目標,重整業務流程,高效配置資源,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其次推進與戰略伙伴的深度合作和業務聯盟,打造一站式金融服務平臺,為客戶提供“一攬子金融綜合服務方案”;最后以互聯網為依托,以市場為導向,加強客戶的參與和體驗程度,提高用戶滿意度。
(三)加強網絡銀行的發展。商業銀行雖有著信用度高、風險低、企業客戶群龐大的特點,但是在互聯網金融的沖擊下,商業銀行必須加強網絡銀行的發展,才能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
(四)重視復合型人才隊伍建設?;ヂ摼W金融需要既熟悉金融業務,又精通新技術運用的人才,但目前我國商業銀行人才隊伍中最缺乏的就是這種IT金融復合型人才。因此,我國商業銀行應該在新員工招聘時向復合型人才傾斜,更應該在工作中制定專門的培訓計劃,培養適應互聯網金融發展需求的人才,打造自身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章連標,楊小淵.互聯網金融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及應對策略研究[J]. 浙江金融;2013(10)
[2] 馮娟娟.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商業銀行競爭策略研究[J]. 現代金融 ,2013(4).